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P构式的认知分析——以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
2012-08-15李华勇
李华勇
(四川文理学院 外语系,四川 达州 635000)
Vi+NP在国内外语言学界是一个探讨得比较多但又难以获得令人满意解释的问题。Goldberg在解释“Pat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时,认为 sneeze作为不及物动词在本结构中直接加宾语(the napkin)出现是构式压制的结果,用构式压制来解释为什么sneeze这个不及物动词能直接带napkin这个宾语[1]。高名凯采用回避的方式来解释Vi为什么能带宾语:“汉语具有动词功能的词本无及物与不及物之分别。当它存在于具体的命题或句子里的时候,既可以是及物的,又可以是不及物的,完全视实际情况而定。”[2]郭继懋对Vi+NP构式的研究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他提出:动词与名词(短语)的语义事理关系为“动+(‘谓’+名),‘动’是不及物动词,‘名’是宾语,‘谓’是在句法平面上没有得到表现的语义成份,它的作用是说明‘动’和‘名’之间的事理关系,是根据‘动’、‘名’和语境提示确定下来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构成的句子不是基本句,主要出现在比较随意的口语中;主要动机是追求省力[3]。刘正光在总结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用非范畴化理论来解释Vi+NP[4]。陈和敏通过大型语料库的语料分析,实证了sneeze的及物性用法,认为sneeze由不及物性用法到及物性用法是其经由历时变化和逐渐规约化的结果[5]。这些研究丰富了对Vi+NP构式的认识,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探索。
本文在前人对Vi+NP构式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 Theory)为指导,从认知视角来深入探讨Vi+NP构式的如下三个问题:Vi+NP构式的本质特征,产生Vi+NP构式的动力和内在机制,Vi+NP构式的认知经济性和表达经济性。
一、Vi+NP构式的本质特征
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一个范畴有最佳范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范畴内部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边界是模糊的,成员的分布体现出连续体特征。“典型和非典型成员之分”、“范畴成员地位的不平等”、“边界的模糊性”等等这些特征又体现了由去范畴化所造成的范畴的动态性。及物性构式作为一个范畴,包含了典型的及物构式(典型的Vt+NP)、非典型的及物构式(非典型的Vt+NP)和边缘性的及物构式(如Vi+NP)。作为语法原型的及物性构式的形态句法特征是“施事+动作+受事”,即“S施 +V+O受”。Givón指出原型及物构式有三个核心要素:两个参与者,其中一个施事主语对另一个受事宾语做出某种意志性行为,受事完全受该行为影响[6]。不完全满足这三个核心要素的及物构式就不是原型及物构式。及物性有高低、典型和非典型之分。根据Hopper&Thompson总结的及物性构式的特征,(1a)属于典型及物构式,(1b)的及物性没有(1a)高,(1c)属于边缘性及物构式[7]。
(1a)Tom drank the beer.
(1b)Tom drank up the beer.
(1c)Don't drink and drive(=drive a car after drinking alcohol).
(1a)中Tom指人,作施事主语,beer是受事宾语,drank是谓语动词,满足Givón和Hopper&Thompson典型及物构式特征的要求,是一个典型的及物构式。(1c)中drink这个动词的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在句中没有表达出来,没有充分满足原型及物构式的三个要素,但是通过“=drive a car after drinking alcohol”的提示,我们可以把(1c)中的drink看成是一个非典型的及物动词或者是一个Vi。这也许是drink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中把drink的词类标注成V和VN的原因,表明其具有典型的及物性用法和非及物性用法。因此从本质上来说,Vi+NP属于及物构式这个范畴连续体上的边缘成员,虽然它不是这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但它仍然享有及物构式的某些属性特征,在具体使用中也会表现出及物构式的一些特征。这也是在语言使用中,在去范畴化的作用下,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Vi+NP构式的原因。
二、去范畴化
Taylor指出,英语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及物构式不断进入到不及物构式中去[8]。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英语在不断的历时发展中,不及物构式获得了及物构式的特征和功能,不断渗透到及物构式范畴中。这一过程其实质就是刘正光所说的通过非范畴化机制,在Vi的历时变化中不断获得Vt的句法功能特征,从而使其在共时层面表现出及物性用法[4]。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这一术语由Hopper&Thompson提出,主要是指词类(word class)在一定语篇条件的作用下脱离其基本语义和句法特征的过程[9]。刘正光将非(去)范畴化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4]61。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的使用必须有人这一主体的参与,使得语言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语言的主观性造成语言不断产生变化,使用中的语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使用中的语言是处在不断动态变化中的,范畴成员在范畴中的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相互渗入和渗出中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即在原有范畴和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一个模糊的中间范畴状态,中间范畴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从而使中间范畴表现出具有这两个范畴的某些共有特征。在语言的使用中,Vi在去范畴化的作用下会不断获得Vt的某些特征,从而表现出Vi+NP句法功能的外在形式,Vi+NP构式表现出原型及物构式Vt+NP和原型不及物构式的某些共同特征。例如,虽然是Vi,它却可以直接带(某些)宾语,但只能带某些,没有Vt带的直接宾语范围广泛,Vi后的宾语虽然不像在原型及物构式中是直接的受事,但经过隐喻映射,还是可以理解成和直接受事有某些关系。
史锡尧以“‘介宾’+‘动’向‘动宾’的演变”论证了汉语中也存在不及物构式向及物构式渗透的发展趋势[10]。刘正光认为从认知发生角度来看,是非范畴化创造的中间范畴状态提供了Vi+NP的可能性;从认知动机来看,是及物构式的原型特征和认知显性度所具有的认知经济性提供及物构式进入不及物构式的动力[4]303。根据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Usage-based Theory),语言结构是在语言的不断使用中浮现出来的[11],语法是人的语言体验认知表征,语法的创立是基于大脑对语言使用事实的回应。因此,我们认为不及物构式不断进入及物构式,是语言不断使用和选择的结果,Vi+NP是在这类构式大量使用中逐渐浮现出来的。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complex adoptive system),这一适应系统具有良好的不断自我调节能力,能使语言在使用中作出最优和最经济的表达形式和方式的选择,以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语言交际需求。Vi+NP构式是语言不断自我调节,作出最经济的表达形式的选择的结果。
去范畴化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强调语言的动态性,在动态中来考察和解释语言的变化。Bybee认为语言理论应该关注语言的动态过程,因为动态过程塑造了语言并赋予了语言的结构和变化[11]。陈和敏对sneeze这一Vi后能直接加宾语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sneeze由不及物动词逐渐发展到及物动词,是其在使用中经由不断的历时变化逐渐浮现出来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规约化(conventionalization),进而在共时层面呈现出及物和不及物共存的特征[5]。陈和敏的这一实证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语言在动态的使用中不断被赋予了新的结构。因此,及物构式和非及物构式这两个范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应该随着语言的使用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两个范畴的成员不断地相互渗入(出):不及物构式由于偶然的及物性使用,获得少量及物构式的特征,随着使用的频率增加,去范畴化的程度逐渐增强,获得及物构式的特征也逐渐增多。这样,不及物构式就逐渐成为了非典型的及物构式,甚至成为典型的及物构式(极端情况下);相应地,原来的及物构式可能在使用中变成不及物构式,进入不及物构式的范畴。
三、Vi+NP的内在机制
不及物构式向及物构式渗透的内在机制是语义并入和原型构式的隐喻映射。
(2a)Tom swam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
(2b)Tom swam the English Channel.
(3a)他今天飞上海。
(3b)他今天飞往上海。
在(2a)中,只有一个参与者Tom,一个动作swam,没有受事者(宾语),across表示游这个动作的方向或路径。(2b)中,动作swam的宾语为 the English Channel,across这一语义被隐含地并入到swam中去了。由于语言表达经济性原则的需要,语义并入表现得越来越常见。如汉语以前比较正规的表达:今天,我飞到/往上海。现在往往把介词“到/往”并入到动词“飞”中了,直接说成:今天,我飞上海。这样,“飞”这个不及物构式(飞+介+NP)就变成了及物构式(飞+NP)。“飞”的及物性用法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其及物性用法已经逐渐规约化(conventionalization),这一表达方式也由最初在口语中使用逐渐渗透到了正式文体中。我们通过Kilgarriff&Grefenstestte提出的把整个因特网网络看成一个超大型语料库的基于英特网的语言研究方法[12],在用语比较正式的新华网(www.xinhuanet.com)网站上,搜索到3100条包含“飞往上海”这一表达方式的“飞+介+NP”的不及物性用法;用同样的方法,在新华网上搜索到190条“飞上海”这一“飞+NP”的及物性表达方式。“飞”的及物性表达在新华网这一用语比较正式的文体中占到了6.13%,可见,“飞+NP”已经逐渐渗透到“飞+介+NP”中,并进入正式文体中。
(2b)和(3b)同时也是原型构式的隐喻扩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隐喻(metaphor),是指一个领域的经验用另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或进行概念化:通过映射域,源域对目标域的理解或概念化。及物性构式的事件概念原型是“施事+动作+受事”,这一概念原型被映射到不及物性事件时,就构成了原型构式的隐喻扩展;不及物性事件就被概念化为及物性的“施事+动作+受事”。我们可以把(2b)看成是原型及物构式的事件概念原型映射到不及物性事件(2a)中的结果,通过这一原型(及物)构式映射,(2a)变成了(2b),获得了及物性构式的特征;(2b)符合及物构式的概念原型“施事+动作+受事”,其中Tom是施事,swam是动作,the English Channel是受事。由此可见,(2b)这一及物性构式可以看成是由及物性构式原型“施事+动作+受事”的概念隐喻映射而来。同理,(3b)也是通过及物性构式原型的概念隐喻映射而来。
四、Vi+NP构式的认知经济性和表达经济性
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具有追求表达经济性的动力,即以最小的语言表达形式达到表达(包含)最多的语言信息。非及物构式如果要达到和及物构式同等的信息量,或非及物构式要带“宾语”,传统的做法往往需要“介词”来引导。我们以“飞”为例,看看其不及物性用法“飞往上海”和及物性用法“飞上海”的差异,仅从形式上看,“飞”的及物性只有3个字,而不及物性用法有4个字,显然“飞”的及物性表达方式更为经济。同理,(2b)中的及物性“swam”也比“swam across”表达更为经济。对于语言表达经济性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Vi+NP这类构式在概念表征和语言产出过程中都经历了概念合成的思维过程。概念合成造成的结果就是把相关的一组概念综合成一个合成概念。以(2b)为例,它由包含Tom swam和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两个事件概念合成而来,比(2a)这一非及物性达表更为经济。可见,概念合成可以达到表达经济性的效果。语言变化和发展本身就有追求表达经济性的动力,而Vi+NP构式又体现出比Vi+Prep+NP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上更为经济,所以在现在的语言共时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Vi+NP构式的使用,这是语言表达经济性的体现和语言追求表达经济性的结果。
产生Vi+NP表达经济性的原始动因是追求认知经济性[4]。及物构式既是一种原型构式,也是一种语义原型;及物构式的编码形式表达前景化信息,具有认知和语篇上的显性度。因此,大量的不及物构式被及物构式侵蚀,从而使大量的不及物性构式显示出及物性的特征和用法。总之,Vi+NP是语言在使用中不断追求认知经济性和表达经济性动因造成的,同时也是语言表达经济性的外在体现和结果。
五、结束语
在前人对Vi+NP构式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在去范畴化理论指导下,本文着重探讨了Vi+NP构式的本质特征,造成Vi+NP的动力和内在机制及其体现出的表达经济性。Vi+NP构式体现了原型范畴理论中范畴的连续体性质,Vi+NP是及物构式连续体上的边缘性成员。语言使用中的去范畴化是促使Vi+NP不断向及物性构式(Vt+NP)无限趋近的内在动力。语义并入和原型构式的隐喻映射是Vi+NP产生的内在机制,语言追求认知经济性和表达经济性是Vi+NP产生的动力。
[1]Goldberg A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13-214.
[3]郭继懋.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1999(5):337 -346.
[4]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陈和敏.The Conventionalization of the Transitive Use of Sneeze:A Corpus-based Study[D].重庆:四川外语学院,2011.
[6]Givón T.Syntax: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Vol I[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4.
[7]Hopper P J,Thompson S A.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J].Language,1980,56:251 -299.
[8]Taylor J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OUP,1995:210 -214.
[9]Hopper P J,Thompson S A.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J].Language,1984,60:703 -752.
[10]史锡尧.“介宾+动”向“动宾”的演变[J].汉语学习,2000(1):6-7.
[11]Bybee J.Language,Usage and Cogn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12]Kilgarriff A,Grefenstestte G.Web as corpus: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2003,29(3):333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