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及培养途径
2012-08-15汪飞雪
汪飞雪
(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辽宁营口,115000)
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及培养途径
汪飞雪
(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辽宁营口,115000)
教学实践证明,如下途径能够提高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毕业生语文教学能力:语文教学基本功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借鉴模仿示范教学,培养特殊语文教学能力;建立网上教学资源库,为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长期学习和研究的平台;改革考核评价办法;通过实习,强化角色意识,完成从师范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特殊教育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特殊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毕业生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特殊教育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应把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笔者仅从特殊教育教学法课程改革的角度,谈谈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语文教学能力。
一、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语文教学能力
(一)语文教学基本功
语文教学基本功有听、说、读、写、画等几种。“听”即能够辨听语音,能从学生的谈话内容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能迅速做出反应、恰当提醒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说”即能够主题鲜明深刻、选材典型、具有说服力的演讲能力,能够运用普通话,语音清晰、语调高低强弱适当;且条理清楚、有感情、有激情地创设情境的提问能力,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点拨指导的能力;“读”即能够语音标准、吐字清晰准确、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自然流畅的朗读能力,能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调、阅读方式方法进行泛读、朗读以及阅读指导的能力;“写”即能规范、工整、笔顺正确、流利地书写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等三字,能设计条理清楚、启发性强的板书,能书写并指导学生写作各种作文的能力;“画”即能结合教学内容绘制各种图表、简笔画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基本技能
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包括: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分析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学生语文知识基础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目标;能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掌握编写教案、说课稿的基本方法,独立设计及完成一节课的教案、说课稿;能调节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各种教学局面能机智灵活地应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学思路;能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合理、适量安排练习,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能科学地设计考核、评价标准、试题,并能对考核结果进行评量、分析和总结。
(三)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特殊教学能力
一是手语会话能力。熟练掌握手语拼打方法,能准确、清晰、流畅地拼打手语,能手口合一协调一致,同时配合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来表述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能正确理解聋生手语的语意。
二是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掌握特殊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掌握特殊儿童的残疾原因、残疾特点、残疾表现。
三是对特殊教育对象的教育能力。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掌握特殊儿童教育的教育规律及教育方法,能根据特殊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进行教育教学。
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语文教学基本功训练循序渐进,长抓不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通过语文课、教师口语课,有步骤、系统地规范师范生的语文能力和普通话能力。可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运用口头作文、即兴演讲等形式强化朗读、演讲等技能技巧。
第二,利用早自习晨练的时间,训练学生普通话和手语能力,每班设立一个小先生(事先做好小先生的培训工作),带领全班同学练习普通话和手语,学校定期组织普通话演讲、手语故事、手语歌曲创编等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和手语表达能力。
第三,定期检查三笔字的练习情况,规定每日学生把小黑板(正面写粉笔字,背面画简笔画)陈列在教室门前的走廊上,这样便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和教师的检查;每日一篇钢笔小楷,每周一篇毛笔书法作业,学校每周收一次,并按其是否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运笔方法,是否能熟练掌握各种结构汉字的写法,是否能做到笔画清楚、规范、匀称、笔顺正确等方面进行评判。
(二)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
第一,关于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如生理解剖学、病理学、普通心理学、普通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教育学等,是师范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特殊儿童的残疾形成原因,残疾的表现,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包括特殊儿童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的特点以及个性发展特点等,是他们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理论指南。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对于不了解特殊儿童的师范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在教学中,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课堂上要求师范生对特殊儿童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要求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
第二,关于与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理论,如教育听力学、语言训练技术、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法等,这些着重研究特殊儿童听觉语言训练方法和技能技巧,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学生备课、上课、教研的指导性知识,同时,这些知识实践性很强,单独进行理论学习枯燥无味,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地讲解,就能够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教学现象,逐步能够理性地理解教学规律,从而掌握教学技能技巧。
(三)借鉴模仿示范教学,培养特殊语文教学能力
其一,模仿普通小学语文教学。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的小学语文教学录像,请优秀的小学教师来校讲示范课,要求学生记详细的听课笔记,依照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回放教学录像,组织学生讨论教学目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并组织他们结合所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分析、理解具体的教学现象,模仿示范课试讲教学内容,初步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其二,对比普通小学语文教学,找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内容与普通小学基本相同,只是在教学时间、方法、手段上有所区别,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观摩相同内容的教学,回校后,组织学生针对两种学校语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每个教学环节和步骤的设计等方面讨论,在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教案,模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进行试讲练习。
其三,模拟课堂教学情境,进行试讲教学。试讲是实习前的演练和准备教学,通过试讲教学模拟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和提高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
一是微格教学。教学时,首先,要求全班同学按照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要求试教,先给他们提供教材,让他们按要求独立钻研、分析和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熟悉教案,利用手机、摄像机等手段将自己试讲的教学视频收录下来,传到教师网上工作室中,由教师挑选、整理刻成光盘,存入教学档案,以供师生课堂教学中共同观摩、分析、品评。其次,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组推选其中手语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班级试讲。试讲中,要求主讲学生手语与口语配合表述教学内容,其余同学扮做聋生用手语与试讲同学进行交流,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同学以评委的身份听课,根据试讲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准确,能否深刻理解、正确把握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聋生主体地位是否确立,教师的基本素质怎样,包括手语与口语的使用与配合情况、朗读板书等基本功,调控应变能力、教态、着装是否符合拼打手语的要求,以及组内同学配合情况,进行评课,总结每节课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利用微格教学资源回放在评课过程有争议的教学内容,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给出试讲成绩。
二是特殊教育专业教学。利用聋儿语言训练室、盲文打字室、听力检测实验室、智力检测实验室等特殊教育实验室的相关设备,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对特殊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文字训练的仪器、软件,通过操作各种实验设备对特殊儿童进行听力、智力检测,以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熟悉训练过程。配合的同学,模仿特殊儿童接受训练,体会特殊儿童在接受训练过程中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训练效果。
(四)建立网上教学资源库,为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长期学习和研究的平台
将网络技术引用到教学中来,建立网上工作室,开放教学法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践课等教学资源,为广大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师范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资源。与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利用网络平台互动,及时解答其在校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
(五)改革考核评价办法
语文教学法课程是职前教育课,其评价机制和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和社会性的。然而,高校教学评价惯用期末考试和论文两种形式,这两种均为终结性评价,强调知识的复制和机械记忆,这种做法只能是助长师范生追求笔试的高分值,轻视教学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无法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鉴于此,笔者试将考核评价方法做如下改革:
1.毕业设计。主要形式为20分钟的教学片断展示,包括教学设计、手语口语配合能力、体态仪表、板书设计、课件制作、自行组织同学参与配合教学情况、录制光盘等。
2.基本功考核:现场完成三笔字、简笔画作品,举办说课稿、教案展览;组织专题比赛:朗读、手语会话、课本剧表演,要求每人至少参与一项,以获得的最高奖项作为个人成绩。
(六)通过实习,强化角色意识,完成从师范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特殊教育专业心理与教育学理论,了解了特殊儿童学习语文的特殊性,模拟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进行了试讲练习,但这些也只是演练而已,特殊儿童的个体残疾程度、残疾时间、智力水平、康复训练状况、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当他们真正面对特殊儿童时,还会遇到很多困惑,因此,实习是师范生向真正特殊教育教师转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环节。师范生需要利用实习的机会,了解未来的教育对象,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在面对学生的实际语文课堂上,在解决语文教学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把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多次转化中进行反思和选择,采取有效的行为措施,解决一个个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问题之后,才能形成多种语文教学技能,进而形成各种语文教学能力。实习不是将师范生完全推给实习学校,而是要把实习工作当做重要的教学环节来抓,做好跟踪调查,定期检查听课、上课情况,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到实习学校听课,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以巩固成果,改进缺点。
近几年来我们努力实践上述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参加辽宁省第五、第六届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我们在研究、尝试中编写了特殊教育专业、手语翻译专业、听觉障碍学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讲义、教材,其中《听觉障碍学生教学法》已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且该教材被评为营口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撰写了10多篇论文,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学校
的“特殊教育教学法”课程在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
[1] 郭英敏.试析目前聋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0(4):57-58.
[2] 杨秉静.开放式语文教学法浅谈[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53-54.
[3] 张丽英.聋校语文教学的几点特殊性[J].教育教学,2003(5):28.
[4] 汪飞雪.听觉障碍学生教学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27-89.
[5] 曹兆欣,闫梅.聋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4-125.
[6] 张兴旺.加强语文教学法教学中学生试讲环节[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84-85.
[7] 谈秀菁.聋校语文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3(2):68-70.
[8] 刘德岩.语文教学法改革研究的实验报告[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2-73.
G655
A
汪飞雪(1967-),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法、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法及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