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2012-08-15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陈云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陈云萍
随着教学媒体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计算机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上机人员使用频繁,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等故障。因此,如何保证实验室计算机的完好率,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成为了计算机实验室教师的首要问题。
1.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一般是每天从早到晚,使用较为频繁,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一般要使用空调,空气、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1.2 计算机实验室软件问题
一个计算机机房要提供给不同的院系,不同的老师使用,这样就需要为每台电脑安装多种操作系统,多个应用软件。如果计算机软件有损坏,轻则无法正常使用系统下的某个软件,重则整个系统瘫痪,无法使用。
1.3 学生上机使用问题
学生私自将个人U盘、MP3等带入机房,在硬盘或服务器上堆放大量的个人文件,导致系统运行速度降低,甚至大量感染病毒的文件也滞留在机器内,加大了管理的难度。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病毒一旦传入实验室建立的局域网内,将影响正常实验教学。
2.计算机机房软件与系统维护
当前学校计算机机房计算机配置、应用软件和教学软件等大都运行在Windows XP平台上,下面就WindowsXP平台下,介绍实践工作中管理机房的几点经验。
2.1 利用硬件保护法
对于相同配置的计算机,若使用硬盘还原卡(如:海光蓝卡、博智硬盘保护卡等),只需维护好一台机器即可,其他的维护工作(如同步更新、硬盘资料、电脑时间、CMOS、IP、计算机名称等)可由硬盘保护卡来自动完成。
在硬盘保护卡中主要利用它的数据保护功能和网络对拷功能。1)硬盘保护卡的数据保护功能相当于把计算机的硬盘数据保护起来,防止恶意删除或破坏计算机软件,也不允许对硬盘进行写操作,减少计算机软件损坏的几率。2)网络对拷功能是指将网络对拷主控端上的硬盘数据拷贝到网络对拷被控端上。通过执行网络对拷功能,每一个网络对拷被控端将拥有和网络对拷主控端一样的硬盘数据。
2.2 利用软件保护
若没有硬件保护,就只能用软件保护法和操作系统保护法,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常用方法如下:1)先给注册表保留一个备份,将Windows目录下的System.dat和User.dat复制到安全地方或备份注册表,必要时恢复,确保系统正常启动。2)通过设置,防止学生任意添加、修改设置锁定桌面,禁止控制面板的一切修改,禁止普通用户使用注册表编辑器,隐藏C驱动器,使系统退出不保存环境设置,目录实现防删除,防改写(只读),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屏蔽了Alt+Ctrl+Del功能键。
2.3 充分利用“克隆”(Ghost)技术
成批购进的机器,其最大特点就是同款同型同性能。可以先在一台机器上安装所需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并设置好各方面参数。运行检验无误后,将此机作为母机,用GHOST软件作为桥梁克隆到别的机器上。这样安装速度快,且各机器的系统运行质量安全可靠。安装完成后,对每一台机器进行标识,分配IP地址和工作组,并进行记录,避免冲突。
3.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机房管理的难点就在于解决“提高计算机的使用率与保护计算机完好”这一矛盾。必须根据实验室的发展和需要,建立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如《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学生上机守则》、《上机操作流程》、《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实验室卫生管理办法》等,这样就能对学生上机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
4.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在计算机实验室里要尽量避免灰尘,防止静电,上机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必须换上实验室的专用鞋套。实验室中的湿度和温度都不能太高,要经常开窗换气,利用实验室空闲时,彻底打扫卫生,键盘、鼠标定期用无水酒精消毒,以防止病菌在实验室内传播,影响上机人员身体健康。尽量使室内温度控制在10℃~3O℃之间,湿度控制在在30%~80%之间,特别是在夏天要注意降温和防潮。
5.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为了机房设备的安全,在实验室里应安装红外线电子眼防盗装置和自动防火系统,配备足够的灭火器,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要预防火灾的发生,离开实验室时应断开开关电源,以防长时间通电造成火灾;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线路要立即进行线路整改。
6.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计算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应考虑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年龄层次。还需要复合型人才,即比较精通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接口技术与虚拟技术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对机器进行维护和管理的一般技术人员,通过高层次技术人员开拓最新的计算机实验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来积极带动一般技术人员的服务工作,同时推动整个实验室工作的核心发展。
计算机实验室人员要适应新形势发展,必须进行定期地培训,以提高实验技术队伍整体水平,并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不仅能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给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7.结束语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门复杂的科学。随着校园网应用的普及,学校数字化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为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契机。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基地,只有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管理水平,从实验室上机秩序、室内环境、硬件管理和软件维护着手,做好各项实验室管理工作,发挥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作用,才能保证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使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林慧.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2):90-92.
[2]宋文,蒋明礼.计算机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31-33.
[3]江林.高校计算机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5):20.
[4]徐雅云.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J].科技信息,2008.
[5]李国庆.闪存在公共计算机机房维护中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