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

2012-08-15殷明明赵海月

关键词:理工大学形势政策

殷明明,赵海月,许 鸣

(1.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理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

殷明明1,赵海月2,许 鸣2

(1.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弄清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状况,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理工大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正确把握理工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状况、特点、方式和规律,可以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感染力。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理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认知状况;调查研究;实证分析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在教育部社科司和《时事报告》杂志所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的郑重委托下,吉林大学作为8个“观测点”之一,承担了“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状况”的专项研究任务。为此,笔者结合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第二批重大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综合性与方法性研究”,成立了专项任务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工作。2010年,我们曾在吉林大学进行了调研活动,撰写出《高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并在吉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上交流。2011年,我们又在长春理工大学进行了调查问卷活动,专门调查理工类的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最后收回475份有效问卷。所调查的人员全部是长春理工大学一年级理工类的本科生,其中:男生311人(占65.47%),女生164人(占34.53%);党员7人(占1.47%)、团员458人(占96.42%)、群众10人(占2.11%);家庭居住在县级及以上城市的218人(占45.89%),居住在农村的257人(占54.1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就问题做出如下梳理与审视。

一、理工大学生对国内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状况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具有意识形态的一贯性、现实生活的变动性和施教育人的指向性相统一的特点。从调查结果来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是很有成效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理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某些方面了解得还比较薄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些调查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具有参考意义。其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对“反腐倡廉”、“就业”、“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高度关注。在国内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设定的各类问题的关注上,比较集中的问题有:

(1)对“在这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您关注以下哪些问题?”的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问题分别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数分别为:308人、290人、268人,比例分别为:64.84%、61.05%、56.42%。

(2)对“我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中,选择你关注的问题”的回答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反腐倡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行政机构改革”,人数分别为:409人、251人、220人,比例分别为:86.10%、52.84%、46.31%。

(3)对“请在下列各项中选择您关注的经济问题”的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高房价”、“物价波动”,比例分别为:70.52%、65.89%、57.26%。

(4)对“请在下列各项中选择您关注的民生问题”的回答中,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社会治安问题”,人数分别为:370人、231人、201人,比例分别为:77.89%、48.63%、42.31%。

(5)在所列的七个政治、经济、民生、地区热点等问题的选项方面,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问题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经济问题”、“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等社会问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数分别为:387人、255人、180人,比例分别为:81.47%、53.68%、37.89%。

2.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因素,大学生对2010年国内形势与政策的一些问题认知状况比较模糊。具体表现在:

(1)对“2010年10月召开的一次的党的中央全会的名称是什么?”的问题回答中,选择“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有194人,占总人数的40.84%;选择其他的有281人,占总人数的59.16%。

(2)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只有7人,占总人数的1.47%。

(3)对“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是多少?”的回答中,选择“8%左右”、“7%左右”分别有242人、125人,比例分别为50.47%、26.32%。

(4)对“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的多项选择中,错误地选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 313人,比例为65.89%。

(5)对“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的多项选择中,分别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实现土地合理流转”的人数分别为:256人、338人、257人、266人,比例分别为:53.89%、71.12%、54.11%、56%。

(6)对“请选择目前我国实行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多项选择中,选择“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的有57人,占总人数的14.11%。

(7)对“201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工作,提出加大支援西藏工作力度,完善以下工作格局”的多项选择中,选择“干部援藏”的有241人,占总人数的50.73%,其余几项都在80%左右。

(8)对“请选择今年我国政治改革取得进展的事项”的回答中,居于前两位的选择是“领导干部的财产公示制度”、“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人数分别为:200人、169人,比例分别为:42.10%、35.57%。

(9)对“据您了解,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什么?”的回答中,正确选择“九二共识”的只有73人,占总人数的15.36%。

3.对“您认为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的认知是比较清楚的。调查结果显示,认同“和平发展道路”的有345人,占总人数的72.63%。而只有105人(22.10%)认为应走“经济立国”之路,认为要走“军事崛起”道路有105人(22.10%),认为“与邻国结盟”的则更少,只有14人(2.94%)。

4.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和结果”表示满意。具体调查数据:“非常满意”有87人(18.13%)、“满意”有172人(36.21%)、“基本满意”有186人(39.15%)、“不满意”有36人(7.57%)。

5.对“如何看待中央支持新疆开发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上比较清楚。调查显示,多数人选择“改善新疆民生”、“ 发展经济,稳定西部”、“解决由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分别为:332人、390人、308人,比例分别为:69.89%、82.10%、64.84%。

6.对“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高风险压力”的感受比较实际。在所设定的问题中,选择“人口、就业压力”、“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房价居高不下”的较多,人数分别为:423人、329人、293人,比例分别为:89.05%、69.26%、61.68%。

7.对“发展两岸关系”上的认知取向较好。认为在发展两岸关系上应该做的有:(1)认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增进政治互信的有371人(78.10%);(2)认为推进经济合作,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有359人(75.58%);(3)认为加强人员往来,扩大两岸各界的交流的有363人(76.42%);(4)认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的有275人(57.89%);(5)认为在维护主权完整前提下,协商涉外事务的有201人(42.31%);(6)认为结束敌对状态,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有206人(43.360%)。

二、理工大学生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的认知状况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设置的6个有关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的认知状况的问题中,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对所列问题的回答都是与社会共识相一致的。

1.对“大国关系”高度关注。在所列的10项中外关系中,大学生的选择居于前三位的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人数分别为:414人、380人、184人,比例分别为:87.16%、80%、38.74%。这种认识符合我国新时期外交总体布局中“大国是关键”的定位。

2.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 朝鲜核问题”比较关注。在所列的14个国际问题上,大学生选择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 朝鲜核问题”的人数分别为:314人、278人、203人,比例分别为:66.11%、58.53%、42.73%。

3.对“推进核裁军、防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等问题认知较深。对“2010年5月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总部举行,与会189个缔约国代表最终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最后文件》,这表明参会国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一系列共识”的多项选择中,分别选择“推进核裁军、防扩散”、“和平利用核能”、“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美国结束伊拉克战争”的人数分别为:329人、430人、193人、81人,比例分别为:69.26%、90.52%、40.63%、17.05%。

4.多数人主张走“低碳经济”之路。对“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应大力发展什么样的经济?”的回答中,正确选择“低碳经济”的有419人,占总人数的88.21%。

5.对“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的认知度较高。对“您认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求和平、谋发展、促和平”的有263人,比例为55.36%,选择其他项的有212人,比例为44.64%。

6.对综合国力竞争方面侧重于中国的政治力和经济力。在“为了提高国际地位,你认为今后我国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的4个选项中,所受调查大学生所选的比例分别为:政治上更有影响力(352人,占74.10%),经济上更有竞争力(430人,90.52%),形象上更有亲和力(232人,48.84%),道义上更有感召力(216人,45.47%)。

三、理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和方式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得出如下认识性结论:

1.理工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途径主要有四种:(1)手机(431人,90.73%);(2)电视(376人,79.15%);(3)形势与政策课(342人,72.00%);(4)报纸(271人,57.05%)。

2.理工大学生经常了解时事信息的网站主要有:(1)腾讯网(341人,71.79%);(2)新浪网(247人,52.00%);(3)人人网(155人,32.63%);(4)搜狐网(144人,30.32%)。

3.理工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1)媒体宣传(349人,73.47%);(2)网络观点(262人,55.00%);(3)领导人讲话(213人,44.84%);(4)同学间交流(135人,28%)。

4.理工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关注方式主要有三种:(1)与同学交流(259人,54.53%);(2)仅看看(229人,48.21%),网上跟贴(166人,34.95%)。

5.理工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较有持续性。对“您在关注今年以来热点问题的持续性上有哪些特点?”的回答中,有312人选择“随事态发展时有关注”(占65.68%),有149人选择“偶尔关注”(占31.37%),有142人选择“事态平复后便不再关注”(占29.89%),有76人选择“事后依然积极参与”(占16%)。

6.理工大学生更喜欢视频教学学习方式。依次由高到低的选择是:视频教学(250人,占52.63%),网络教学与交流(204人,占42.95%),几种形式的结合(166人,占34.95%),专题讲座(146人,占30.74%),课堂教授(141人,占29.68%)和形势报告(120人,占25.26%)。

7.理工大学生更喜欢讲述与视频的教学形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讲述与视频(343人,占72.21%),讲述与讨论(167人,占35%),几种形式的结合(148人,占31.16%),专题讲述(133人,占28%),内容综述(114人,占24%)。

8.理工大学生对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具有不同的收获。对“你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收获”的回答是:(1)加深了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279人,占58.74%);(2)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386人,占81.26%);(3)提高了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289人,占60.84%);(4)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315人,占66.32%)。

9.理工大学生对发挥媒体的作用呼声较高。对“您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议”的回答中,选择顺序依次是:发挥媒体作用(319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200人),增加实践环节(175人),提高教师素养(153人),改进教学方法(124人),增加课时(81人),提供教材(76人),其它(49人),比例分别为:67.16%、42.11%、37%、32.21%、26.11%、17%、16%、10.32%。

四、理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认知的集中性和指向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2]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显示,理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具有如下的一些主要的集中性和指向性:

1.对“就业”问题和“反腐倡廉”问题高度关注。这表明社会公平正义是大学生所期盼和向往的价值诉求。党和国家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反腐倡廉上要加大力度,减少青年大学生对个人生存、国家命运和发展前途上的忧虑。

2.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高度关注。这说明当今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已成为了大学生思考的战略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命运。

3.对国内问题的关注高于对国际问题的关注、对眼前的直接利益的关注高于对长远的间接利益的关注。这在当下是大学生对自身处境的一个实际性的现实考量。

4.对形势与政策课持肯定、欢迎态度。在这方面,“了解途径”、“增加课时”和“学习收获”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调查数据予以支持。

5.对形象生动、简捷便利的学习方式更喜爱。如手机、媒体宣传、初频教学、发挥媒体作用等方面,他们选择的比例都很高。

6.对一些复杂的国际国内时事问题缺乏准确的把握。如“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治改革取得进展的事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参会方达成的共识等。这表明理工科大学生较少关注复杂的形势与政策问题,不注重对形势与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研究。

“由于‘形势与政策’是一门针对性和时代感非常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而主讲教师每学期都应该针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和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3]所谓针对性和时代感,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时代要求,直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为此,我们要针对理工大学生的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与方式,以及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认知的集中性与指向性,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调整、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手段与途径,从而更好地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使“形势与政策”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2.

[3] 赵海月.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热点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6.

G645

A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研究”(09@ZH009)的子课题“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特点研究”;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和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第二批重大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综合性与方法性研究”(ZD090402)

殷明明(1978-),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形势政策
政策
昆明理工大学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