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的嬗变和自我超越——从《手稿》、《神圣家族》到《提纲》的实践观发展轨迹
2012-08-15赵华朋
席 捷,赵华朋
(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陕西西安,71005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神圣家族》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马克思的实践观得以逐步的显露、形成并完善,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嬗变和飞跃。认识其发展线索,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稿》——马克思实践观的奠基之作
《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形成过程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虽然这里还没有提出完整地实践概念,但在《手稿》中,马克思已为其实践观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实践出发,他在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上形成了独到见解。
第一,实践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异化劳动”是《手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科学论述中就渗透着实践的观点。马克思说:“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同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1]99第二,感性活动原理是《手稿》中实践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论述了实践和人的感觉的产生和发展、理论正确性的检验以及历史的产生等方面的关系。社会历史是人们劳动实践活动的结果,随着人的实践发展而发展,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感觉的片面和狭隘。不仅如此,“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感觉为了物而同物发生关系,但物本身却是对自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人的关系”。[1]124马克思认为,人是在实践中同物产生联系,在实践关系中感觉会上升为理论。第三,《手稿》中的实践观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即因实践而生发出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类文明史。而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在不断发展变化,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和反映出来。所以,马克思早期实践观思想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维度。
因此,如果说《神圣家族》中孕育着未来实践观思想的胚胎,《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有力批判所揭示的实践观是“呼之欲出的新生儿”,那么《手稿》则为新的实践观的形成指明了道路,并从理论上为其做了奠基。
二、《神圣家族》——“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写于1844年9月至11月间,1845年2月问世,主要是为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哲学”和“自我意识”哲学。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作为万物的创造者、宇宙的最高实体,认为理论批判高于一切,认为随着观念王国的革命化,现实会站不住脚,断言一切现存的东西都应当成为他们毁灭性的批判的对象,企图单纯凭借理论批判的力量来改变现存世界。《神圣家族》的问世即针对当时德国唯心主义的这种表现形式做了讽刺性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借用《神圣家族》这一题目,来讽喻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讽刺这些人把“自我意识”神圣化,把批判变成了超验的力量,而他们就是“神圣家族”的化身。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批判的批判”的唯心主义时进一步深化对实践的认识,初步把实践理解为是一种与理论活动不同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这其中他们也清算了自己过去的的哲学信仰,破除“旧我”,锻造“新我”,对自己的新理论进行提炼、升华。
(一)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实践对于思维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鲍威尔一伙把理论批判夸大成历史发展的动力,鼓吹单凭批判就能改变一切,这种思辨原则用于现实社会是荒谬的。他们把自我意识看作世界的本质,把批判说成是世界的本质属性,而改造社会的活动被归结为批判的批判之类的思维活动。鲍威尔等人认为批判是一切事物的起源,把实在的现实只看作一定“精神”的范畴,然后又想用思辨的辩证法重新创造世界,显然也不符合实际。
针对鲍威尔一伙把一切感性的斗争都变成了纯粹的观念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想要认识现实世界,仅仅依靠感性的、观念的东西那是不行的。“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152马恩根据这一观点考察了当时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的目标是要推翻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不合理关系,使全人类得到解放。
鲍威尔等人把自我意识看作万物的本原,把历史看作自我意识的发展史,不但把思维和存在分开了,也把历史同它的物质基础分开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他们,“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只要它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能达到……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它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2]191这些批判过程表明马克思已认识到,劳动生产实践才是决定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途径,而不是观念、思维这些感性的东西。
(二)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萌芽思想
马克思对于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最初是借助于费尔巴哈,但马克思在逐渐摆脱费尔巴哈的观念而接近唯物史观。在解决人的本质问题方面,此时的马克思已经超出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的观点。始于《手稿》的实践观,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产劳动,开辟了从人的实践活动研究人的本质的道路。到了《神圣家族》,马克思和恩格斯沿着《手稿》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此时,他们把人看作历史的主体,强调现实的人创造了历史,强调物质生产活动、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也加强了对物质生产活动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从生产劳动去看人的本质,而是开始看到生产劳动的产物——实物,既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又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表现。这说明马克思的思想已经接近了从生产的社会关系方面去考察人了。实际上,马克思从实践角度去解释人的本质问题在《神圣家族》中还未描述出来,但从强调物质生产活动、实践活动的研究,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等方面来看,已包含着萌芽在其中了。
(三)对社会本质的初步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鼓吹自我意识创造历史的谬论时,阐明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已经不局限于一般地谈论生产劳动了,而是第一次提出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方式,用直接的生产方式去区分历史阶段,只有“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2]191。不仅明确表达了物质生产实践决定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思想,而且初步表达了生产方式决定历史时期。从而使其研究接近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了,并且他意识到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出发,把社会归结为一个自然的共同体,归结为“类”是不正确的。尽管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他还借助于费尔巴哈的某些观点,没有完全彻底地批判,但这也只是“一层窗户纸”的距离而已,即将突破。因此,在写作《神圣家族》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准确使用“实践”或“实践唯物主义”这样的概念,仅是从批判中流露这样一种思想。
三、《提纲》——马克思实践观的飞跃
经过了解,《神圣家族》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关于社会的本质在于实践等思想还在孕育中,可以说《神圣家族》距离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已近在咫尺,在走向成熟之前,在这里得到了最后一次锤炼。《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3]208-209,第一次从根本上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不彻底性。并且立足于对实践的科学把握,解释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然环境的改变源于人的劳动实践结果,可以被合理的理解为人类革命的实践。最终明确提出哲学家的任务不仅仅是解释世界,而是怎样用科学认识来指导实践和改造世界。正是《提纲》在这些方面的分析批判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才有了马克思实践观对《手稿》以及《神圣家族》的超越。
(一)质的飞跃之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黑格尔把它归结为抽象的精神——绝对观念。法国唯物主义则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人性。在费尔巴哈那里,他把人当成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所谓的理性、爱、意志,“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4]30-31“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4]31但他与黑格尔一样,都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不随历史的变迁而变化。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联系去认识人,很明显都是不现实的。
马克思在批判总结前人对人的本质看法的基础上,坚持从人的劳动实践,从具体的社会实践出发考察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下的现实的人,得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结论。[5]3马克思认为,只有从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出发去考察人,才能正确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这是《神圣家族》中所没有表述过的。
按照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既不是来源于纯粹的自然,也不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而是来自人自身,是由人的劳动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性就是人的本性、本质。人既来自自然、依赖自然,又否定、超越自然,实践是一种体现着自然的物质本源作用和人的能动创造作用的活动过程。实践使得人所面对、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不再是原始状态,而是人化了的自然,且具有自然性与属人性两重性质。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人的劳动实践改变了客观世界,同时人对其认识也进一步加深,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使得人的本质得以体现并被不断塑造。另外,在生产实践中,人与人产生各种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人的本质也被体现和塑造着,即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着人的本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问题。马克思在《提纲》中实现了在人的本质上的自我超越。
(二)质的飞跃之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主要论述生产劳动,即实践的一种具体形式,还未从本质上界定实践的涵义,因此这里提到实践,却还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实践。到了写作《提纲》,这种思想便前进了一步,意味着“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关于社会的本质问题得到解决了。
费尔巴哈对社会的认识,不是从经济的和社会的观点加以分析,而是从抽象的人类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是把人与人联系起来的种种自然关系的总和,把社会归结为一个自然共同体,归结为“类”。这样脱离社会实践而认识社会是无法科学考察社会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精神,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实践,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社会意识,不论正确与否,都是人通过实践对社会生活的反映,都能在劳动实践中找到其根源。所以,《提纲》里马克思讲:“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3也就是说,不仅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错误的、荒谬的理论,甚至像宗教这样的社会意识,同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旧唯物主义之所以走向唯心史观的根源在于不懂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其实质上都是实践的,因而注定了他们对一定的社会关系只能作孤立、直观的理解。
一方面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实践构成了全部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人与社会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而它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最终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理解为可以“改变世界”的“革命的实践”,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方式。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正是由人类的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创造的,这才是社会本质的科学解释。
(三)质的飞跃之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因而必然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是人的思维、意识的源泉及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工具。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在实践中实现统一,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正确认识和指导客观世界。
《神圣家族》中青年黑格尔派所说的“批判的批判”,割裂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使得他们无从理解存在于思想之外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不能通过实践认识这些,也就不可能验证其思维了。早在《手稿》中,马克思就认为,实践一方面规定了人的认识对象,是进入人的实践范围并成为实践活动过程的一部分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人化自然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可以得到确证的;另一方面实践使人的能力得到发展,进而其认识能力也逐渐深化。人的意识以实践为基础,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因而,理论问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人的思维的真理性也就通过实践得到证明。“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1]127即把握客观规律,人的思维和认识都可以通过实践的标尺来衡量。
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超越之处就在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1-2即人的思维、任何理论体系、任何一种哲学学说是不是客观真理,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提出的这一论断,是在《手稿》包括《神圣家族》中实践观点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四、变革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所在
当马克思提出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改变世界时,新的唯物主义诞生了,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观、实践唯物主义完成了质的飞跃。《手稿》到《神圣家族》的过渡在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提纲》和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
在对《提纲》作总括时,马克思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4“哲学家们”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哲学家们,如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等等,他们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大意义,其哲学、思维、认识都带有局限性,这就限定了他们最多只能说明、解释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已,并不能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和其他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6]旧哲学家们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没有为自己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正是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新的实践唯物主义,就给了无产阶级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它的诞生一下子改变了哲学的目的和使命,使哲学从解释世界的工具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实现了科学性革命性的变革。
总之,通过《手稿》、《神圣家族》、《提纲》实践观发展轨迹的研究,我们发现,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彻底清算,锤炼了自己哲学世界观,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学说,并以此为基础,对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以及宗教问题做了科学的解释。完成了他在实践观上的嬗变和自我超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8-209.
[4]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