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的伙伴关系模式探析
2012-08-15刘志坚
刘志坚
(福州大学对外合作与交流处,福建 福州 350108)
当前,很多高校的校友会与基金会工作联系紧密,校友会的工作为基金会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高校基金会,从诞生之初都紧密依托校友资源,但是很多高校的校友会和基金会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职能划分和成熟的互动模式,造成了职能混乱,影响了工作效率,危害了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的科学发展。综观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应该如何进行互动,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引入科学理论,建构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良性的互动模式,无疑是促进校友会工作和基金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的伙伴关系模式分析
(一)伙伴关系模式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伙伴关系模式首先在美国出现,之后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伙伴关系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组织之间的长期承诺关系,目的是通过最大程度利用各合作伙伴资源以达到特定的目标。”这就要求参与合作的各方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冲突对立关系,打破组织界限,建立一种分享文化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在充分理解彼此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各自明确的角色和责任,确立共同的目标。这种模式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直接管理项目工作,并通过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地避免工作争议、重复投入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的重视。
(二)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建构伙伴关系模式的可行性
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具有天然的互补性,甚至一些高校还形成了一套人马两套机构的格局,具备了构建伙伴关系模式的基础。当前,运用伙伴关系理论来合理地划分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的职能,促进二者建立良性的互动模式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1.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高校校友会拥有丰富的校友资源。在国外,校友捐赠是推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不容忽视的一股捐赠力量。在美国高校的捐赠收入中,校友捐赠是最高的,2000年校友捐赠占总捐赠收入的29%,截至2006年,哈佛大学基金会所接受的捐赠达到了289亿美元。而我国2002年的高等教育经费中,社会捐集资收入仅占教育经费的1.87%,其中社会集资又占相当部分,校友捐赠微乎其微。我国高校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争取校友捐赠的潜力很大。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成立以筹资为目的的教育发展基金会,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已有50多家,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捐赠配比政策的出台,大大激发了相关高校争取校友捐赠的热情。当前,基金会依托校友会开展工作,利用知名校友的影响力、人脉关系争取大企业、机构的支持是做大做强基金会的必由之路;基金会则往往拥有雄厚的财力资源,这种资源大部分用于支持学校的教学、研究设施及校园环境的改善、设立奖教学金、助学金,资助贫困生,奖励优秀生、资助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等,较少用于校友会服务校友的功能性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基金会财力资源,为校友事业发展提供支持,是促进校友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具有隶属关系的统一性
一般来说,国内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的设置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包含校友会,即校友会与基金会合署办公;二是不含校友会,即校友会与基金会完全分开,人员及职责分工明确;三是与校友会并行运作但又密切配合,通过负责人兼职整合资源。据统计,第一种类型居多。不论什么类型,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的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等都是由所属高校提供,因此,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往往围绕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分配的工作任务进行协同配合,很容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和任务而开展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单向流动模式的反思
当前,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虽然已经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校友会单向反哺基金会、资源单向流动的模式。从长远上看,这种模式无疑是竭泽而渔,难以持续。
(一)校友会和基金会的定位失衡
各高校校友会的秘书长、副秘书长等领导往往属于高校的中层干部,他们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对于校友会的定位首先是服务于高校的发展。通过分析各高校的校友会章程也可以发现,校友会往往把支持学校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这种鲜明的功利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分高校校友会把主要功能仅定位于为高校基金会筹资,事实上很多高校基金会都是为吸纳校友捐赠而成立的。这种服务对象的错位,造成了校友会联络和服务的对象大都是功成名就的优秀校友和具有雄厚财力的校友,而很多条件一般甚至贫困的校友经常被边缘化,得不到母校的帮助,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对母校的感情,他们一旦收到为母校捐赠的信息,很容易把校友会和基金会捆绑在一起,认为校友会就是为学校筹资的机构。对于高校基金会而言,推动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无疑是首要任务,但是所吸纳的校友捐赠如果仅仅用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没有惠及一般校友,那就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群众基础。
(二)校友会和基金会的工作评价失准
通过浏览各大高校的校友会、基金会等网站,可以发现不少高校都制定了具体的校友会和基金会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校领导也都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其中,由于校友捐赠量和捐赠人数较容易量化和比较,往往都作为主要工作指标,对于服务校友则作为一项软指标,注意得较少。特别是校庆、院庆时期,不少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更是把完成校友捐赠指标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很多各自职能范围内的工作。
(三)校友会和基金会的互动层次较低
校友会和基金会虽然已经有紧密联系的基础,但是,不少高校二者互动的层次和质量并不高。通过对一些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的访谈发现,一方面,很多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都无法准确区分二者的职能,二者合作也较为随意,合作领域大都局限于眼前的募捐领域,合作的深度较低,有些高校甚至还将两个机构的职能混杂在一起。另一方面,若干高校的校友会和基金会则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相互交流和沟通不多,缺乏共同的愿景和凝聚力。
三、构建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伙伴关系模式的设想
(一)建构求同存异的合作理念
建构求同存异的理念是构建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伙伴关系模式的前提。首先要合理区分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本身的职能和优势。既不能一味地学习和模仿对方,也不能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工作,变成自己的附属机构。具体来说,高校校友会的职能应该更多地定位在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增强母校与校友的感情,促进校友与高校的合作双赢;而基金会的价值不在于捐赠数目的多少,而在于职能的延续和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其次,双方要建立共同的愿景。虽然每所高校的校友会与基金会具体情况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具有差异性,但是必须确定它们之间的重合之处,需要对合作的愿景进行充分交流,确立促进学校与校友事业共同发展的愿景,避免双方因为部门利益而发生冲突,从而保持对外联络和融资的协调性。
(二)建立健全资源的双向流动和利益共享机制
高校校友会与基金会应该更加充分地尊重和关照彼此的利益,不能以牺牲一方长远利益来换取另一方的发展。首先,在利用校友资源为基金会融资的同时,也应该促使基金会的财力资源更多惠及校友。例如通过设立校友大病及贫困救助基金,帮助贫困而又急需帮助的校友,提高校友捐赠的社会效益,激发校友的捐赠热情。其次,要推动校友会和基金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校友会和基金会可以采用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向彼此提供各自工作开展情况、潜在捐赠对象动态、校友服务需求、校企合作动态等信息,寻找双方资源共享的契合点;对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高校,可以通过定期的部门内部会议梳理各自工作范围所收集的信息,促进校友资源与基金会财力资源保持供需平衡。
(三)构建时间上相互配合、内容相互补充的协作对策
由于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的工作对象大都相互叠加,不管是针对校友还是通过校友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二者经常存在重复联系、反复挖掘的情况。因此,高校校友会和基金会应该扬长避短、发挥整体优势,避免对外造成不良影响。首先,时间上要相互配合。应该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互为补充,打时间差。例如,在平时,对于一般的校友应该更多由校友会加强联络和服务工作,尽量少进行劝募活动,到校庆、院庆等时间点上再与基金会协同进行适当的宣传,这样就使校友捐赠更加自然和自觉。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校友,校友会则要结合校企合作等手段,提高其捐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捐赠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由校友会引荐基金会介入进行劝募工作。其次,内容上要相互补充。很多高校校友会在各地和相关行业都建立了校友分会,具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广泛的人际脉络。基金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网络,积极融入校友工作网中,为捐赠项目的运作、捐赠资金的保值增值拓展渠道。高校校友会也应该充分利用基金会的强大财力资源,引导其向培育校友捐赠文化、关爱在校生、建设校友服务设施等长远方面投入。
总之,高校校友会是广大校友与母校沟通、交流和共同发展的纽带,高校基金会是高校拓展资源,争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桥梁。双方既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又有不同的服务领域,应该建立一种和而不同的伙伴关系模式,让双方自由地驰骋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交汇于校友事业与母校共同发展的终点。
[1]张会清.伙伴关系模式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09(1):72.
[2]薛海平,孟繁华.中小学校际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1(6):38 -39.
[3]董传杰.建筑工程项目中策略型伙伴关系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3.
[4]王仕文.探析高校媒体的互动与整合[J].科技信息,2010(28):624.
[5]李旭荣.高校校友会工作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高教与经济,2011(2):52-53.
[6]Dean James.The Key to Major Gifts:Cooperative Rela -tionships[J].Fund Raising Management,1996,27(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