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思维转换与重组——以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为例

2012-08-15

关键词:译语汉英译文

林 宁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引言

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导致两种语言表达的千差万别,翻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形式,而要抓住语言的内在机制、形式结构进行思维模式的转换。实践工作中,有些译者对文本认识不够,认为原文至上,导致了一些失败的翻译。鉴于此,本文从目的功能论角度出发,探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思维转换和重组,并以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为例进行阐释。

二、目的功能论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功能目的理论是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J.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e Nord)先后提出并加以完善的。目的论认为,翻译不应被看做是一种以重新编码形式出现的相同信息,而是人类行为的特定形式;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决定了翻译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1],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目的语文化、原语文化以及译文所要达到的预期功能。

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法则,即目的法则、语际连贯、语内连贯。语际连贯即对原文的“忠诚”,指译语目的必须与原作的意图一致。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应在译入语文化和交际情景中有意义,为译语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和情境,以方便其理解。目的法则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语际连贯从属于语内连贯,但二者都必须服从目的法则[2]。

目的功能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这为评价不同译文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标准,即“译文孰优孰劣取决于翻译目的的实现程度”[3]。这一理论对传统的“对等”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提出了挑战,为我们探讨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三、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转换与重组

本文所论述的翻译过程中的转换与重组是鉴于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译语的思维习惯将原文进行洗牌重组,使之在意象、逻辑、句子结构上符合译语的思维习惯,最后将其转换成目的语。以下以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为例进行初探。

汉英旅游宣传资料都具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和感染功能(vocative function)三大功能,同时兼备了美学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和价值功能(valuable function)等其他功能[4]。然而汉英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也大相径庭。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原语语篇和译语语篇的交际情景和参与者之间的这些差异,使得原语语篇通过某种手段达到的某种功能在译语语篇中不一定能起到相同的预期功能。因此,从目的功能论角度出发,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标准“不再是译文和原文之间的一致性,而是根据译语语言文化环境的规范与标准,选择符合译文预期目的的得体表达”[5],才能充分体现旅游宣传资料的文本类型特点和功能,弘扬民族文化,吸引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发展我国旅游业。

(一)意象转换

在主客观关系上,汉民族突出通过物象表现情理,把主观融入到客观当中,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而西方民族更强调的是摹仿和再现,“反映到语言表达上,就出现了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6]。因此,汉英语言之间的意与象往往难以一一对应,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转换。具体体现在分析环节透过原文的象,揣摩原文的意,运用思维转换成译文的象,最后用译语将其表达出来。

例1:雨花石

原译:Yuhua peddles

意象重组:落花如雨成石

分析:旅游宣传资料翻译应突出其文本功能,即透过译文,读者能够从中获取主要信息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是翻译的关键。本例中的“雨花石”就名称的历史和传说而言,译文Yuhua peddles未能有效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相传南朝梁武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石子岗讲经,感动得上天落花如雨。花雨入地即变成无数大如鸡卵、小似蚕豆、绚丽多姿的砾石,“雨花石”由此得名[7]。把握了原文的意之后,我们不妨改译为Flower-rain peddles,这有助于译语读者从中获得相应的象,了解中国文化。

例2:桃源问津

原译:Inquire the way to Taoyuan

意象重组:探寻人间仙境

分析:汉语原文用于描绘某景区别有洞天,景致耐人寻味,如同桃源问津一般。此处的“桃源”是一个极富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表现了一种古诗的意境,若直接逐字音译为Taoyuan,则无法让译文读者感受到相同的意象。若选择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将“桃源”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也未尝不可;但作为旅游宣传资料则容易失去文本的连贯性,无法得到即时效果。因此,通过把握原文的意,我们知道“桃源”实际上意指“人间仙境,人间乐园”,经过思维转换,我们不妨套用英语中表达类似意象的词Shangri-La,使译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处可考虑将原文改译为Inquire the way to Shangri-La,以达到译文的预期功能,满足译文读者的信息期待。

(二)逻辑重组

汉字的方块字是独立的,没有形态上的变化,直接拼接连缀,呈线性结构,犹如一列列车厢组成的火车。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几个动词连用都可以连缀成句,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因而就有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一词组叠加而成的隽永名句。而英语讲究逻辑,主谓结构是全句的框架,所有修饰、限制、补充等成分作为附属,借助各种连词、介词、关系词与主框架连接,结构如同一把扇子。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逻辑转换与重组在所难免。行之有效的步骤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的意群进行分解,找出逻辑关联,再以意群为单位搭建主谓框架,最后利用连词、分词、动名词等结构,把各种短语和从句组织起来,从而使译文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8]。

例3:生在苏州,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原译:Born in Suzhou,grow up in Hangzhou,eat in Guangzhou,and die in Liuzhou.

逻辑重组:出生在(人杰地灵的)苏州,长在(环境优美的)杭州,吃在(美食众多的)广州,死在(盛产上等棺木的)柳州,(这是人生之乐事)。

分析:原文是国内旅游宣传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合仄押韵的寥寥数语,实际上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杭州、苏州、广州和柳州四个景点的特色,体现了汉语行文各自为政的特点。英译时若不增补必要的背景信息,读者只会感到云里雾里,无法领会其中的内涵。因此要调整原文的逻辑,形成四个语意明确、既相互独立又内在相关的分句。添加“人杰地灵的”、“环境优美的”、“美食众多的”、“盛产上等棺木的”四个形容语作为补充,翻译时可作为修饰成分依附主句存在。最后把四个分句串联起来,使译文读者一目了然。

重组后译文:It's blessed to be born in Suzhou,a birthplace of many celebrities;to live in Hangzhou,a paradise on the earth;to eat in Guangzhou,a South China metropolis famous for a great variety of delicacies;to die in Liuzhou,a city abounding in high-quality coffins.

例4:您已进入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景区依山而建,山高路陡,台阶较多,请您量力而行。

原译:You entered the national 5A Level traveling scenic spot Jinggangshan Revolutionary Martyrs'Cemetery.The mountain is very high,the road is very steep,and there're quite many steps.Please do what you can.

逻辑重组:欢迎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是一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因为)景区路陡台阶较多,(所以)请您量力而行。

分析:首句的“您已进入”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欢迎游客的到来,逻辑重组时将其改为“欢迎来到”更符合西方的逻辑思维,表达也更为地道。此外,第二句由多个短语组成,较为分散,透过字面我们可以发现此句实则隐含着因果逻辑关系,重组时添加因果连词,语义更加明晰。至于“依山而建”一词,由于游客已在景区之内,对景区的地形构造可观可感,为使语言直观通达,可考虑略去不译,以免译文看来累赘。

重组后译文:Welcome to the Jinggangshan Revolutionary Martyrs'Cemetery,a national grade AAAAA tourist spot.Since there are many steep steps to walk up,please know your own physical limits.

(三)句子结构重组

汉语和英语的另一个重大区别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则侧重形合[9]。汉语注重语用,表达灵活,句中各种成分通过词序、语序及其内在的逻辑表示语意,少用连接词语,“形成竹节式结构的话题句”[10]。英语则是一种形态型语言,语法关系配合制约严谨,句中各个语法成分和逻辑关系明显地物化在连接标记上,“形成树形结构的主谓结构句”[10]。意合的汉语句型向形合的英语转换,涉及的不仅仅是增添或删减连词的问题,而是整个句子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从译语的思维模式出发,分析原文的深层结构、语句重心、修辞特点、语气色彩等因素,再按照译语的结构对原文结构进行重组,那么表达的译文在目标和意图上就能更接近原文。

例5: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由大金湖、泰宁古城、展示中心三个景区组成,融丹山碧水于一体,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综合性地质公园,被誉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

结构重组: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风景名胜区,是(融丹山碧水于一体,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的)综合性地质公园。(该景点)总面积13平方公里,由大金湖、泰宁古城、展示中心三个景区组成。

分析:原文为典型的汉语竹节式句子,每个零句都有自己独立的意思,相对分散,若逐字对译则使译文显得拖沓冗长。通过分析原文句子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原文主要包含两层意思:泰宁风景名胜区的性质特点是什么?由几个部分组成?由此可根据英语的句式特征,将原句重组成两个句子,即“泰宁风景名胜区是综合性地质公园”和“景区的组成部分”。抓出了句子的主干后,剩下的成分就处理成从句或分词的形式,再以连接词将其融入主句当中。此外,国人在描述或介绍人物或景物时,都习惯竭其所能搜集相关的荣誉和头衔,然而“站在游客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会过多关心景点所获得的诸多殊荣,更关心的是景点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1]。鉴于此,原文中的“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可考虑略去不译,因为首句的景区特点实则已包含这层意思了。

重组后译文:Located in northwest part of Fujian Province,Taining Scenic Spot is a comprehensive geopark characterized by its Danxia landform and blue lake water,as well as divergent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ighlights.With an area of 13 square kilometers,the resort comprises three sections:The Dajin Lake,the Taining age-old city,and the display area.

例6:乘竹筏,游九曲溪,可饱览武夷山三十六峰的奇秀,触摸碧绿如黛的溪水温柔,如一幅情真意切的山水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结构重组:在九曲溪上乘坐竹筏,可饱览武夷山的三十六奇峰和溪水。优美的自然风光组成一幅山水画卷。

分析:原文体现了汉语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风格,即辞藻华丽,语言优美,潇洒随意且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而英文则倾向于直观简洁的表达,突出重点。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与读者的期望对原文进行结构重组,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删去如“奇秀”、“碧绿如黛”、“温柔”、“情真意切”等与原文主要信息关联不大的“溢美”之词,这些词若翻译出来不仅对于译文读者理解信息的帮助不大,甚至可能起干扰作用。结构重组后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乘竹筏的目的”与“山水的秀丽”。

重组后译文:As you travel along the Nine-Twist Stream,you can fully appreciate thirty six peaks of Wuyi Mountain which are perfectly reflected in the blue water.It's just like wandering in a picture of natural beauty.

四、结语

总之,汉英翻译过程不仅是一个信息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在目的功能论的指导下,本着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重点的翻译原则,译者应发挥译语优势,灵活变通,根据译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对原文的意象、逻辑、句子结构进行转换和重组,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从而使原文的意图及内容能准确得体地再现给读者。旅游宣传资料是“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对旅游宣传资料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的国际影响”[12]。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更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只有努力克服中西方差异所引起的翻译障碍,才能实现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目的,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1]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35 -236.

[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2.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38.

[4]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86-287.

[5]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68.

[6]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75.

[7]张辰亮.天降花两落宝地,世间万石她第一——南京雨花石[J].大自然,2011(1):78.

[8]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C].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16.

[9]Nida Eugene 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16.

[10]王爱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论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思维的转换与重写[J].中国翻译,2012(1):98-102.

[11]何三宁.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81.

[12]一熙.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重庆汉英公示语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3.

猜你喜欢

译语汉英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