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土超标惹争议

2012-08-15饶晓娟

茶博览 2012年3期
关键词:叶面肥限量稀土

■ 本刊记者 饶晓娟

稀土超标惹争议

■ 本刊记者 饶晓娟

编者按:

2012年刚起步,立顿等三品牌茶叶被查出稀土超标,再一次将茶界的目光引向茶叶稀土超标。相关人士议论纷纷,却无一定论。争议孰是孰非?业界人士为稀土标准修订的努力者不在少数,结果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新曝光:英德红等三品牌茶叶被查出稀土超标

2012年 2月,广州市质监局官网公布2011年11月~12月市内生产的茶叶及其制品(茶叶、含茶制品、代用茶)抽查结果,共计抽查17家企业的 20批次的产品,经检验 16个批次合格,4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 80%。其中,3种茶叶检出稀土超标。

抽检结果显示,标称广州市白云区(英德)制茶厂生产的一款 150克袋泡茶(英德红茶)被检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铅和稀土。广州天宇行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 200克粒粒香铁观音,以及广州市春光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每包500克的红茶,都被检出稀土不合格。

事件回顾:立顿深陷“稀土门”

2011年1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的 37种产品质量抽检结果,有19种乌龙茶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立顿”牌铁观音产品(规格型号为 50g/盒,生产日期为 2011-01-14)被判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是稀土,标准值要求≤2.0mg/kg,而产品实测值为 3.2mg/kg,比标准值2.0mg/kg高出60%。

11月 10日,联合利华公开发布声明,称于8月 5日收到产品检测不合格通知后,当月回收了同批次产品并已全部销毁,不合格批次未流入市场。同时,该公司对其他同类产品及生产使用的原料进行筛查,未发现其他批次产品存在稀土超标的情况,并强调“茶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会也没必要主动添加稀土”。

另外,对于超标问题,联合利华强调这款产品的原料全部从国内采购,其含量与茶叶的老嫩度和土壤环境密切相关,不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主动添加的情况。

检测依据

2010年8月4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取消了稀土在食品中限量的规定.卫生部网站信息显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在涉及稀土项目的说明中提到,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无食品中稀土元素的相关管理要求。

此外,我国稀土矿区稀土元素监测及评价结果可见,除个别食品外,稀土元素的污染及膳食暴露处于低水平,为此,参照国际上对稀土元素的管理及我国相关食品的污染现实,取消对粮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马铃薯、绿豆、茶叶等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

不过,由于上述标准尚未实施,此次国家质检总局对乌龙茶产品的抽检依据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等相关标准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稀土超标原因

说法一:来源于生长过程。茶叶中的稀土来自于茶叶生长的土壤中,其含量与茶叶的老嫩度和土壤环境密切相关。联合利华在其说明中将稀土超标的原因解释为自然环境所致。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刘新解释说,茶叶的稀土含量的确来自生长过程。他说本身稀土是有刺激茶叶生长的作用,茶叶中的稀土含量主要是来源于茶叶生长过程中的积累。刘新表示,茶叶中稀土含量的多少也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如果茶叶采嫩的,那稀土含量就比较低,如果采的茶叶稍微粗老一些,那么它的稀土含量就会高起来,跟茶叶的生长期是有关系的。

说法二:茶农给茶树打“激素”。联合利华在其说明中将稀土超标的原因解释为自然环境所致,并强调“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主动添加或者自动生成稀土的可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质疑“将茶叶中稀土含量超标全部归结于土壤问题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该专家表示,铁观音在生长过程中,茶农为保证茶叶的外形和收获时间,会在茶叶的不同生长期添加不同的叶面肥,很多叶面肥中的确含有稀土元素,这些稀土元素可以保证茶叶在生长过程中抗旱抗涝,但添加中也会导致茶叶中稀土含量超标。

福建安溪多位茶农透露,铁观音茶中稀土含量高极可能是由于人为喷洒了稀土叶面肥导致,对茶树的增产效果明显,而且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据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2008年1月发表于《中国茶业》的论文数据显示,施用300ug/g浓度稀土溶液,可使春茶早发芽 2-5天,采摘期提前5天左右,发芽密度增加10%-20%,百芽重平均增加10.6%,新树长度平均增加15%左右。

稀土含量标准悬而未决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刘新表示,稀土是有刺激茶叶生长的作用,但是农业部门没有批准稀土作为肥料来使用。而现实的情况是稀土叶面肥作为肥料在售卖已长达十余年。那么,茶叶中的稀土含量限还是不限?国家茶叶质量监督福建检验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新标准出来后意见征求了一年多也没被确定下来。

据了解,按照 2005年卫生部出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国家标准,明确要求每千克茶叶中稀土含量不得超过 2毫克。而短短5年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新标准被推出并征求意见,该新规中茶叶的稀土限量标准与粮食、蔬菜、水果、花生仁、马铃薯和绿豆等食品一起被取消。该新规编制说明中关于取消对茶叶等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的前提条件是“稀土元素的污染及膳食暴露处于低水。”

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专家表示,稀土超标的食物直接吃肯定会有害的,但是茶叶不同。稀土有一个特性就是微溶的,一杯茶叶水中的稀土仅可能有 20% 迁移到茶汤中,另外超过 80%的稀土会残留在残茶中。

正是看到限值标准对农业的影响,2010年的新版征求稿才取消了这一规定。业界人士认为,稀土检测“外行看是质量事件,内行看是滑稽事件”。原因有三:一是检项问题,国际上仅中国茶叶检测稀土,食检最严的欧盟检测 440多项指标也没有检测稀土;二是指标问题,稀土标准定为2.0不合土质实情;三是制标问题,茶叶有国标、部标、企标三种,部标则一直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部、卫生部、外贸部等多部委制定,有的标准过时未改,有的相互矛盾,有的为非茶叶专家制定,急需统一规划。稀土标准就是 2005年卫生部因调整铅标准时新增的项目,是否有茶叶专家参与不得而知。

猜你喜欢

叶面肥限量稀土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稀土铈与铁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
为创造之心 开启无限视野凯迪拉克XT5周年庆版 限量呈现
Green Fade里约限量系列全球限量10万支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叶面肥对甜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