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沙高教合作

2012-08-15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高教沙特留学生

刘 辰

(北京外国语大学 阿拉伯语系,北京 100000)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沙高教合作

刘 辰

(北京外国语大学 阿拉伯语系,北京 100000)

作为中东地区大国,沙特阿拉伯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中沙两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双方在高教领域的互利共赢,两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沙特“向东看”的愿望,以及中国进一步推动高教国际化的追求,为中沙高教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高等教育;中国;沙特阿拉伯;高教合作

近年来巨额的石油美元收入强有力地推动了沙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沙特民众的生活水平,使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沙特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油气产业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绝对不是一个长久之计,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本国高素质人才才是沙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沙特一直致力于将沙特建设成为“知识型社会”,在此过程中,沙特也逐渐认识到自身在高教领域的不足,并渴望向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中国学习借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各国各领域不断深入,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的新特点,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新焦点,加大力度发展高教则已经成为中沙两国在携手面对世界局势变化过程中的重要共识。近几年尤其是在中阿合作论坛于2004年成立以来,中沙高教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不远的将来,中沙高教合作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断加强合作,同时又保持双方自身的特点,共同面对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与困难,是中沙双方应当认真思考的。

1 沙特阿拉伯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建国初期的沙特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基本保持了游牧的贝都因人的部落模式,大部分国民仍然过着贝都因式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受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严格的宗教约束影响,这一时期的沙特教育完全处于一个毫无基础,亟待发展的状态。沙特的高等教育也尚在酝酿与探索之中。

随着二战结束后阿拉伯半岛大量石油的陆续发现与开采,沙特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经济结构,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同时,石油经济打开了沙特与西方交流的窗口,为较为封闭的沙特社会带来文化与科技上的新视野和新思想,沙特人也意识到来自西方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思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基于这一认识,沙特的教育事业逐步走上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事业也初具规模。1925年沙特教育局的设立被看做是沙特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转折,而1957年沙特国王大学的建立则标志着现代化高教体系在沙特的发展开端。1975年设立的高教部更是体现了沙特政府对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在沙特国内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把教育看作是人人平等的权利,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繁荣的必要条件的主流信念。

2005年阿卜杜拉继承王位,成为沙特的最高领导人。这位十分推崇阿拉伯传统文化的君王面对复杂的世界局势和经济形势,首先想到的便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希望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高教经验来推动本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培养并储备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挑战。沙特政府也大幅加大对高教领域的投资,短时间内具有世界一流硬件设备的大学在全国各地建成,大量科研机构,科技园区成立,并且每年用重金聘请国外专家来沙特任教或进行科研工作。如今沙特国内已经拥有32所大学,其中公立大学24所,共设立494个院系,私立大学8所,设立有10多个专业院系,最多时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甚至达到国家年预算的20%之多。不过应该看到,大学等高教机构的不断兴建并没有在短期内改变沙特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过度依赖外源以及教育产出的低效是沙特高教面临的巨大挑战。政府的高投入往往换来的是低产出,在培养本土人才方面并未显示出应有的优势。

2 沙特阿拉伯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沙特政府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方面一直都是本着服务社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宗旨,在近几年也通过大量的投资和引入外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相比于沙特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其高教事业仍显得没有足够的能力为沙特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如今的沙特高等教育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大学照搬西方模式,学科设置不合理,科研水平落后。沙特一直在办学模式,教学纲领等方面模仿西方大学,但却收效甚微。长期以来重文轻理的特点导致如今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科学家数量急缺。沙特高教改革在九十年代末就已经启动,不过就连一些支持改革的教育人士也表示,如今的教育模式只能制造出学舌的“鹦鹉”。在科研方面,沙特曾投入了大笔资金修建了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科技园,希望这个科技园能够发挥类似国家科研基金会的作用,在科研工作的投资、协调以及发展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同大部分沙特大学所面对的问题一样,此类高教机构也饱受官僚主义和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困扰。多数学校的科研活动也是在7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基本以应用科学为主,如太阳能利用、环境污染、海洋学等,总的看来科研能力是比较薄弱的。

(2)学术活动受制于独特政治环境,保守思想扼杀创意。高教改革进程的成败直接与高教机构所处的社会与政治环境相联系,而高教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求鼓励新思路,提倡新创意。但是在沙特这样一个仍然很保守的国家,政府和社会还不能迅速地适应具有变革意义的新思路。在如今的沙特,社会还无法认同建立一个不受宗教和本国社会风俗限制的高教机构,生活上的限制也直接导致许多国外专家或是沙特在某些领域所急缺的外国人才不愿意长期在沙特从事科研工作。同时,沙特高教部的高层职位向来都是由保守的瓦哈比教派精英所占据,所制定的高教政策更多地倾向于发展宗教学科,这也间接导致了重文轻理现象愈发严重。

(3)本国人才数量奇缺,沙特化进程举步维艰。有人评价沙特政府近些年在高教领域的投入是“世界上最有雄心的投资”,油气产业带来的巨额财富虽然促进了沙特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人口激增却使沙特高教领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也直接导致数量巨大的沙特青年没有进入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学习知识并获取大学文凭的机会,并由此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沙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进入三个领域,即公共行政,教育部门和社会经济的其他部门。而有大学学历的官员或员工多担任的是下层职务,高层职务要么被王室贵族垄断,要么被外国人把持。在加上长期以来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国内严重缺乏理工科人才。许多岗位不得不聘用外籍人才,这也使得沙特政府一直倡导的“沙特化”进程难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3 中沙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新契机

对于沙特来说,在发展的道路上与中国有着许多一致的目标和愿望。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防沙治沙,淡水转化,甚至包括航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沙特都渴望与中国相互交流经验,从中国“取经”,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中国在农业工业领域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崛起,以及独立掌握空间先进技术,这些成就都与中国的高教事业不断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更使得中国的高教发展模式成为沙特愿意学习的榜样。

另外,阿拉伯国家“向东看”的政策也是沙特欲在高教领域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要原因。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倾向日益明显。随着欧美国家在中东的政策愈发不得人心,沙特也逐渐意识到在中国的主张和推动下多极化国际秩序的建立不仅仅对于沙特本国,更对于阿拉伯国家和整个伊斯兰世界都有着积极意义。西方在政治经济政策上的不得人心,沙特在许多领域比如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照搬西方模式但收效甚微使得沙特国内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向东看,向中国学习或许是一项能够带来惊喜的战略选择。一味地模仿西方模式已经证明不适合沙特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也无法有效解决长期以来沙特高教中累积的问题。“求学,即使远在中国。”伊斯兰文化一直以来都鼓励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而中国一直以来在高教领域倡导的密切往来,相互借鉴的战略也十分符合沙特想要向中国学习的想法和态度。因此,沙特在阿拉伯国家“向东看”的背景下,不仅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寻求与中国的交流,更渴望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方面于中国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

而对于中国来说,高等教育从民众化到国际化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我国培养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大焦点所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还很低,还没有就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制度等方面提出国际化的一系列对策。通过与沙特的互利高教合作,不仅仅能较好地推介中国文化,介绍中国在一些领域所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沙特共享,更能提升中国高校在阿拉伯世界的知名度,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群体中的认可度。

回顾以中沙关系为代表的中阿关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往来从来都是以经贸交流为基础,从而带动政治上的往来发展,最后才对文化教育交流予以关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沙之间的交流也只有时断时续的民间交往,主要是朝觐。而中沙正式建交后,两国也更多地关注于贸易往来和政治互访。虽然我们反对过度地把高教事业发展渲染上政治色彩,但如今我们应当意识到,通过大力发展中沙乃至中阿的高教合作,可以使文化教育交流更为有效地反作用于经贸和政治的双边关系发展。这也是中沙高教合作的新的契机。

4 中沙高教合作面临的问题

中沙两国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只是在近些年才开始,虽然曾签署了一些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了一些高等教育展,但显然这一合作仍未达到两国所希望的高度,中沙高教合作既有极大的机遇,但同时应当看到存在已久的问题与挑战。从宏观的历史发展角度看,中沙两国的交流合作并非像当今许多媒体描述的那样,从未间断且硕果累累。实际上在郑和完成其七下西洋的壮举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的交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沙特油气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沙才建立了所谓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应该看到中沙两国的合作与交流大多只停留在经济领域,而严重缺乏更深层次的文化与教育交流。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中沙合作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留学生语言障碍。沙特母语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来华留学生中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其他则多用母语阿拉伯语交流。但是在国内大学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理工类专业课课堂上,授课教师很难全程使用英语授课,更不可能使用阿拉伯语,这就造成了沙特来华留学生学习专业课过程中的语言难题。同样,在沙特留学的中国学生只有少数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使用阿拉伯语交流的能力,但大部分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样也会面对语言难关。

(2)留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单一。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沙特留学生在中国国内大学进行了两到三年的汉语学习后,开始学习非语言类专业。但绝大多数沙特来华留学生其专业学习仍以单一的语言学习为主。而前往沙特留学的中国学生则大多数为穆斯林学子,留学目的更多具有宗教色彩,所学课程也大多与宗教知识有关。如何拓宽留学生学科学习的广度,丰富留学生学习内容,是中沙高教面临的主要问题。

(3)学位认证问题。中沙两国在高教体制,学分评估,学历授予以及学历认证方面有着较大差异。2000年以后,阿拉伯国家开展了多种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活动及认证情况调查,在2003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沙特阿拉伯进行的质量保证和认证活动次数竟然均为零次。而目前我国教育部公布的国外大学学历认证名单中,涵盖了33个国家的一万多所学校,其中并没有沙特国内的大学。虽然中国在沙特的留学生可以获取由沙特高教部授权的权威机构颁发的认证学历,但是回国后却无法得到我国教育部的学位认证。同时,中国高校的认证学历也并未得到沙特国内高教领域的广泛认可,在最近几次沙特举办的教育展上,中国展区无人问津就是对此的证明。

5 中沙高教合作的新方向

(1)互派教师进修,扩大高教领域师资交流。近年来中沙两国互派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但这其中却少有大学教师前往对象国进行进修学习,尤其是沙特派往中国的留学队伍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大学本科生。这些留学生在学成归国后将利用留学期间所学知识,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为本国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倘若能够加强两国间的师资队伍交流,培养更多了解中阿文化,熟悉两国国情的教师队伍,这将很好地发挥教师工作的辐射作用,从根本上提升高教发展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目前有56名来自中国的师生和研究人员,这也是中国与沙特教育和科技合作的最新成果。

(2)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打造精品留学生教育。我国在近三十年高教发展过程中,部分学科建设水平得到广泛的好评。在中沙合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这种优势,继续大力发展优势学科,使学科教学更符合当今的国际标准,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使越来越多沙特大学生认可我国的优势学科,从而吸引更多的沙特青年来我国求学。同时还应当制定适合沙特学生包括其他阿拉伯国家留学生学习认知习惯和方法的培养计划,毕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其认知途径有所差异。

(3)建立健全中沙学历认证体系。如今阻碍中沙两国大学上前往对方大学就读的一大问题就是两国间具有很大差别的学位认证体系。由于各国的知识和高教背景不同,所以各国高教机构的教学和学术标准也不同,学术运作模式亦不同。高等教育认证国际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具有公正性、权威性和服务性的国际教育“元认证”机构的建立是迫切的。我国应致力于扩大高等教育认证范围,将沙特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大学和其优质学科纳入认证体系,鼓励更多的中国大学生去沙特读书。同时与沙特方面进行协商,争取建立一个两国间的学历互认体系,建立公平可行的学分互换机制,从而为未来增加互派留学生人数铺平道路。

(4)重视并发挥语言类人才在推动中沙高教合作方面的巨大作用。语言类人才一直被看做是中沙文化交流的桥梁。中沙两国的留学生在异国学习时最常感受到的便是文化的差异和思想观念的不同。中沙不同的国情和社会文化决定了两国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别。中国的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和沙特汉语学习者就可以发挥他们的语言优势,增加与对方国留学生的交流,宣传本国文化,了解对方习俗,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在推动中沙高教合作更好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温布兰特.沙特阿拉伯史[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

[2]黄民兴.沙特阿拉伯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89-93.

[3]黄民兴.高等教育在沙特阿拉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西亚非洲,1992(4):50-53.

[4]安惠侯.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评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1):3-9.

[5]叶茂林,肖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7]陈沫.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张慧洁.高等教育国际认证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audi Arabia

LIU Chen

(Department of Arabic,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100000,China)

Saudi Arabia,as a big country of Middle East,in which higher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but it is facing several problems.China and Saudi have been making efforts to achieve mutual benefits,the common goal in higher education,the desire of“looking at the east”and the pursuit of promo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which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audi Arabia.

higher education;China;Saudi Arabia;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G641

A

1009-3907(2012)04-0456-04

2011-12-16

刘辰(1988-),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张晓辉

猜你喜欢

高教沙特留学生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高教明星“猎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高教发展与评估》(双月刊)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