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沙三段浊积岩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2012-08-15于海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洼陷兴隆油气藏

于海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 盘锦 124010)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和大洼县境内,面积约200 km2。历经30 多年的勘探,在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已发现太古界、中生界潜山和古近系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等六套含油气层系。但是,多年来勘探对象主要集中在古近系的构造油气藏以及太古界、中生界的潜山油气藏,而对中深层沙三段浊积岩油气藏的勘探程度较低,更缺乏对这种油气藏形成条件的系统总结。目前,兴东1、冷181、冷182、兴西2、马南13 等探井均在浊积岩砂体中发现油气,再次展示了浊积岩油气藏在兴隆台-马圈子地区的巨大勘探潜力和勘探空间。因此,对已发现的浊积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的分析和总结,对兴隆台-马圈子地区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基本地质特征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整体构造形态表现为“洼中有隆”的特征,兴隆台-马圈子地区中部为兴隆台潜山区,兴隆台潜山北侧为陈家洼陷南缘,向东紧接中央凸起和陡坡带,东南侧为清水洼陷北缘,西侧为盘山洼陷,向西北超覆于西部缓坡区。沙四段地层仅限于兴西断层以西的盘山洼陷中。在其它区域,沙三段地层直接披覆于兴隆台潜山之上,形成背斜,大致呈北东走向,约30°,背斜轴部地层厚度较小,南东翼延伸至清水洼陷,地层比较厚,北西翼延伸至盘山洼陷,向北西方向超覆于西部斜坡之上,地层厚度比南东翼略小。在东部陡坡带,受冷家逆断层走滑作用的影响,呈向北西方向节节下掉的阶梯状地貌。

在沙四段沉积时期,湖盆面积较小,水体较浅,在前第三纪剥蚀和残留的中生界地貌的基础上,沙四段地层整体呈超覆沉积。从地层发育特征来看,马圈子潜山、兴隆台潜山、陈家潜山整体均呈剥蚀状态,而陈家洼陷和清水洼陷区逐渐显露出洼陷特征。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处于温热潮湿、雨量充沛的古气候,湖水淡-偏咸。由于东西边界大断裂的强烈活动,水域扩大,水体加深,西侧凸起大量碎屑物以重力流形式输入深湖。由于周边山区猛烈上升,使盆地和周边的高差较大,坡度较陡。盆地两侧山区受到强烈的风化剥蚀,大量沉积物堆积在山前地带,在不同阶段的构造运动地震及重力作用下,经洪水流的搬运,垂直湖盆走向进入湖盆,形成在深湖条件下的深湖相-浊积相沉积[1-2]。

2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2.1 油气源条件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受陈家洼陷、盘山洼陷和清水洼陷等三大生油洼陷围限,源岩条件较好。根据构造背景和古环境分析,沙三段、沙四段地层沉积时期水体条件较为适宜,气候以温暖潮湿为主,整体主要为还原环境的埋藏环境,因此源岩条件好,生烃潜力大。由于清水洼陷目前尚无钻井揭示沙四段地层,仅以陈家洼陷生油岩指标分析表明,沙四段是好的生油岩,有机碳含量为3.80%,氯仿沥青“A”含量达0.47%,总烃含量达1 880×10-6,干酪根类型为ⅡA 型;而沙三段为较好生油岩,有机碳含量为2.68%,氯仿沥青“A”含量达0.22%,总烃含量达889×10-6,干酪根类型为ⅡB 型。尽管沙四段为好的生油岩,但由于其有效厚度薄、分布面积小,属于重要生油岩,而沙三段泥岩虽然属于较好的生油岩,但因其具有有效厚度大、面积广的特点,因此是本区主要的生油岩。

2.2 储层条件

钻井和岩芯资料表明,兴隆台-马圈子地区沙三段浊积岩储层条件优越,主要为近岸水下扇相中扇辫状沟道微相的高密度浊流砂体。沙三段沉积时期,边界断层强烈活动,中央凸起的大量粗碎屑物质沿短轴呈多期次、多物源进入湖盆,由于多个扇体相互重叠,彼此连片,因此在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形成了多个独立的扇体群,空间分布范围较大。

从砂体厚度来看,重力流砂体的最大厚度约为420 m(马深1 井附近),而最小厚度应小于20 m,一般为20~200 m,从东向西具有明显的减薄趋势。从储层物性来看,重力流砂体的最大孔隙度为30.1%,一般为10%~20%,最大渗透率为400×10-3μm2,一般小于10×10-3μm2。但是储层物性变化较大,与重力流砂体的成因类型密切相关,受沉积相分布的控制。一般而言,在中扇辫状沟道微相等靠近物源部位,砂体厚度较大,储层物性较好;而远离物源的深湖区砂体多不发育,以泥质粉砂岩甚至泥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如兴97 井靠近物源,平均孔隙度一般在17%左右,而距物源较远的兴44 井的平均孔隙度一般仅为15%。

另外,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储层特征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大,沙三段主要含油层埋深多为2 300 m 以下。前人研究表明,沙三段原生孔隙随埋深增加而减少,次生孔隙则不断增加,特别是次生孔隙加大,使混合孔隙率不断增大。在洼陷之中,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深变化模式。不难看出,在2 400~2 600 m 为第一个孔隙发育集中带;2 750~2 900 m 为第二个孔隙发育带;3 100~3 200 m为第三个孔隙发育带。这表明在2 750 m 以下,后生作用的影响对储层有一定改善作用,并且对储集性能有很大的改善,所以次生孔隙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沙三段成岩作用经历了早成岩B、晚成岩A期,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其次为残余原生孔。一般而言,在潜山两翼压实作用较强,伴随深度的增加,原生孔隙不断减少。如在兴隆台地区,沙三段储层主要以混合孔隙为主,原生孔隙、次生孔隙为辅;而在马圈子地区,也主要以混合孔隙为主,次生孔隙为辅,但随着埋深的增加,次生孔隙逐渐占主导地位。

2.3 生储盖组合特征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受三大生油洼陷围限,油源条件充足;空间上,重力流砂体与生油岩直接接触,生储配置好,利于油气直接向储层中运移;同时,由于兴隆台-马圈子地区沙三段地层本身泥岩较厚,在沙三段地层之上,沙一段、沙二段和东营组地层泥岩盖层也相对较厚,这些泥岩为沙三段地层提供了较好的直接和间接盖层条件。因此,沙三段地层生储盖条件匹配较好,为自生自储自盖式组合,利于油气成藏[3-5]。

2.4 油藏特征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包裹体的分析结果表明,沙三段重力流砂体达到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沉积时间应该是在东营组沉积晚期[6]。因此可以推断,兴隆台-马圈子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为东营组晚期,有利的圈闭是在东营组末之前形成的。东营组沉积组末之前的断裂可能充当了油气运移的通道。由于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圈闭形成较早,同时幕式的构造活动使得油气可沿断层向两侧的砂体中运移,在东营期沉积之后,盆地整体构造格局向挤压环境转化,因此圈闭配置条件较为有利。

3 结论及建议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这也是由它所处的构造位置和沉积背景所决定的。具体地说,兴隆台-马圈子地区具有5 个方面的优越成藏条件:1)多侧邻近生油洼陷,具有充足的油源;2)浊积岩储层条件优越,平面上砂体分布范围较大,纵向上储层物性主要受成岩作用影响;3)区域性分布的沙三段和沙一段、沙二段及东营组三段湖相泥岩成为油气聚集的区域盖层,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4)圈闭的形成期与油气运移期的良好配置关系利于成藏。

综上所述,证明了兴隆台-马圈子地区的生储盖条件和配置条件对浊积岩油气成藏十分有利,因此,寻找最有利的储层类型以及砂体的分布并查明储层分布与构造的相互关系,是本区浊积岩油藏勘探获得突破的关键。

[1]龙武,程俊生,冯国良.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三段浊积扇体研究[J].小型油气藏,2007,12(4):11 -15.

[2]马强,于海波,黄荣昌,等.应用录井资料鉴别辽河坳陷火山岩岩性[J].吐哈油气,2011,16(3):233 -236.

[3]侯彦东.陈家洼陷沙三段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1,8(4):1 -3.

[4]李琳,任作伟,孙洪斌.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J].石油学报,1999,20(6):9 -15.

[5]单俊峰,陈振岩,回雪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坡洼过渡带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6):42-45.

[6]高先志,庞雄奇,李晓光,等.断陷盆地潜山构造带油气复式成藏特征及油气藏系列—以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构造带为例[J].中国科学,2008,38(增刊Ⅰ):95 -102.

猜你喜欢

洼陷兴隆油气藏
兴隆山楂管理技术
无返排精细酸化技术在临南洼陷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
盆缘非生烃洼陷它源油气运聚方式及勘探意义
——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为例
《复杂油气藏》征稿细则
基于油气藏认识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特别的生日礼物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初步研究
珠-坳陷北部洼陷带始新统半深-深湖相烃源岩综合判识
Topological Srrucrure of US Flighr Nerwork Based on Complex Nerwork Theory
裂缝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以渤南洼陷沙三段下亚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