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分析

2012-08-15赵丽红张云飞裴环宇

关键词:贸易壁垒吉林省检疫

赵丽红,张云飞,裴环宇

(1.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吉林长春,130052;2.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吉林长春,130031)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分析

赵丽红1,张云飞1,裴环宇2

(1.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吉林长春,130052;2.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吉林长春,130031)

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在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消极影响,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了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建议。

吉林省;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农业发展的手段。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主要出口韩国和日本。而韩国和日本又制定了比较苛刻的农产品进口检验检疫制度,对吉林省的农产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建议,为吉林省的农产品出口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绿色措施。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性是: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及歧视性。绿色贸易壁垒主要的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等。技术壁垒渐成主流,2009年以来,世界各国不断出台各种新标准,或对原有标准进行补遗、修订或者变更。2006年5月29日,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比”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二、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2007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4.9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占吉林省出口总额17.6亿美元的28%(剔除玉米和乙醇,其它农产品出口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净增0.7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11年前3季度吉林省农产品进出口总值为1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2%。其中出口7.3亿美元,增长6.7%;进口5.4亿美元,增长35.3%。2012年前3季度,吉林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农产品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同期吉林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82.2%;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农产品8613万美元,增长45.6%。其中,吉林省对韩国出口农产品1.6亿美元,增长6.8%;日本1.4亿美元,下降0.3%;欧盟8950万美元,增长6.5%;东盟8995万美元,增长41.6%;美国6187万美元,增长37.5%。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品种较为丰富,最大宗商品为粮食,共1.1亿美元,下降38.5%;鲜、干水果及坚果8096万美元,增长16.1%;水海产品4541万美元,增长22.7%;蔬菜4180万美元,增长39.8%;干豆4126万美元,下降18.5%;肉及杂碎3827万美元,增长21.3%。此外,出口额千万美元以上的商品还有葡萄糖及葡萄糖浆、未改性乙醇、食用油籽、制作或保藏的鸡肉、玉米的糠、麸及残渣、药材、烟丝等。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市场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韩国为最大的出口市场。虽然吉林省农产品出口数量以及金额持续增加,但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一)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市场准入的限制

以减少国际农业保护为主出发点的WTO多哈回合谈判道路曲折,从2001年开始的多哈回合谈判,主要议题是减少国际农业保护,但谈判一直未能有重大进展。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面临进一步升级,使得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环境更加复杂。绿色贸易壁垒直接导致吉林省的许多农产品因未达到其它国家制定的标准,被国际市场拒之门外,例如在日本制定“肯定列表制度”后,吉林省农产品对日本出口增幅锐减。一些主要依靠日本进口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因生产的产品不能符合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规定,农产品不能出口到日本市场,最终选择国内销售或者转产经营。绿色贸易壁垒提升了吉林省农产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

(二)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竞争力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吉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符合其它国家设立的检验检疫标准。因此,吉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需要增加技术和环保方面的投入,还要增加检测、认证等费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第二,由于复杂苛刻的检验、检测手续,往往耗费出口企业的大量时间,致使时令性商品被迫滞留在港口,丧失了在市场的最佳使用价值,降低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如吉林省地产蔬菜对韩国出口量一直在增加,但韩国复杂苛刻的检验检疫手续却阻碍了吉林省蔬菜对韩国出口的快速发展。

(三)农产品出口量的下降

绿色贸易壁垒直接导致吉林省农产品出口数量的下降,同时吉林省农产品企业在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份额也相应下降。例如,由于韩国等国家制定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吉林省的很多农产品从业者还没有意识到需要调整技术,转换生产理念适应韩国制定的检验检疫制度,造成很多出口韩国的农产品被韩国严格的检验检疫法制度拒之门外。促使吉林省农产品出口数量一度下降,农产品从业者收入减少,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也很难增加。

四、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特别是韩国、日本等国家针对农产品进口制定了苛刻的检验检疫法规后,致使吉林省很多农产品达不到出口标准。针对这一情况,吉林省应建立绿色农产品管理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对国际农产品信息的搜集整理,让吉林省农产品从业者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动态,生产适合国际标准的绿色农产品。2010年10月25日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商务厅与松原市政府签署《共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备忘录》,这表明了保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吉林省因应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一项重要举措。吉林省还实施了《吉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该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该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吉林省优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指导出口企业依据国际标准和进口国(地区)技术标准及规程等组织安排生产。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质量管理(ISO)、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体系认证。支持有条件的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美国NOP、KOSHER、日本JAS、欧盟GLOBAL-GAP、英国BRC等国际认证,提高示范区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是数量上的消费,而是注重品牌效应的质量上的消费,这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决定的。这就要求吉林省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要质量过关,还要进行商标注册,获得国际市场的各种认证,打破国外绿色贸易壁垒,进而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农产品企业不仅要在吉林省做强做大,还要成为跨国公司经营者,实行国际化的管理。让我们的企业参与制定贸易规则和标准化,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制定者,打造全球知名品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设置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各不相同。而吉林省农产品出口主要面向韩国、日本,受到日本、韩国两国的苛刻的农产品进口检验检疫制度的影响较大。为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给吉林省农产品带来的冲击,各农产品出口企业需要努力开拓新市场,形成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尤其是去那些检测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寻找市场,以避免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也应该意识到生产产品不能单一满足一个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还应该满足其他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也应达到国际标准,从而减少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风险。

(四)增加农产品从业者的绿色经济意识

日韩等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采取保护措施,建立了严苛的检验检疫制度。吉林省农产品要增加出口,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就要增加从业者的绿色经济意识,增强环保理念,做生态农业。生产者应该认识到质量才是产品取胜的关键,而不是数量上的盲目生产。产品要以生态、绿色为出发点,重视健康,创立品牌,打破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抢占国际市场,促进吉林省农产品的健康发展。

目前,吉林省9个地市州已经有8个建立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已基本形成了以粮谷、人参、鹿茸、肉类、禽蛋和土特产品等出口大宗产品和特色品种为主,以种植和养殖为重点的示范区建设工作新格局。如黄松甸镇的食用菌产业仅在2010年的食用菌产品展洽会上,就拿到了1.2亿元的订单。示范区农产品从业者的绿色经济意识引导非示范区农产品从业者的绿色经济意识,使非示范区的生产者能够生产符合国际标准化的农产品,创造品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的限制。

2010年吉林省政府为了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对吉林省农产品的消极影响,制定了《吉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能够带动吉林省的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确保吉林省农产品走长久健康发展之路。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的建设对打破国外的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促进吉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温耀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2011吉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吉林检验检疫局助推“出口示范区”建设开启农业强省之门[J].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检总局网站,2011.

[4] 梁库.吉林农产品探索出口新路[J].中国国门时报,2011.

[5] 刘杰,赵银德.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4).

F752.02

A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研究”(2009029)

赵丽红(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及产业政策。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吉林省检疫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检验检疫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