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中国的现实治理
2012-08-15罗先智
罗先智
(黎明职业大学 经贸系,福建 泉州 36200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价上涨过快的态势大致经历了8 次:1980 年上涨6%,1985 年8.5%,1988 年 18.5%,1989年17.8%,1993 年 13.2%,1994 年 21.7%,1995 年上涨14.8%,2008年5.9%。2010—2011年物价再次上涨过快,算是第9次。虽然没有表现为有规律的周期性出现,但它像幽灵一样时紧时松地缠着经济高增长这个巨人,不易解脱。防止或控制、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成为历届政府工作的目标之一,这需要我们对通货膨胀问题有冷静的、理性的总体认识与解决思路。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及原因探析
有通货以来几乎就有通货的膨胀问题。实行以金银为本位的硬通货时就已存在膨胀现象,或因币材产量增加,或因铸币成色不纯和磨损剥蚀而份量不足,或因伪造劣币扰市等变数,铸币难免贬值,造成物价上涨。16世纪,欧洲殖民者因在美洲发现金银富矿,使得欧洲金银的价值减低为原价的三分之一,导致物价普遍上涨[1]。铸币秩序紊乱,成色不纯、份量不足的铸币是变相涨价。英国在11世纪英王威廉一世为治理铸币,将1磅重的纯银块放在伦敦塔上作为铸币的标准重量,规定1个银便士的重量必须与这块纯银的重量相等。即使这样,仍有违反行为,因此需要认真鉴别。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说:“在铸币紊乱的场合,商品价格也不是按铸币应当含有的纯金量或纯银量,而是按商人一般从经验觉察到的铸币实际含量来作调整。”[2]直到现代还使用硬通货(用帕劳的石灰石制成的石币)的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雅浦岛(只有五六千人口),19世纪70年代也曾发生过通货膨胀。原因是有个爱尔兰裔的美国人把一船用帕劳的同质石灰石制成的石币运来雅浦,购买海参和干椰子仁等物品。岛上突然激增了六七千块石币,导致石币迅速大幅贬值,引发通货膨胀。从此,雅浦人禁止从帕劳进口石灰石,也不再制造新石币,控制了石币供应量,稳定了币值[3]。现在所说的通货膨胀都是指纸币膨胀。由最初的银行券到法定纸币代替硬通货流通以后,通货膨胀就像进了绿色通道,经常化,幅度与频率都大有提高。因为纸币制作比贵金属货币铸造要容易得多,几乎是零成本,可以大量印制。虽然通货膨胀的术语按哈罗德的说法是20世纪才出现的,“是一个相对新的词。这个词在19世纪的字典里根本找不到,除非是在为气球打气这个意义上用。那时候,人们只得用通货下跌或贬值之类的词儿来凑合对付”[4]。但纸币膨胀的现象早就存在,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由硬通货转为纸通货的同时,也就由硬通货膨胀转为纸通货膨胀,而且是更频繁更严重的膨胀。
通货膨胀虽然古来有之,是大家认同的术语,但至今没有一个大家认同的定义。马克思在揭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时指出:“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着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5]如果超过这个限度,“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纸币已经达到这些渠道所能吸收的饱和程度,明天纸币就会因商品流通发生变动而泛滥开来”[5]。这里所说的纸币在流通渠道的“饱和程度”和“泛滥开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流动性“过剩”和“泡沫”,就是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正常需要的一倍,那么币值就会下贬1/2,购买同样的商品,“原来用1镑的价格来表现,现在要用2镑的价格来表现了”[5]。比较综合各种定义和对照世界古今事实,我们不妨给通货膨胀下个简明的定义: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与通货紧缩是反向匹配的,也有利于消除歧义和加强抑胀的责任。其实概念对本质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不说通货膨胀,单就物价过快上涨就值得平抑。没有通货膨胀这个概念之前,其事实早已存在。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该词条的阐述,通货膨胀是自货币用作交换手段以来人类历史上的一大特征。最早有记载的案例可追溯到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王国之后发生的;罗马帝国在公元3世纪末戴克里先统治时期,曾发生过相当剧烈的通货膨胀;中世纪也存在,只是没有严重情况的记载;20世纪几乎遍及所有工业国家,其表现形式是物价持续上涨。所以,近代世界各国一般都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来衡量通货膨胀,可以说通货膨胀与价格上涨是同义语。
这种表述理论界不会接受。凯恩斯在其《通论》中就说:“有一种看法,认为任何货币数量增加都有通货膨胀性。除非我们把通货膨胀性一词仅仅解释为物价上涨,否则这种看法还是跳不出经典学派之基本假定。”[6]显而易见,他是要把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割裂开来,为其偏好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辩解。可是离开物价上涨,还有什么通货膨胀可言呢?既然经典学派的见解是正确的,我们就没有必要离异它。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西方的通货膨胀理论多得像通货一样膨胀,谁都可以按自己的逻辑“膨胀”出新理论来,于是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分类。如分类,按成因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等,按程度有爬行式、温和式、飞跃式等,按时间有长期性、短期性等,按主体有卖方、买方等。据前苏联经济学家的评述,瑞典经济学家汉森估计有12种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法国经济学家比亚卡伯说有32种,原西德经济学家勒格说有60种。美国的弗里德曼、萨缪尔森、阿尔文·汉森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都各有论述,可是这么多详细的经济理论在应用上的效果似在递减。不仅通货膨胀理论如此,就像发达的金融工程创新理论一样,既规避不了金融危机,在危机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理论先进而效益递减是当代经济学的最大困惑,值得深思。本文仅从性质角度把通货膨胀作如下划分。
(一)绝对的通货膨胀与相对的通货膨胀
绝对的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所需要的数量而引发的通货膨胀。货币发行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发行。当经济增长和发展,商品流转总量增加,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增量发行的货币属经济发行,是必要的。只要增发比例适当,币值保持稳定,不会引发物价上涨;另一种是财政发行。主要是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多印发钞票,此种发行必然引发绝对的通货膨胀。相对的通货膨胀不是货币发行引起的,而是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条件下,因为生产原因使商品供量锐减,市场严重短缺,求过于供,物价上涨。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为相对的通货膨胀。
(二)必要的通货膨胀和多余的通货膨胀
有三种情况通货膨胀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是当国家处于危难的非常时期,为紧急筹措资金和动员资源,实行财政性的货币发行而引起物价上涨,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必要的通货膨胀。如二战期间,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这种通胀政策。二是国家处于高速发展的特别重要时期,如我国改革开放初中期,为了加快发展经济社会,扩大就业,多发点票子,提高点物价,是必要的。邓小平说这种“高速发展时期”,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曾有过[7]。三是当市场经济处在通货严重紧缩、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为刺激经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也是必要的。凯恩斯认为“在商品紧缩的最低潮稳定物价是非常愚蠢的事”,而“物价上涨所引起的投资量增长作为纠正原先处在紧缩的办法而言,一般说来是极有好处的”[8]。除此两种非常或特别时期外,其他通货膨胀都是不必要的、多余的。
(三)主动的通货膨胀与被动的通货膨胀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一体化的发展,国家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双向互动关系日趋密切,优势的相互传感和病毒的相互传染,很快会全球性流布开来[9]。如200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25%左右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其超强的影响力很快殃及全球。2009年希腊的债务危机,2010年迪拜、爱尔兰的债务危机,使欧元区背负沉重包袱。美国为消减危机损失,促进经济复苏,2010年10月美联储宣布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印钞票购买国债(中长期债券),增加货币供给,实际是将风险和损失转嫁给世界各国。通过美元贬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包括持有美元和美国国债的国家都蒙受美元膨胀性损失,美国的损失却因此得到弥补,使国内美元币值保持基本稳定,物价不受影响。所以,美国人一般不反对量化货币政策。就这一点而言,凯恩斯把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区别开来是符合当今美国政策的国内效应的。欧元区为援救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使欧元国遭受连带性通货膨胀性损失,欧元贬值,与美元的汇率下降。由他国原因波及引发的通货膨胀为外生的被动的通货膨胀,不同于内生的主动的通货膨胀。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不加区别地把通货膨胀视作洪水猛兽概加否定,也没有必要避讳通货膨胀的概念。是必要的通货膨胀就要坚持,说明理由,多余的或过高的通货膨胀就设法予以抑制和治理。
三、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
治理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发达国家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与治理起步较早且成果丰硕。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积累不少经验,在理论上推陈出新,产生了多种体系与流派,实践中也形成了基于不同理论的政策与措施。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逐步摆脱“滞胀”,并保持长期的较低通货膨胀率,彰显了发达国家能够成功应对通货膨胀难题。
战后主要发达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所奉行的通货膨胀理论,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政策以治理通货膨胀。其主要经验有:
一是把管控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被认为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四大目标,政策重点基本置于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方面。面对70年代的“滞胀”现象,各发达国家政府把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首位目标,并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和调整。如弱国家干预强市场机制、对国企进行私有化改造、实行以财政政策为主转向以货币政策为主的综合经济政策等等。
二是实施以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70年代以前,利息率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杠杆,通过利率调节影响各种投资成本,维护投资增长所必需的金融环境,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目标。“滞胀”使这一理论和政策难于奏效。货币主义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最直接与密切,适当控制基础货币的发行规模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保持适度的货币存量规模,总需求的膨胀就能得到有效控制。战后西德的低通货膨胀率与转向控制货币供给为主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
三是实施以税收变动控制为主的财政政策。控制政府开支与变动税收是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两大途径。“滞胀”使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政府支出来抑制总需求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大打折扣,从而不得不实行从以控制政府支出为主的财政政策转向以控制税收为主的财政政策。美国里根上台后,一方面,通过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以刺激储蓄和投资增加,从而有效地促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降低政府开支的增长率,支持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通货膨胀率有了一定的下降。
四是实施以对物价、工资进行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收入政策。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成反比关系。然而,简单地调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二者的关系,并不能走出“滞胀”困境,反而导致工资、物价的上涨,进而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因此,发达国家不得不采取以控制工资、物价为主要内容的收入政策,力图既控制通货膨胀又不导致相应的失业上升。如政府控制工资——物价增长率;颁布法令、条例,对工资和物价实行严格管制;实行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等等,最大限度地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公平。
五是综合运用与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发达国家更多的是综合协调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如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治理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时而采取扩大的财政政策和扩大的货币政策,时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时而采取“松财政,紧货币”政策组合,时而采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组合。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综合经济政策[10]。
四、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现实选择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特别重要时期”,适度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不可避免,也是必要的。要防止的不是物价上涨,只是“过快”上涨。本文所说的治理不是适度的通货膨胀,而是过高的通货膨胀。因此,战后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不能全盘照抄照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吸收与借鉴。
(一)地方GDP增长率应当尽可能与中央定的增长率保持协调性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率除个别年份超计划完成,地方普遍超得更高。最近10年,“十五”计划增长率是年均7%左右,实际完成年均9.5%,超2.5个百分点。“十一五”规划是年均7.5%左右,实际完成年均11.2%左右,超过3.7个百分点。之所以超幅大,主要是地方增长率增幅过大,除少数省份外,一般要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也有个别省份超过10多个百分点。超计划完成一般来说是好事,但容易出现经济过热现象,影响资源投入的协调与均衡配置。因为中央的计划集思广益、深思熟虑,经过周密测算,有极高的全局性、协调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如果全国各地都热衷于搞“跨越式”的发展,就难以实现中央确定的“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众多“跨越式”发展相加的总和不可能等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把GDP增长率降为7.5%,既是平稳较快发展的科学指标,也是物价上涨控制在4%的保证措施。因此不宜鼓励地方GDP过热增长。
(二)关键是管理好货币投放,把货币供给量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前20年时间里,按邓小平的评价,“实际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9]。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由财政推动经济发展,适当多发点票子是必要的,大家也能理解和接受。但货币发行也要适当和稳健,在这方面我们缺乏熊掌和鱼兼得的经验,所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如何预防、抑制、管理通货膨胀的问题。虽然我们因时制宜,实行适度从紧或从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无疑都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应力求把握住“适度”的界限。现阶段我国要实现零通胀不可能,按以往经验,物价上涨幅度要控制在5%以下。预计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就不再有高通胀之忧。
(三)逐步向中性货币政策过渡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因为通货膨胀率高,对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实行保值措施,除给付正常利息外,还参照物价涨幅予以保值补贴,保值率相当高。中国人民银行1988年9月1日规定,三年、五年、八年定期储蓄存款的年保值率分别为 13.14%、14.98%、17.64%,一直延续到1991年12月1日之前的存款都按此保值率计付利息,对稳定当时的市场心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也有人建议实行保值储蓄,但此一时彼一时,本文以为比较可能的是逐步实行中性货币政策。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适度增加工薪阶层的名义收入,使实际工资基本不变或略有提高;另一方面提高居民存款利率。这样可使城乡居民在通货膨胀中受到的损失得到一定的补偿,使货币币值中性化[11]。
五、纸币币值递减律的启示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作为法定价值的抽象代表,代表媒介商品流通和作支付手段,所以马克思说它没有贮藏职能。有一个历史事实大家应当明白,纸币代表的价值是会不断贬值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任何坚挺的货币都无一例外地无法摆脱这个规律的削蚀。明白这个规律,如有余钱,就不要只抱着钱埋怨通货膨胀了,要懂得理财或花钱,用好用活钞票[12]。虽然货币与财富是同义语,有钱就能购买市场所供的一切,但钱毕竟是浮财,它与商品相比是最不重要的。只有把钞票变成实在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财富。所以,若没有必要为后顾之忧储蓄外,有钱及时花,买进即便宜,或者设法以钱生钱,寻觅理财之道。要做钱的主人,不做守钱的奴隶。
[1]周华林.黄金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2-46.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40 -41.
[3]刘恒,雅浦岛.不认美元认石头[N].环球时报,2010-11-04.
[4]哈罗德.动态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0-101.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7-148.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57-258.
[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6 -377.
[8]凯恩斯.货币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49-250.
[9]沈骏.货币国际化的收益与风险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1):59-61.
[10]李洁.主要发达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启示[J].思想战线,1997(4):69 -73.
[11]戴艳军,崔彦峰.当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成因及其治理[J].商业时代,2010(10):43-44.
[12]黄宇平.货币时间价值投资评价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