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视域下的民生改善
2012-08-15张梦然
蓝 强,张梦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为指导,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科学推进。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产生的背景
马克思的人的需要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1842年—1843年,作为《莱茵报》的编辑,马克思接触到了现实中的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问题。特别是他遇到了的“林木盗窃问题”。马克思针对这个问题写了一系列文章,如《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将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对立看作是物质利益上的对立。马克思坚定地站在贫苦人民的立场上,批判了统治者的特权,捍卫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此后马克思特别更多注意到了劳动人民和专制国家之间的矛盾,从而促使他从纯政治的研究转向了经济关系,进而提出应对劳动人民利益和私人占有者利益矛盾的人类相关需要理论。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需要在人存在中的重要作用,人的需要的再生性和发展性正是人性发展的根源。
(二)需要的层次性和顺序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说到:“通过有计划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俞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之力所需的资料。”[1]330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明确地有层次地把人的生活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等几个层次,相应地人的需要分成三个基本层次,依次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马克思首先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宏观视野考察人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1]78-79马克思在这里认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其次,马克思又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9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引起的新的需要既指生存需要本身质和量的提高,同时更是指与原来生理需要根本不同的,处于更高层次上的其它需要,如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最后,马克思还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并将其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330这里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需要的要求,也是人类彻底需要的深化体现。在马克思看来,需要的发展有其历史过程性。从远古时代至今,先后由自然需要占主导发展到社会需要占主导,再到物质需要占主导、精神需要占主导,最后实现人类解放。虽然层次上由低到高的发展,但是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垄断,各种需要在不同社会形态都有着一定作用。
(三)基本需要的物质性
马克思认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的:“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78-79这里马克思把人的最初的需要看作是衣食住行等生理上的物质需要。
(四)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最高层次的人发展的需要——彻底解放的需要。彻底解放的需要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这种需要是指人的内在潜力和智慧不受社会分工的限制,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发展需要是指人们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自己的自由个性产生的需要也就是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创新、创造实践,去不断地证明自己、拓展自己,发觉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阶段,人类劳动完全出于自我满足的需求,而不再涉及到任何物质利益关系。进而在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这也就是所谓彻底的需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提出“彻底需要”这一概念,主要将彻底需要归结在消灭私有制、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上面,从而进入共产主义。但是我们不妨推出,当消灭所有压迫的、私有制的、统治性质的东西之后,最终是实现了人的自由,从而进入了人自觉自在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彻底需要更能解释马克思关于人类最高需要的理论。
(五)需要满足的辩证性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历史性、具体性的,强大的社会性必定会影响人需要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随着个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个体需要必然会有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需要层级出现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人会颠倒出现,有些人则会跳跃显现。此外,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强的支配力。由于追求较高级和崇高的信仰目标,有些人可能会在基本需要未满足的情况下就去追求较高级的需要。例如无产阶级,他们以牺牲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生命)来追求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人的各层级的需要不是一级产生就会取代一级,人的需要并不是一个一个产生,在满足后就一个个的消失的。而是,人的各种需要本来就存在。不同等级的需要只是在不同时间占不同地位。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低级需要就不再是主导作用,进而,较高级需要就在需要层次中占据了主导统治地位,但低级需要并不会消失,而是变成了从属地位。
三、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特征
(一)特征一: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用实践的眼光研究问题。正是由于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来研究人的实践中的需要问题,马克思才克服了前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抽象性和神秘性,使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研究能够真正地置于科学基础之上。马克思与前人不同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人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他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人的需要。他不是孤立静止地来看待人的需要,而是将需要与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象的关系,需要与生产劳动活动(满足需要的手段)的关系,需要与交往的关系,需要与家庭、社会、历史的关系等等来逐步考察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人类需要理论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把人的需要与人类社会历史这二者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解释,相互说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说:“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1]78-79这些论述表明,人的需要是人类历史产生发展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不仅成功地解决了人的需要问题,而且也真正找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使人类历史第一次置于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变革。
(二)特征二:无产阶级的立场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是批判现实、批判资本主义的,所以,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必然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他认为,人的价值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内在价值,即个人从社会中索取,满足其本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人的外在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都是体现着人类和社会的关系,而不是小部分人的社会利益的体现,这二者相辅相成的,人在对社会承担责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就实现了个人的基本需求。由此看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站在社会最广大的无产者的立场上,提出的面向全人类的需要发展规律,而不是依存于个人利益上的局部人的需要表现。
(三)特征三:宏观的研究视角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指向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宏观视角,并且结合社会实践尤其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来审视人的生活、人的需要。马克思的思想一直都是为了人类的自由解放而努力,而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将人的需要的对象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并认为生产很快就造成这样的局面:“所谓生存斗争不再是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2]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哲学的高度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把需要层次理论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从而科学地解决了人的需要层次问题,创立了马克思需要层次理论。
四、马克思需要理论对改善民生的现实意义
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社会结构多元化、群体的利益多元化,以及需要的多元化。精英阶层的需要已向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层次发展,更多地寻求精神和政治权利需要的满足以及自我完善发展的需要。而同时还有很多边远山区的人民仍处于基本生活的困难之中,对他们来说,最基本的需要仍然是生存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因此应结合当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指导改善民生,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成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基本层次要求,在满足人民当前住房、医疗健康等生存需要的同时,进而满足文化娱乐等享受需要,最后满足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并且还需要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分别满足他们当前最急迫的需要,从而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