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抑与冲动
——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2012-08-15余敏先

关键词:处女仙女天鹅

余敏先

压抑与冲动
——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余敏先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考察,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是一种潜藏着压抑与冲动的故事类型。该故事通过压抑的欲望以幻想的形式得以满足,隐含地表达了变形和修饰了的白日梦与爱的本能和性力冲动,委婉深情地表现出处于压抑和禁锢下的人们的精神诉求。

精神分析学理论;天鹅处女型故事;压抑与幻想;变形与修饰;爱与性力冲动

中国境内流传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异文众多,流传于20多个民族之中。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将该类型的故事分别列入313A“英雄和神女”和400A“丈夫寻妻”中,共收录故事近200篇,其中有许多篇天鹅处女故事的异文[1]52-54。1932年,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发表文章全面介绍和研究了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文中引用了14篇该类型故事的异文,是中国最早系统地研究该类故事的文章[2]36-73。继钟先生之后,在民间文学大规模的普查和研究中,又有许多天鹅处女型故事被发现。

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最早渊源来自中国古代的鸟崇拜习俗。陈建宪先生在《论中国天鹅仙女故事的类型》中指出,天鹅仙女故事经历了鸟崇拜、人鸟结合体的神、人与鸟的互相转化、妇女在沐浴时吃鸟卵而怀孕的漫长演变,最终融会凝结成天鹅仙女的母题[3]。该故事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代干宝《搜神记》中的记述: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既往就诸鸟,诸鸟各飞走,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这则故事已完整地包含了天鹅脱羽沐浴、男子偷窥、结婚生子、得衣后飞走、夫妻分离的情节单元,是此类型故事较为完备的形态,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该类型故事的最早记载。

对于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人文内涵,前辈们历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的解析。钟敬文先生分析说:“……这是显然的禁制思想的表现。”[4]刘守华先生认为它“表现出女性对于从妻居转向从夫居,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抗拒”[5]。李道和指出,“其中蕴涵着鸟、衣、巫等民俗文化。 ”[6]彭松乔在《禁忌藏“天机”——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意蕴的生态解读》中指出,天鹅仙女最后找到自己的羽衣后飞走,是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羽衣即是大自然的象征[7]。这些解读虽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笔者以为,如果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考察,该类型故事中的两个主要情节内核即“沐浴”和“偷窥”潜藏着一种原始的冲动,是人在压抑与禁忌中一种关于求偶、性冲动的隐含表达。

在“从妻居”向“从夫居”转变的过程中,男子想要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首先通过父子连名,确定孩子的归属,以达到增强男性氏族力量的目的;其次是实行夫方居住制;最后是通过抢婚缔结婚姻[8]338-346。天鹅处女型故事中已经体现了人类婚姻史上的这些遗俗。在这一类型的故事中,男性社会地位的确立是通过偷窥仙女沐浴得以完成的。女性在毫无遮拦的露天水域沐浴,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万万不被理解和接受的事情,故事却将沐浴设置成它的内核,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看,人类的心理主要呈现出从意识到潜意识再到无意识的结构形式,这三个部分对应着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即超我、自我和本我。无意识中的本我主要表现为人的各种本能,如性本能和死本能,快乐是其遵循的原则。而社会现实和各种社会规范又对本我进行压抑,这样本我就会受到来自意识中的超我和潜意识中的自我的压制和监控,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从而形成了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复杂状态[9]274。

对女性的禁锢和压制历来都极为深重,女人不能随意地和男人说笑,不能将肌肤露在外面。在婚配上,女性一定要遵守极为繁琐的伦理纲常,这些都成为禁锢女性思想和自由的不合理制度。天鹅处女因为厌烦了仙界枯燥单调的生活私自下凡沐浴玩耍,可以说是女性对于冲破禁锢的一种向往,是一种从意识到潜意识的行动过程。天鹅处女到达人间后,以沐浴的方式唤起男子的冲动,是性本能在遭受从超我、自我而来的压抑时的一种转移或变形。

偷窥的男子往往是单身的穷青年,如哈萨克族《白天鹅》故事中是一个牧羊人,满族《天鹅仙女》故事中是一个猎人,藏族《金波聂吉新娘的故事》中是一个打柴的穷小伙。朝鲜族《牧童和仙女》中是一个牧童等等。这些穷困的男青年往往因娶妻异常困难而难以在宗族中确立其地位。因而,如何通过巧妙而又合理的方式娶到妻子,是围绕穷困男子的头等大事。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力比多”也处于一种压抑和冲动之中,对娶妻的幻想和对性的渴望便成了成年男性潜在的心理特征,“偷窥”便是这些男性摆脱精神困境的有效途径。笔者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天鹅仙女故事的文化意蕴进行尝试性探讨。

一、压抑与幻想

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欲是人类一切成就之源泉,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原动力。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说:“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故事中的天鹅处女往往是主动下凡,通过沐浴吸引男子的注意力,这恰恰是女性对长期的清规戒律约束的自我反判。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女性成了最大的失败者,女性的失败还伴随着男性变本加厉的摧残。其中,性的压抑是对女性最大、最为残酷的摧残,这种源于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本能需要借助某些特殊的方式得到宣泄,沐浴便是男女欢会的一种特殊方式。

天鹅处女下凡沐浴有着极深的民俗学意味,我国古代各个氏族有祭高禖的仪式,祈求人丁兴旺,祭高禖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春天是万物复苏,孕育生机的季节,所以祭高禖的时间多在春天,地点多选在湖岸水边,因“水”是生命之源,孕育着万物的生长。在一些少数民族那里,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戏水活动,戏水的男女还可以表达相互的爱慕。《竹书纪年》中载:“高辛氏之世妃简狄以春分玄鸟至之日,从帝祀郊禖,与其妹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而坠之,五色甚好,二人竞取,覆以二筐,简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史记》中也有简狄吞鸟卵生契的记载。可见,契是祭祀高禖之日男女戏水时交合所生。《诗经·关雎》《诗经·唐风·扬之水》《诗经·溱洧》都有关于男女青年在水边戏水求偶的生动描绘。所以,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沐浴”情节正是古代男女借助祭高禖时戏水传情、偶合交通的原始遗风。性的压抑也通过这种狂欢得到了释放。对男子而言,尽管是男性设定了森严的伦理纲常压制了女性,这种纲常同样也遏制了他们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不能摆脱伦理的束缚去获得自己想要的情爱自由,压抑的欲望同样存在于男子身上。人的这些压抑的情感欲望上升为普遍的无意识后,在社会的束缚之下,性的目标被暂时舍弃,而转向艺术创作,让自己压抑的欲望得以释放。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便成就了男女间的自由爱慕,使被压抑的欲望得以浪漫的方式实现。天鹅处女与偷窥的男子结婚后生儿育女,故事中的男子娶妻生子的欲望便也通过幻想得以实现。所以,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产生从根本上说为了缓解人们无法实现的欲望。正是在故事的演变和流传过程中,那些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本能获得了释放,由此,人的性欲本能构成了此类型故事产生的心理动因。

二、变形与修饰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恋母情节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体验,五六岁以前的男孩均有仇父恋母的心理倾向,想独自占有母亲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欲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于是人们一般会把这种欲望收回,加以抑制。而这些被压制的心理意识往往会通过散落在民间的较为自由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潜意识得以宣泄[10]。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女性虽成了最大的失败者,但是,女性强大的繁衍生殖能力是男性不能取代的,因而男子要想法设法使自己占有孩子以达到强化男性氏族地位的目的。古代的“产翁坐蓐”的习俗便是男子占有孩子的一种荒唐行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发现生孩子的事情必须由女性才能完成,因而通过缔结婚姻来传宗接代成为男子必须的责任。在这一漫长的转化过程中,女性给予人类的爱与呵护,繁衍与创造的能力依然是极为巨大的,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心理感受。因而男子对女性的心理依恋没有完全消退。“恋母”便成为隐藏在男性心理深处的无意识。在天鹅处女故事中,偷窥的男子大多是因为穷困而娶不了妻,当男子通过偷窥与天鹅处女结婚后,不仅情爱上得到了满足,物质上也变得很富有。弗洛伊德认为,人最基本的动力之一,是永远依附于母亲,依附于子宫,依附于自然[9]278。所以,故事中的男子多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的。故事中的天鹅处女即是这样一个能够满足孩子任何愿望的神通广大的母亲。天鹅处女温柔多情,呵护关爱男子,她有一个神奇宝物,能变出很多想要的东西,使他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所以天鹅处女扮演着母亲、妻子与情人的多重角色,她使男性对母爱的安全需求和自身的情爱需求处于梦幻之中。因而,意外地得到妻子,传宗接代,过上富足的生活便成了男性梦寐以求的愿望。这类故事中的男子多是失去双亲或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永远是缺席的,母亲给未婚男子的安全与爱,会使男子产生深深的恋母情节。而天鹅处女也多是有很多姐妹,婚姻自由受到母亲限制的,父亲的形象也是缺失的。“恋父”是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一种常见心理状态,因而很多天鹅处女型故事还增加了“难题考验”的情节单元,如汉族的《牛郎织女》,纳西族的《创世纪》,傣族的《召树屯与兰吴罗娜》等。被考验的男性往往都是聪明善良、勤劳能干、英勇善战的大男人,是够胜任丈夫一职的顶天立地者。“恋父”或“恋母”的心理诉求便通过天鹅处女与穷困男子的梦幻一拍即合地凝结在了一起。这种梦境在故事中是通过浪漫的偶遇和隐藏的激情交合得以实现的,是一种变形和修饰了的梦幻。浪漫曲折的故事情节将故事“恋父”和“恋母”的梦幻装饰的异彩纷呈,性的本能得到了艺术升华。

中国是注重伦理纲常的国家,在古代社会,敌视父亲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而对母亲心理上的依恋又不能鲜明地表露出来,因而恋母心理的故事,既要使听众在很大程度上察觉不到恋母心理的存在,又不能使故事蒙上羞耻的外衣,就必须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加以转化,故事便在一种神奇梦幻般的背景中得以发生。如美丽圣洁的天池、婀娜多情的天鹅处女……这些华丽的背景,将故事对性与爱的本能修饰得如同梦幻一般,转移了听众的注意力。弗洛伊德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说:“……从人民大众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宝库中取来的……像神话传说这样的东西,很可能是所有民族寄托愿望的幻想和人类年轻时代的长期梦想被歪曲之后所遗留的迹象。”民间故事往往是一个民族集体心理意识的反映,是集体的愿望和追求。天鹅处女故事中神奇美满的因缘是一种伪装、变形和修饰了的白日梦。

三、爱与性力冲动

天鹅处女故事中的女子是母亲、妻子和情人的化身,也是美的化身,正如李道和指出的:“她美丽而恐怖,多情而散漫。”[5]故事中的女性原型多是天鹅、白鹤或孔雀,她们有着美丽漂亮的外表,温柔多情的情感和聪明伶俐的智慧。她的身上集中了多方面的优秀品德,赢得男子的爱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性的美能够唤起男性的爱慕之情,也同样可以唤起男性爱的本能和性力冲动。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指出:“美是性情感领域的派生物,对美的热爱是目的受到控制的最好例子。‘美’和‘吸引’都是性对象的特性。 ”[11]23因而,女性的阴柔之美和男性的阳刚之美成为男女相互吸引的外在动因。天鹅处女故事中的女主角能够翩翩飞舞,楚楚动人,多情浪漫,撩人心怀。男性爱的本能被激发出来,产生一种接近或拥有她的欲望,同时,潜藏在男子内心深处的性力也处在一种勃发的状态中,所以,“偷窥”是男性性力的远距离释放。当这种被压抑许久的性本能冲腾激荡到无法控制的时候,故事中的男子便上前抱住她,娶她为妻。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美、美感与人类的性、爱欲的本能是联系在一起的,天鹅处女们的漂亮外表和阴柔的内美,小伙子的神勇本领和阳刚之气组成了该类型故事的有意思的艺术形式。这种由形式组成的作品的审美,被弗洛伊德称为“诱惑的奖赏”。作品通过形式将潜意识传达出来,使形式凝固内容。正是这些华美的形式激发了人类爱的本能和性的冲动,从而获得了人们普遍的奖赏,故事也得以广泛而久远地传播。

四、结语

天鹅处女故事的结局大多是悲剧,或夫妻分离,如汉族的《牛郎织女》故事,或骨肉分离,如满族的《天鹅仙女》、哈萨克族族源传说中牧羊人(或将军)与天鹅仙女的故事,《搜神记》所载《毛衣女》、公元8世纪唐代敦煌写本的《田昆仑》,或遭遇残酷考验,如傣族《召树屯与兰吴罗娜》等等,这些故事都有一种感伤的情怀。当天鹅处女穿上羽毛衣后,也就意味着她从戏水的湖边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伦理纲常的约束使她不得不赶快逃走。被压抑的情感只是在戏水时的片刻狂欢中得到释放,男子的欲望也是在瞬间得到满足。万建中先生在《解读禁忌》中分析此类型的故事时说:“仙女之衣既为她们的遮体及上天的媒介,同时又是她们抑制情爱萌芽的紧箍咒。凡间男子触摸她们的内衣,按弗雷泽接触巫术的原理,是对仙女本人施了魔法。男子强烈的性爱欲望传导给了无邪的仙女,使她和男子一样亦处于灼热的思春煎熬之中,情窦未开的仙女顿时焕发了男女意识的觉醒。这恰如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受蛇的引诱,吃了禁果一样。”[12]115应该说,天鹅处女的羽衣是约束她们情爱需求的障碍物,当她们的原形暴露或交合的事实败露后,她们马上会受到来自天界的责罚,仙女和男子又重新回到单身的状态。压抑和禁锢不断产生,故事便在一代代人的欲

I207.4

A

1673-1999(2012)16-0091-03

余敏先(1973-),女,安徽寿县人,硕士,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淮南232028)中文系讲师。

2012-05-21

猜你喜欢

处女仙女天鹅
小妖怪和小仙女
家乡的处女泉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匹诺曹遇到小仙女
你有奇怪的超能力吗?
仙女流行图鉴
处女脸
她不是处女,我心结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