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标准

2012-08-15陈宗懋

茶博览 2012年3期
关键词:卫生部限量稀土

■ 陈宗懋

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标准

■ 陈宗懋

自从 2005年卫生部发布了 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其中规定了茶叶中的稀土元素 2mg/kg的允许限量标准。这个标准给我国茶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稀土元素是什么 ?稀土元素(rareearthelement,简称 RE)是由性质相近的15种镧系元素和与镧系元素性质极为相似的钪(Sc)、钇(Y)共17种元素组成,统称为稀土。稀土具有明显的环境蓄积性、生物吸收与富集性、脏器组织的蓄积性及毒效应的广谱性。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介绍,2009—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的稀土元素监测结果,我国大部分食品中稀土含量较低,但海带、紫菜等干性食品中的含量较高,茶叶中稀土超标现象比较普遍,含量也比较高。茶叶中的稀土含量据卫生部和质检总局的资料,在各种茶叶中以普洱茶的含量最高,大约90%以上的普洱茶的稀土含量都超过2mg/kg,乌龙茶的含量次之,绿茶中的含量较低,但也有20%左右超过2m/kg。据石元值等报道,在对1245只包括各种茶类的茶叶分析结果中,茶叶中稀土含量低于2m/kg的约为 45-65%,也就是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茶叶中稀土含量超过标准。

从2011年10月到今年1月,卫生部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讨论了稀土标准的毒性、留舍等问题。为此,稀土元素的命运已经确定,在经过详细的利弊分析后,会议同意撤销此标准,并尽快安排进行研究,制定更为合理的稀土标准。现特别将有关茶叶中稀土标准的问题整理成文,供茶叶界同仁参阅。

稀土标准是留还是舍?

2005年卫生部除了颁布了 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同年还颁布了GB/T5009.94《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的方法标准。2008年卫生部又相继发布了GB/T22290-2008《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 GB/T23199-2008《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标准。但是这个标准的颁布存在不合理性。因此这个标准在颁布后的6年时间中,实际上并没有在我国严格执行,但却被外国用来作为禁止中国茶叶出口的依据。这对中国茶产业来讲是一个悲哀。

在来自茶产业的反应和呼声下,卫生部在2011年10月21日召开了稀土元素毒理学与健康效应研讨会,会上讨论和提出了撤销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稀土元素标准的建议,经过讨论,会议同意卫生部提出的撤销建议。11月23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评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是稀土元素标准第二次讨论会,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参加会议的有不同观点的科学家,经过认真讨论了几种方案,结果仍一致同意维持撤销《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稀土元素标准。

在上述两次会议基础上,2011年12月2日,召开了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六次主任会议,也就是有关稀土标准的第三次讨论会。会议同意维持11月23日污染物分会第六次会议结论,撤销 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稀土元素标准。在12月中旬又邀请了各界人士再次征求意见,但仍通过撤销这个稀土标准。目前已上报有关部门,择日颁布。这对茶叶界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对标准的分析

如果我们对 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稀土元素标准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估的话,应该说这个标准的颁布存在两个不合理性。

一是这个标准没有充足的调查基础,对植物中,特别是茶叶中的稀土含量的本底值没有掌握。从目前已掌握的茶叶中的含量就可以看出,茶叶中有那么高的比例超过标准就说明这个标准订的太低,处于茶树正常含量水平。

二是在2005年和标准同年颁布的GB/T5009.94《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方法标准推荐的是比色法,而这个方法并不成熟,测定结果不能正常反映含量水平。这样的标准在生产中根本无法执行。试问如果按此标准执行,那么90%以上的普洱茶,60%以上的乌龙茶和20%左右的绿茶都将被销毁。其后果将使中国的茶产业处于崩溃的地步。

在四次讨论中同意撤销此标准的理由是:

1、根据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的测定资料,我国绿茶的超标率在 10-20 %,乌龙茶的超标率在 60-70 %,紧压茶的超标率在90%-100 %。如此高的超标率说明这个标准不符合实际。

2、FAO/WHO和 JECFA未对任何稀土元素予以评价,CAC、澳新、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和台湾地区无相关标准。

3、对 GB/T5009.94《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的方法标准认为测定结果正确性难以保证。分光光度法所用络合体系的选择性不够理想,在复杂本底下的测定易受干扰,准确性难以保证,方法的检出限不够。GB/T27199-2008 《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方法标准,因茶叶本身含有较高浓度的硅、钡等本底元素,该方法未提出钪元素受到硅、碳干扰,铕元素受到钡干扰时的校正措施。所以对方法标准还应予以进一步完善。

4、根据安全性风险评估结果,通过饮茶摄入人体的稀土量对人体是安全的。茶叶的量按国际上最大的饮用量每天 13g,茶叶中的稀土量按调查的最高值 13. 95mg/kg计,茶叶在泡茶时的浸出率按实验的最高值62%计算,人均平均体重按卫生部采用的 63kg计,那么计算出人体通过饮茶摄入的稀土量也就是暴露量,再计算出暴露量占稀土的 ADI(每天允许摄入量)值的百分率,以此评估对人体的安全性程度。关于稀土对人体的 ADI值目前已报道的有如下三个数值(0.24,0.102,0.07mg/kg.bw)。如果以最严的 ADI值(0. 07mg/kg. bw)为评估标准,稀土的摄入量如按最大的可能摄入量 13.95mg/kg计算,那么计算结果每个人平均摄入的稀土量仅为 ADI值的2.55%;稀土的摄入量如按平均值 3.57mg/kg计算,那么计算结果每个人平均摄入的稀土量仅为ADI值的 0.6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CAC程序手册关于污染物限量制定原则的规定,任何污染物的贡献率不到 ADI的 5%,就不需要制定限量标准。稀土的安全评估结果表明最高也不会超过 2.55%,因此属于可订可不订的范围。标准的撤销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会议上同时还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应尽快组织进一步进行稀土毒理学的研究,和 ADI值的制订,为进一步制订合理的稀土标准提供依据。二是组织进行茶叶和其他食品中稀土的本底值调查,以便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稀土在各种食品中的 MRL标准。

六年来,这个标准给茶产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和启示。一个标准的颁布应该有两个目的:一是保证消费者健康,二是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标准的制订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周密调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有可靠的执行条件。茶叶中稀土元素标准的建立和撤销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我相信我们未来标准的制定将会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本文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猜你喜欢

卫生部限量稀土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稀土铈与铁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
为创造之心 开启无限视野凯迪拉克XT5周年庆版 限量呈现
Green Fade里约限量系列全球限量10万支
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发布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