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退牧还草工程进展顺利*

2012-08-15梁东亮

草原与草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

梁东亮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草原面积13.2亿亩,占自治区国土总面积的74%,东西横跨2400公里的草原植被,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且已经成为内蒙古生态的主体,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在内蒙古自治区已连续实施了10年,在这期间项目建设与主管单位,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与做法,项目管理十分完善,在全区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为了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项目主管单位自治区农牧业厅专门组织有关专家,经过不断努力,于2005年4月收集整理出了一套《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技术规程汇编》,本书分上下两册,辑录了草原建设、保护与合理利用,牧草种子分级、检验、检疫,饲草料收贮、利用,以及与草原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七十多项,供各级农牧部门和草原科技工作者在生态建设中应用;贯彻实施标准,对科学技术推广、提高草原建设质量、保护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后,项目主管单位自治区农牧业厅根据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再次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在汲取了近年来生态建设的经验及成果的基础上,于2007年11月正式出版了《退牧还草工程管理指南》,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公示及审批制度,实施方案编制,作业设计编制,项目组织机构和目标管理,项目合同,工程验收材料,材料出入库管理,饲料粮补助发放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工程竣工自查自验等。全书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生态建设的专用工具书。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内蒙古自治区退牧还草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监测2011年退牧还草工程区与非工程区相比,植被盖度、高度和干草产量分别高出11.76个百分点、8.88cm和24.14kg/亩;退牧还草工程区2007~2011年平均植被盖度、高度、干草产量分别高出非工程区10.80个百分点、8.06cm和25.06kg/亩;数据表明工程实施以来,退牧还草工程区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明显好转,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由于围栏的建设,不仅解决了"草原有界,放牧无界"、草场混放混用问题,而且为逐步过渡到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原,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拥护。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还提高了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的生态意识,保护草原,保护生态环境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内蒙古自治区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年9-10月份,自治区农牧业厅派遣4个项目验收小组,分别对内蒙古自治区实施2011年退牧还草工程7个盟(市)的24个旗(县)进行了全面验收。经过项目验收组验收,24个旗(县)全部完成工程计划任务,工程符合项目建设要求,全部通过自治区级验收。

猜你喜欢

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以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牧业
内蒙古自治区庆祝关工委成立2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