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截断生意 中国茶企步履艰难

2012-08-15

茶博览 2012年3期
关键词:通报高程茶叶

欧盟截断生意 中国茶企步履艰难

《国际商报》2012年2月17日报道:多年来,中国茶叶难以打开欧洲国家市场。自 2011年 10月 1日欧盟对输欧茶叶采取新的口岸检验措施以来,中国茶企拓展欧盟市场的步履越发艰难。

听到中国输欧茶叶农残超标被连续通报,北京绿山九保健茶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程奇对记者说:“欧盟标准严格、对产品安全负责的初衷是对的,但标准严苛到了脱离实际生活的地步。喝茶,又不是吃茶。”

根据茶叶的生长周期,芽茶一般是冬天生长,春天清明节到来之前就被采摘,被称为“明前茶”。长虫时期多集中在夏天,彼时茶农会施肥除虫。因此,芽茶珍贵,秋茶少人问津。而中国出口的茶叶大多为“明前茶”。“中国茶叶70%品质是优良的。欧盟的标准过于严苛,茶叶农残超标,不代表泡开的茶水也农残超标。”高程奇说,三克茶用150毫升的开水泡冲3~5次后,已被开水稀释,泡冲之后的名优茶一般不会出现农残超标问题。

欧盟截断生意

2月 6日,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福州口岸暂停出口来自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茶叶,并立即对近期出口茶叶原料农药残留开展清查。

通报产品包括茉莉花茶、绿茶和乌龙茶,出口地区包括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通报国家包括德国、保加利亚、意大利和捷克。此举皆因欧盟日前连续通报中国输欧茶叶农残超标。仅 1月24~26日期间,欧盟就集中通报了4批。

欧盟自2011年10月1日起加强了对中国输欧茶叶的口岸抽检力度。欧盟对中国茶叶采取新的进境检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一是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必须通过欧盟指定口岸进入;二是所有货物必须有常规入境文件才会被允许进入指定口岸;三是欧盟将对10%的货物进行农药检测;四是该法规同样适用于没有重量限制的样品等;五是进口商承担所有相关检测和入境文件准备的费用。

农药检测中,如果该批货物被抽中检测,则要实施100%抽样检测(每一个麻袋)。欧盟抽样检测的农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噻嗪酮(0.05mg/kg(欧 盟 标 准,后 同 ))、吡 虫 啉(0.05mg/kg)、三唑磷 (0.02mg/kg)、氰戊菊酯(0.05mg/kg)、高氰戊菊酯 (0.05mg/kg)、氯氰菊酯 (0.5mg/kg)、溴 丙 磷 (0.1mg/kg)、氟 乐 灵(0.1mg/kg)、三唑酮 (0.2mg/kg)。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士称,从通报的农残检出情况看,欧盟各国极可能采取无目标性的多残留检测方法。从通报的对象看,欧盟的这一措施仅针对中国输欧茶叶,具有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特点,将对中国输欧茶叶贸易造成极大影响。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茶企进一步对茶叶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普查,特别是对溴丙磷、氟乐灵、三唑酮等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有针对地加强对输欧茶叶相关农残项目的检测。

多年来,标准严苛的欧盟市场令中国茶叶出口商的拓展相当艰难。根据中国食品土特产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食土商会”)提供的《2011年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2011年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仍以非洲等传统市场为主,在茶叶进口大国俄罗斯、美国等所占份额不高以及对英国等欧洲国家出口长期以来徘徊不前。

绿山九牌保健茶以北非和俄罗斯为主要市场。高程奇说,2011年和2010年的出口金额差不多。绿山九保健茶有限公司从1997年起经过15年的拓展,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居民因饮食习惯,已经离不了中国的“绿山九”保健茶。 独联体市场中,俄罗斯市场的稳固是高程奇多年的心血。随着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前苏联国家于2004年加入欧盟,“绿山九”就退出了这些国家。高程奇说,按照欧盟标准要求,仅仅是与检测相关的费用,就占总成本的20%。

建跨国公司难

据食土商会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茶叶出口 32.26万吨,同比上升 6.66%,金额 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绿茶出口量价齐增,其他茶类量减价增;出口市场基本稳定,非洲地区大幅增长,美国等主要市场有所下降。

中国茶叶出口在量价稳增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瓶颈。长期以来,中国茶产品出口利润低,质量和品种却被要求不断提高。

中国茶叶出口多为原料性产品,更多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价格竞争突出。而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愈发重视,绿色环保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美欧等茶叶进口国关注重点,欧盟自 2011年10月1日起对我国出口茶叶采取新进境口岸检验措施,企业生产、加工标准提高,增加了茶叶出口难度。此外,全球消费理念从单一的茶产品向多元化发展,突出个体对茶叶的喜好,对新品种研发提出更高要求。如何适应国际市场新要求增加出口也是茶叶出口行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以欠发达国家为主,主流市场占有率低。出口格局依赖性明显,严重制约茶叶出口持续增长。从出口主体来看,中国出口茶企规模不大。2011年,有3家企业茶叶出口超过两万吨,但中国茶企的实力和规模与全球知名品牌茶企相距甚远,在茶叶生产链和国外市场分销渠道等方面缺乏竞争力,无法占领茶叶主销市场。出口环境的日趋复杂,也制约了茶叶出口。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快速提高、人民币预期升值长期存在,进一步挤压出口利润空间,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高程奇说,汇率变动和人工成本的提高让茶企压力很大,尤其是人工成本的提高。“一位懂得接待、泡茶和茶艺道理的员工,以前需 2000元~3000元 /月,现在4000元 ~5000元 /月都难以雇得来。”同时,由于茶叶出口缺乏统一标准和技术指标,出口企业缺乏资质管理,部分企业有违反经营秩序的行为,比如掺杂低端茶叶、低价竞争,这不利于营造茶叶出口的健康环境。

其次,利用多方力量推动出口企业转型,从目前在国际市场影响有限向跨国集团迈进。“建跨国企业难。”高程奇以自身经历说,中国茶企难成立顿,“难在人和技术上。员工难以管理。头两年派出去都还好,后面就不好说了。”高程奇说,由于中国茶叶出口并不具技术含量,多为原料茶,派驻出去的员工熟悉当地市场后,会借母公司的钱和品牌找个加工厂自行加工,然后利用母公司的品牌和渠道,赢取私利。

鉴于此,“绿山九”保健茶委托科研机构研发配方,申请了专利保护,并在俄罗斯雇佣当地员工经销茶叶。“并购欧美国家的品牌公司也不现实,”高程奇说,并购品牌连同销售渠道后,最难的是建立匹配的管理水平和机制。而目前,这是中国茶企的软肋。

猜你喜欢

通报高程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8848.86m珠峰新高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GPS高程拟合算法比较与分析
SDCORS高程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