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安居小区现象评析
2012-08-15胡凯基
胡凯基
(蚌埠学院人文社科部,安徽蚌埠,233030)
一、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建设的出现
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安居小区现象的出现背景是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竞争。在招商引资竞争中,用地优惠、税费优惠已经用到法律法规所允许的极限。这些年,随着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和加剧,帮助企业招工以至确保企业用工也成了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竞争的内容。怎么帮助企业招工以至确保企业用工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能单方面安排劳动力定向就业。设置、奖励招工信息员、联络员,推出免费招聘会等措施都因不能打动、吸引在劳资关系上优势地位渐显的劳工而不能奏效。在考虑如何打动、吸引劳工从而在招商引资中胜出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由政府出资在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安居小区的举措,效果很不错,自然也引来了其他地方政府的仿效,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安居小区现象。
二、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建设的意义
(一)使企业更加专注于生产经营
前文说到政府出资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供在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居住本就是在招工难的背景下,政府帮助企业招工以至确保企业用工的一个办法。事实证明这一办法是有效的。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定和对记者介绍说:“随着入驻项目增多,产业工人增加,解决好职工生活后顾之忧的问题也成了当务之急。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杨林工业园区非常重视公租房的建设,分三期制定了2262套公租房的建设规划。近两年来加大了以‘邻里中心’为载体的公租房的建设,逐步达到了降低企业成本,节约土地资源、让利从业人员、降低居住成本的效果。”我国过去曾有国有集体企业办社会,而导致企业不堪重负、生产经营效率低下的经验教训。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但实践证明,企业原先“办社会”那些职能不可能完全由社会自身承接,有些职能需要由政府来承接。普通劳动者尤其是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就是一个要由政府协助甚至主导解决的问题。正如宿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安徽日报记者所说“今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过去企业办社会的阶段,但这一次是更高层次的‘回归’”。
(二)推动城市化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但我国农民市民化也面临着严重困境,尤其是居住问题使很多进城农民进得来,却留不下。农民进得来,却留不下的困境或者使城市化进展缓慢,或者产生城中村私搭乱建的贫民窟问题,无论如何,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政府出资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供在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居住无意中为走出农民市民化面临的严重困境提供了一条思路。正如媒体报道的:产业的不断成熟也“催热”了城市建设。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纽带,以人口为支撑,产城一体化推进正在成为皖北工业化、城镇化的有力“推手”。来到宿州市鞋业基地,一座座功能先进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一片片配套完善的大型安居小区初具雏形,农民工进园区打工,在城市安家。农民真正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得到实惠。
(三)减少留守家庭
随着我国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而打工者又无力将全家安置在城市生活,产生了留守家庭现象。留守家庭或夫妻分隔,或父母子女相离,对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留守家庭成员心理都有严重不利影响。留守家庭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据央视报道我国留守儿童超过五千万。在和平时期,长期、大量存在家庭分离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必须尽快加以解决。解决留守家庭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入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障碍和入城农民工居住问题。政府出资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供在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居住,为减少留守家庭提供了现实有益的思路。
(四)使保障房建设更有实效性
面对住房价格高企,居民住房困难的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并提出了“健全廉租住房制度”的解决办法。这两年来,随着国务院的强力推动,保障房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随着保障房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实效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保障房的实效性应该说是总体较好,参差不齐。已经有媒体报道有的保障房因为选址、分配条件等原因而效果很不理想。政府出资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供在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居住的做法,其实效性是很好的。云南昆明嵩明县杨林工业园区的公租房自2010年初开工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建成了496套公共租赁住房,率先走出了以政府建设、企业自建、政企共建的园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模式。现在,嵩明县在工业园区建设“邻里中心”服务企业、方便创业者和外来产业工人的做法,已引起了国家住建部的高度关注,各地的考察学习团队接踵而来。目前,云南省已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模式。福建省也出台了政策,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在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公共租赁房用于园区就业人员租赁。
(五)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交通拥堵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出行,关乎一个城市的形象,甚至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交通高峰时段主干道机动车车速下降,出现拥堵。居民出行时间、交通运输成本明显增加。“我们研究中国百万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这些城市的居民平均单行上班时间要花39分钟”。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说。按照人口来算,中国15座城市居民每天上班时间比欧洲多消耗288亿分钟,折合4.8亿小时,如果按每小时创造财富2亿元来算,15个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交通拥堵造成的环境代价。
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拥堵原因在于大量就业人口远距离上班。减少远距离上班的就业人口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个思路。新加坡是世界上汽车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其交通却仍然秩序井然、畅通无阻。究其原因,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55个小区,他们的“小区”不但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餐饮、娱乐、公园等,居民的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解决。政府出资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供在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居住,既使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减少了上下班时间,也减少了远距离上班的就业人口,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三、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建设的问题及防范控制
(一)市场公平问题
有人担心政府出资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供在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居住,会不会对园区外的企业不公,构成对市场公平的破坏。笔者认为如果说此举对市场公平构成破坏,也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的。一方面,配套安居小区是供给劳动者的,不是将产权划给企业的;另一方面,纯粹公平的市场竞争并不存在,世界各国都会有各种优惠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政府出资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也只是其中的一种。
(二)社会公平问题
工业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获得了住房优惠,是否对其他社会阶层不公呢?笔者认为在此意义上并不存在不公的问题,原因在于:
1.此举恰可消除负福利,推动社会公平
社会福利的发放与享受若不实行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普遍性政策,而实行选择性政策,就应该首先面向最弱势、最困难阶层。而我国因为种种原因,在社会福利政策上长期存在着社会福利的发放与享受按权力排序的“负福利”现象。农民工阶层在我国目前即使不属于最弱势、最困难阶层,但毫无疑问属于最弱势、最困难阶层之一。政府给予他们一定福利待遇,不但不有违社会公平,还恰可消除负福利,推动社会公平。
2.此优惠待遇是高开放性、低门槛的
工业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获得了住房优惠。若有其他社会阶层感觉不公,一定要自己也享受到此优惠才感觉公平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此优惠待遇是高开放性、低门槛的,他们完全可以来做农民工。在当今招工难长期存在的情况下,一个人只要四肢健全、具备基本劳动能力和意愿,就可以成为一位农民工,从而在工业园区内获得住房优惠。这不像是两院院士、奥运冠军享受了国家优惠,而一般人很难成为两院院士、奥运冠军;也不像一些特大城市户籍居民享受了国家优惠,而外地人很难入籍落户。
(三)产权处置问题
政府出资建设的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现在一般是以优惠价格租住给工业园区内就业的农民工居住。有的地方政府规定农民工在园区内同一企业服务10—20年,可以优惠价格买下房屋产权。只是因为政府出资建设的工业园区配套安居小区是这几年出现的新事物,所以还没有到期的,所以产权处置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以后即使出现个别纠纷,也不会有大问题。
[1]何雪峰.宿州“三步同化”探路皖北崛起[N].安徽日报,2012-06-10(A1,A3).
[2]何谨.工业园区配建公租房,8800名工人将安居嵩明邻里中心[N]. 春城晚报,2011-09-29(A22).
[3]王昆仑.皖北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B市的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56.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401.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朱艳霞,严文艳.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缓解城市交通压力[N].中国信息报,2010-12-08.
[7]汪建强.我国廉租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7-40.
[8]尚欣,康美娟.吉林省经济落后县域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长岭县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