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谓之”用法浅析
2012-10-23胡倩倩梅伟
胡倩倩,梅伟
《四书章句集注》“谓之”用法浅析
胡倩倩,梅伟
《四书集注》运用的训诂术语非常丰富,各种术语用法渐趋完善。分析训诂术语“谓之”在《四书集注》中的一般用法和一般格式,并将其用法归纳为一般释义、说明原因、界说词义、词义辨析、微言大义、探求词源等六种。
《四书章句集注》;谓之;训诂术语;用法
《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它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书。《四书集注》运用的训诂术语非常丰富,各种术语分工已趋精密,并且术语之间常常从不同角度配合使用,用法渐趋完善。对《四书集注》训诂术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四书”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四书集注》的训诂全貌,更有助于训诂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谓之”在《四书集注》中共出现110次,其中,出现在“四书”原文中的有46个;出现在朱熹的注解中,但不起训释作用的有20个,如“是以均谓之逸民”一句中的“谓之”只是“称(他们)为”的意思。因此,真正作为训诂术语出现在《四书集注》中的只有44个,其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四书集注》训诂术语统计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中44例作训诂术语用的“谓之”,包括朱熹引用他人话时,他人话中出现的用来释训的情况,如吕氏曰:“奉行天命,谓之天吏”。
关于“谓之”,前人的训诂学专著中有不少研究:郭芹纳先生将其归为用以释义的术语,认为“与‘曰’、‘为’ 作用相同”、“说明原因”、“界说词义”、“辨析词义”[1]150;罗荣华先生认为“用于释义”、“标立义界和对比义类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组词在意义上的不同”[2];张永言先生同王力先生观点基本一致“既用于一般释义,又用于通过对比辨析同义词”[3]140;周大璞先生认为“主要用来下定义、立界说”、“对比为训”[4]269。这里,我们将前人研究中“谓之”的用法及本文的观点归纳如下(表2)。
表2 “谓之”的用法及本文观点
研究参考了郭芹纳著《训诂学》等作品,笔者理解归纳并总结出上表中各家所持观点,列表将各观点清晰展示,以便对比各家的贡献和不足。由于时代和语料资源的局限,前人研究中难免存在缺陷和错误,但仍有一些观点值得特别重视,如罗荣华先生认为存在“被解释词+谓之+解释词”的格式[2],这个观点在其他参考文献中均未出现。
综上所述,我们将“谓之”在《四书集注》中出现的用法归纳如下:(1)一般释义;(2)说明原因;(3)界说词义;(4)词义辨析;(5)微言大义;(6)探求词源。研究将“谓之”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各用法使用的次数统计列表如下(表3)。
下面分别举例阐述“谓之”以上6种用法在《四书集注》中的运用。
表3 “谓之”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用法使用次数统计
第一种:一般释义。这是“谓之”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用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指出了“谓之”一般释义的用法。该用法在《四书集注》中共出现7次。例如:
1.(子)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屏谓之树。 (《论语集注》)
2.吕氏曰:“奉行天命,谓之天吏。”(《孟子集注》)
第二种:说明原因。指用“谓之”来说明使用该词或说法的原因。该用法在《四书集注》中共出现14次。例如:
1.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中庸章句》)
喜怒哀乐等情绪发泄得恰到好处,故称为“和”。
2.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谓之彻。(《论语集注》)
第三种:界说词义。陆宗达先生认为,“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做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做义界”[5]173。该用法在《四书集注》中共出现6次。例如:
1.心之所之谓之志。(《论语集注》)指为“志”下定义,界说“志”的内涵为“心之所之”即“心里所想要达到的”。
2.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中庸章句》)
第四种:词义辨析。用“谓之”来辨析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往往连用,即采用并举或对举的形式。该用法在《四书集注》中共出现11次。例如:
1.行之于身谓之行,措诸天下谓之事。(《孟子集注》)
2.盖以理言之谓之天,自人言之谓之命,其实则一而已。(《孟子集注》)
第五种:微言大义。张劲秋提出了“谓之”的微言大义这一用法[6],即用浅显的词表达深刻的内涵。该用法在《四书集注》中共出现4次。例如:
1.谓之远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中庸章句》)
2.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论语集注》)
第六种:探求词源。用“谓之”来解释词语的来历或命名,它同“说明原因”的作用不同,“说明原因”点明的是这里为什么用这个词,而“探求词源”点明的是这个词为什么叫这个词。这种用法在所参考的文献中均未出现。该用法在《四书集注》中共出现2次。例如:
1.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孟子集注》)
2.古者诸侯出奔他国,食其廪饩,谓之寄公。(《孟子集注》)
以上,我们从 一般释义、说明原因、界说词义、词义辨析、微言大义、探求词源等6个方面对“谓之”这一术语在《四书集注》中的用法进行了解析。
此外,从表2“一般格式”一栏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谓之”的三种格式:(1)解释词+谓之+被解释词;(2)被解释词+谓之+解释词;(3)谓之+被解释词+者,……(也/然)
其中,格式(1)最普遍,也为各家所接受。格式(2)由罗荣华先生提出,他举出的例子是:《卫风·淇澳》:“充耳琇莹。”传:“充耳谓之瑱。”由此看来,“谓之”的这种格式显然是存在的,该例子也出现在郭芹纳先生的《训诂学》[1](P150)中,只不过他没有指出这一点。 格式②未出现在《四书集注》中。研究发现,在《四书集注》中出现了格式(3),如:谓之远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
综上所述,我们就“谓之”在《四书集注》中的一般用法和一般格式等方面分别对该术语进行了浅要分析,希望对今天训诂术语的研究以及训诂理论的建设有所帮助。
[1]郭芹纳.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罗荣华.《毛传》《郑笺》《孔疏》训诂术语评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8).
[3]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4]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6]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院报,2006(24).
H131
A
1673-1999(2012)16-0081-02
胡倩倩(1987-),女,山东济宁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002)硕士研究生;梅伟(1986-),男,河南驻马店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