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语境角度的外宣常用译法之词汇翻译探究
2012-08-15刘锋
刘 锋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料库教学与翻译研究中心,江苏镇江,212013)
一、外宣翻译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的改革面临更深入的开放,中国语言文化如何更和谐地走出国门便成了一项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上。而对外宣传的首要工作就是必须对涉外宣传材料进行语言处理,也即外宣翻译。通过外宣语言翻译处理的资料是世界了解、认同中国及其文化的重要途径。外宣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外宣翻译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做到语言的“信”、“达”“雅”,更为重要的是看外宣翻译活动在实际交流与宣传中能否达到较好的接受效应。然而,与现今外宣翻译要求和目的不相符合的是仍有大量的涉外出版图书、手册,乃至一些著名旅游景点标识翻译错误到处肆虐,有的令人费解万分,有的令人忍俊不禁,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旅客投诉电话”被译为“the traveler throws to tell a telephone”;“行平安路回幸福家”被译为“LINE OF ROAD SAFETY THE HUI XINGFU FAMILY”,这句话当中“行平安路”被译为“路上安全的线”,“回幸福家”则干脆用汉语拼音“HUI XING FU”和英语“FAMILY”生硬凑合在一起,让了看了一头雾水。又如在海南某著名景点,有这样的标识“watch out,knock head”,这句话的意思仿佛是“小心,撞头”,但其实“knock head”是一句英语俚语,意为“笨蛋”。这句话就被外国来访者理解为“小心,笨蛋”。毫无疑问,这些生译、错译、误译的涉外宣传丧失了汉语所要表达的功能,无法形成有效交流和沟通,从而不可能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二、文化语境
语境的概念最早源于波兰人类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后来这一理论受到费斯(J.R.Firth)等人的发展。典型的代表人物韩礼德把语境分为三方面,即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1]。胡壮麟认为语境除了狭义的语言内语境,即上下文外,还有另外两种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2]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曾指出:语境在所有的翻译中都是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和任何基本词义。[3]语境为翻译活动中的理解与表达过程提供了可能,而文化语境则是整个语言系统语境的突出因素,它能够决定翻译行为意义。
文化语境是指具体一门语言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社会心理等。胡壮麟曾说过,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语境来自于文化语境。[2]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有其意义,而文化是由语言、建筑、音乐等多种符号构成的“意义潜势”,而其中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它可以表述其它的符号系统,[1]因此可以说,是语言实现了文化。文化语境其实是反映了某种语言符号系统形成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同时赋予语言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约定成熟的社会化意义。那么翻译活动就不可能被其制约,肯定会受到诸如思维习惯和方式、表达角度、风俗、政治考量等各种不同社会因素的限制,加之历史种族的差异导致的语言的差异使得翻译活动更为复杂化。很多汉语习惯表达即使勉强地译为英语语言,也难以被外国人所接受和理解。甚至有时不仅不能让他们理解所要传达的意思,还会导致更多的误解。譬如,中国的学者们往往会在呕心沥血地完成一部巨匠之作作序:“当然,任何一本同类的书籍都有一个补充和提高的过程,本书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希冀学界同仁能以宽厚之心扶持后生晚辈的成长,也诚盼各位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假设直接翻译成英文,一般外国读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什么不尽力修改后再出版呢?那样的话,我们读者可以阅读到更好的著作不是更好吗,干嘛那么着急出版?”这是因为中国读者和英美读者的表达思维习惯的不同,导致的接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英美等国出版的图书中,人们习惯于说“这是迄今为止,在这个领域中最为权威的著作”。[4]而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出版图书。因此在外宣翻译活动过程中必须全方位照顾考量译入语的文化语境,而不能直译甚至误译,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宣传活动做到最大化的正宣传效应。
三、外宣资料的常用译法
对外宣传资料文本本身强调明确的宣传目的和强大的宣传功能性。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确保源文本和译入语的语言功能对等,也即实现源语文本既有的宣传功能也就成了翻译活动中的首要原则。语际连贯(inter-texual coherence),也即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的忠实性的法则(fidelity rule),是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是为“信”。外宣资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宣传文体,是在向其他民族宣扬中国文化,其看重的还是它对外国人的宣传效应。正如前文所述,源语和译入语的转换会受到文化语境的掣肘,如果一味套用“信”、“达”“雅”翻译原则会导致外宣翻译的不适应,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如哲学家所言,具体事物,具体对待。 来自不一样文化背景的读者,就应该匹配以最适合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译文。为了使外宣翻译最大化宣传效应,达到既定的宣传目的,译入语的表达不一定需要完全严格对照传统翻译价值观,且所谓的“传神”和“化境”是难以企及的。应当取长补短,结合源语和译入语文化语境不同的影响因子,对外宣资料的某些难点或要点采用“顺势”翻译,对源语文本作一些必要的、客观的“删删减减”或“增增补补”,对源语文本进行适当的创造性翻译,从而让译入语读者更好的接受和理解,以期达到恰当的交流目的,为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这一翻译过程也就是选择的过程,从材料的选取到词汇的运用,任何翻译行为在每个阶段无一不涉及多种选择的确定,[5]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各种补偿措施把原文的信息适当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6]通过对权威英译外宣刊物如China Daily(《今日中国》),Beijing Weekly(《北京周报》)等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在外宣资料的翻译活动中增减、改译、解释等翻译方法经常被采用。下文拟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来阐释这些词汇翻译方法选择的应用。
四、删减法之文化语境解读
张经浩在《译论》中将“省略”分为“表意性省略”、“结构性省略”、“逻辑性省略”和“修辞性省略”,并强调指出“省略减词不减意,并不违背‘信’的翻译原则”。[7]这个“信”就是原文的语义。再有,郭著章对“减译法”的定义是:“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减译法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的表达法的词,但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两位学者对省略的论述均集中于词汇的层面上,并恪守于“信”的准则。如实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毫无疑问是每一位译者的责任。然而,删减是由于使用英语民族与使用汉语民族的文化语境存在着差异。因为“语言的许多形式问题实则都是基于其内在的机制(intrinsic mechanism)而发之于外在的表现现象”。[8]只探讨词汇层面上的省略往往无以反映出一种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语境,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对原文的删减”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而提出的。
例1青湖湖面有一小岛,岛上成团成簇植栽桃树,故名桃花岛。桃花岛绿荫满地,桃红柳绿,桃花纤巧妩媚,杨柳婀娜多姿,春雨霏霏,好一副“桃红春雨”图。步入岛中,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On the Qinghu Lake is an islet named the Peach Islet,for there are so many peach trees there.Beautiful peach flowers,graceful willows and frequent spring drizzle form into a fascinating picture.Standing on the Islet,you will feel as if you were in a fairyland.
原文里多次使用了汉语四字格成语,在汉语言文化语境中,这种语言表达无论在气势上还是结构上无疑都能给读者带来美感上的认同,看到了这样的美轮美奂的风景介绍,中国读者心中无不为之怦然心动。但是在英译文中,词汇的选择相对简单,“成团成簇”译为“many”,“纤巧妩媚”译为“beautiful”,“婀娜多姿”译为“graceful”,“桃红柳绿”则被省略。由于在译入语文化中缺乏对应的表达,如果硬译将导致读者缺乏相应的文化语境而不知所以然,故译者则直接用“many”等这些较为普遍的词语来处理,看似简单化,却照顾到译入语读者的审美理解观使他们体会到了景色的优美。
例2岳阳县广播电视局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宣传岳阳县、提高岳阳县知名度做出了显著贡献。
Over a number of years in the past,much fruitful work has resulted from hardworking of the County Radio&TV Bureau,which made its due contributions to exp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unty.
此例中的“巨大的”没有被翻译成英语语言中对应的“major”,“显著”也没有被译成“outstanding”,而是作了删减处理,其原因在于要考虑到在英语语言文化语境里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接受方式,没有浮夸和自然实在的语言更容易被英语读者所接受。“fruitful”和“due”看似没有忠实于原文,其实在信息传递的宣传效果上要比词汇的绝对“忠实”要好得多。
五、改译法之文化语境解读
外宣翻译中对于词语的翻译经常会采用改译法。当对外宣传文本中含有表意概念模糊的词语像虚词等时;当原文本中带有修饰性词语如夸张性的或华丽词组时,考虑到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及英语读者的接受方式,译文文本会在尽可能表达原文信息的同时,采取目标语“存在的近似”表达形式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度。如:
例3苏州境内河流湖泊密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With so many rivers and lakes in it and the Beijing-HangzhouGrandCanalthroughit,Suzhouisre-nowned as“Venice of China”.
例中的“江南水乡”被改译为“Venice of China”,用在英语语言文化中表示同样文化概念意义的词来取代,这样能让译入语读者较容易地明白江南水乡的特点,从而让他们理解和接受苏州这样一个江南湖泊纵横的城市形象。
例4舟的前方驾着一柄长舵,形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
In front of the boat is a long helm,which is shaped like the knife on the westerner’dinner table.
此例翻译难点在于人名“关云长”以及“青龙偃月刀”是中国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外国读者很难理解这其中的文化内涵,即使解释出来也是长篇累牍,很是繁琐。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采用了改译,将“青龙偃月刀”与生活中的餐具联系在一起,使得英语读者读来感到很亲切,从而在原文的晦涩(对英语读者而言)与读者的理解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点。关照了游客心境,取得了“诱导”效果,可以使译文读者在自己文化基础上理解异国文化内涵,有助于文化交流与理解。[9]
六、解释法之文化语境解读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生活环境和发展水平,所以在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障碍,外宣资料的英译也是一种思想和信息的交流,同样也存在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译者可以使用解释法来克服存在的某些障碍。
例5风和日丽时举目远望,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译 1:Standing at this altitude on sunny days,one has the feeling that the world below is suddenly belittled.
译2:When one looks out from such an altitude on sunny days,the world before him seems to be suddenly belittled.
当英语读者读到“登泰山而小天下”时,他们可能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这一表达方式是中国特殊文化历史下的沉淀,所以译者就必须解释到位,“Standing at this altitude on sunny days,one has the feeling that the world below is suddenly belittled.”这样的解释表达就十分清楚描写了站在山顶之巅的意境,同样也符合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和理解习惯。通过调查和研究资料笔者发现解释法在近年的外宣翻译中被用得越来越多,该译法用来弥补直译法所造成的一些缺憾,如无法传递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社会文化;通过对中国独特文化现象如具体地名、人名称呼、特殊事件表达,宗教用语的解释能以一种近似于自然的方式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达到理想的交际效应。
例6太湖水域面积达36,000公顷,沿岸有百来座小岛和72座山峰。
The Taihu Lake,one of the fiv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s of China,covers an area of 36,000 ha.,with over 100 islets and 72 peaks around it.
为了使得目标语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对“太湖”作适当的解释说明,添加“one of the fiv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s of China”,从而增强他们对原文文化的构建与理解,达到预期宣传效果。
通过具体分析宣传媒体中的外宣资料实例英译,我们可以观察到外宣翻译中常用的删减法、改译法和解释法是符合系统功能语法中文化语境对等理论的要求的,是可行且必要的实现途径,能实现对外宣传资料翻译最大化、预期正效应。笔者认为,以上几种外宣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进行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工作,可以基本满足外宣翻译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使中国文化敞开胸怀逐渐走向世界,也让世界适应了解中国文化,感知并认同中国文化。
[1]Halliday.M.A.K.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1:183.
[2]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13.
[3]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London:Pergamon Press,1982:59.
[4]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27-28.
[5]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25-26.
[6]张美芳.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374-375.
[7]张经浩.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8]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86.
[9]马文丽,杨义荣.旅游翻译的“最佳关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