APP下载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走山区现代农业之路

2012-08-15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

重庆行政 2012年5期
关键词:巫山现代农业效益

□ 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 何 平

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走山区现代农业之路

□ 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 何 平

重庆市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和秦巴山片区,是典型的山区传统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无农不稳”、“农业兴则县域富”的理念,依托资源优势,大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积极探索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奋力打造幸福渝东门户。

一、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走山区现代农业之路,必须坚定信心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走山区现代农业之路,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巫山本身的自然条件,不断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日渐壮大的产业规模,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自然条件优越。巫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境内海拔145至2680米,年均气温18.4℃,年降雨量1049毫米,年日照时数1542小时,无霜期305天,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加之全县有林地32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1%,为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交通方面,全县建成公路4409公里,平均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近70公里,农村“双百”目标全面实现,通村通畅率达到30%。水电方面,已建小型水库11座、山平塘3500余口,在建中、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3700余万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率达30%;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户户通电、同网同价。土地整理方面,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库周耕地改造、国土整治等政策,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土20余万亩,测土配方施肥52万亩。同时,全县拥有耕整机2700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8万千瓦,2011年完成机耕地面积21.4千公顷,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8%跃至26%,土地产出率得到极大提高。

(三)产业初具规模。巫山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工作。通过多年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优势主导产业。烤烟面积常年保持7万亩以上,产量稳居全市第二,是湖南中烟集团烟叶生产基地县;发展粮油100万亩,获“全国粮油生产大县”殊荣;紧抓全市柑橘产业重点县建设契机,结合“绿化长江”行动,建成优质柑橘园12万亩、脆李等小水果基地5万亩;稳定发展生猪60万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以高山带烤烟、中山带粮油、低山带果蔬为主的“三带”优势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和培育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已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57家,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发展专业合作社478个,农民入社率达52%。

巫山要以深入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利用山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作用,深挖农业产业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走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二、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走山区现代农业之路,必须奋发有为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县委、县政府将坚持以特色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结构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县域支柱产业和名优农林产品,努力建设库区特色效益农业高地。到2017年,农业增加值突破25亿元,土地综合产出率提高50%,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5%,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农产品商品率达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一)实施“七打造两巩固”,加快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反复论证适宜发展的优势品种、基地布局和发展规模,不遗余力建设以烤烟、粮油、柑橘等9类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一是烤烟。以全市烟草惠民工程建设为契机,提速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发展烤烟10万亩,打造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二是粮油。以高产示范创建为抓手,稳定发展优质粮油100万亩,巩固“全国粮油生产大县”地位。三是柑橘。紧抓后三峡扶持等政策机遇,建设以纽荷尔为主的柑橘基地15万亩,打造全市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县。四是蔬菜。着力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建设城郊和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40万亩,其中大棚蔬菜3万亩、脱毒马铃薯20万亩、豌胡豆10万亩,打造县城和周边区县蔬菜供应基地。五是魔芋。扶持建设魔芋种源基地5000亩,引导规模种植5万亩,打造渝东北最大魔芋生产及精粉加工基地。六是中药材。以巫山庙党、天麻和“三木”药材为主,打造1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七是干果。着力推广嫁接换种技术,改良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10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八是小水果。大力实施“绿化长江”行动,建设以巫山脆李、樱桃等为主的小水果基地10万亩,打造库区四季花香新景观。九是畜牧业。按照稳定发展生猪、提速发展山羊、积极发展土鸡的思路,保证人均发展1头猪,巩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誉;发展山羊100万只、土鸡500万只,打造库区山羊养殖大县和土鸡生产大县。

(二)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科技创新是保证,质量品牌是关键。一是深化校地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县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利用西南大学的技术优势,集中研发巫山庙党、脆李、蔓菁菜、甘薯粉丝等优势特色产品,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县委党校、职教中心、乡镇农业技术学校等平台,整合阳光培训、移民培训、扶贫培训等政策资源,用五年时间、分不同产业将全县所有农户培训一遍,确保每个农户有一名产业工人。三是创新科技服务。加快现代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升级改造“巫山农业信息网”,开通“12316”、“农技110”服务热线,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产业发展动态、疫病防治方法、市场销售行情。积极推行农技人员包乡镇、畜牧人员挂牌指导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广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1000名科技人员驻村蹲点、指导生产。四是品种更新换代。针对部分老品种种性退化、抗性减弱、疫病加重、品质降低等问题,加快引进脱毒马铃薯、长丹玉米、晚熟柑橘等新品种,大力推广核桃、板栗等优质品种高换嫁接技术,强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力争未来五年,优良品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五是完善农业设施。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分别制定交通、水利和设施农业建设专项规划,分年度统筹推进,加快实施。全县通村通畅率达到80%,农田有效灌面增加1倍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24%以上;新增大棚蔬菜基地3万亩、山羊养殖小区5000个。六是突出典型示范。以优势骨干产业项目为支撑,分产业建设一批巫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山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样板。同时,更加重视优势农产品品种保护、品质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力争未来五年,打造巫山庙党、巫山脆李、黛溪粉条等全国知名、全市一流的农产品品牌3至5个。

(三)注重专业化、集约化,着力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农业抗风险能力弱,仅靠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经受不住市场的冲击,成不了气候。唯有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重专大户,突出典型示范,才能带动产业大发展。一是创新发展模式。在深刻总结“官阳事件”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企业扶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重专大户建基地、强科技、深加工、畅销售,进一步增强辐射面和带动作用。三是维护农民利益。准确界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重专大户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对农户生产的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探索实行农作物灾害、动物疫病保险和重点产业普惠政策,保障农民基本收益,调动农民产业发展积极性。

(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畅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初级产品利润率低、市场竞争力弱,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环节上下功夫。一是大力筑巢引凤。加快职教工业园区提档升级和江南工业经济走廊建设步伐,突出每个产业链条招商,力争引进新产品研发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亿级企业3至5家落户巫山,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坚持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重点研发方便游客携带的高端精美产品,把效益留在当地。二是完善销售体系。依托重庆商投集团,建好渝东最大的县城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建成乡镇农贸市场20个、村级购销网点307个,完善县乡村三级购销体系。三是开展农超对接。在县内各个大型超市设立农产品销售专柜或专区,建立巫山农产品市内固定销售点30个以上,力争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四是注重产品外销。借助广博会、西博会、全国糖酒会、重庆农产品直销会等平台,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农产品促销,力争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五)做活土地文章,激发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巫山山高坡陡,人均资源有限,只有减少农民,综合利用土地、山林资源,形成规模发展效应,才能最大限度激发资源潜能。一是大力实施整村、整院落搬迁。充分运用“整乡搬迁”经验,整合生态搬迁、异地搬迁、地灾搬迁等各类政策资源,加大整村、整社、整院落搬迁力度,力争五年实施搬迁2万人,彻底改善高寒边远山区、生态屏障区和地质灾害区域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二是不遗余力建设巴渝魅力美丽乡村。投资10亿元,用3至5年时间,集中打造10个现代化小城镇、100个农民新村、1000个文明院落、改造农村危旧房1万户,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农民新村聚集。三是稳步推进农民转户进城。用好用活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政策,创新开展“教育移民”,力争农民转户进城5万人。四是加快土地、林地流转步伐。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土地和林地确权颁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和林地依法、合理、有序流转,推动规模经营。全县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0万亩、流转率突破30%,流转林地10万亩,为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留足空间。

三、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走山区现代农业之路,必须保障有力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巫山有基础、有机遇、有挑战,必须强化组织保障,坚持规划先行,捆绑各方投入,严格考核奖惩,全力推进落实。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县委常委联系重点产业制度,按照一个产业、一套实施方案、一名常委联系、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六个一”工作要求,层层落实责任,逐级抓好落实。二是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制定《巫山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烤烟、粮油、柑橘、蔬菜、魔芋、中药材、干果、小水果、畜牧业、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11个实施方案、建立100亿级农业产业项目库,形成“1+12”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体系。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除粮食直补、疫病防控等有特殊规定用途的资金外,市级农业发展资金全部用于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设立2000万元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基金,每年整合涉农资金1亿元以上,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重专大户建基地、强科技、深加工、畅销售,继续实行主导产业普惠农民政策。四是严格考核奖惩。对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行专项考核,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纳入乡镇(街道)综合目标考核。县上每年评选20个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先进典型,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战略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巫山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打造库区特色效益农业高地,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巫山现代农业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醉美巫山赏红叶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