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几项措施
2012-08-15邹力,李艳
邹 力,李 艳
(山东省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271000)
试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几项措施
邹 力,李 艳
(山东省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271000)
我国作为一个贫水国和农业大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结合山东省泰安市发展节水灌溉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从如何发挥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制定产权政策、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探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几项措施。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措施
国务院于2012年2月16日发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就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出了具体目标,该目标分三步走,到2015年提高到0.53以上,2020年提高到0.55以上,2030年提高到0.6以上。并且明确要求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的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措施。要实现上述目标,发展节水灌溉,就必须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农民种地是讲求经济效益的,只有有利可图,并有长期的赢利预期,农民才会自觉掌握和运用节水灌溉技术。现结合山东省泰安市的发展节水灌溉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从发挥经济利益的引导作用、制定产权政策、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粗浅地探讨一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一些措施。
1 泰安市发展节水灌溉的情况
山东省泰安市位于鲁中山区,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3,耕地面积33万 hm2,灌溉面积29万 hm2,多年平均蒸发量1 160 mm,降水量697 mm,常伴有春旱、伏旱和秋旱。水资源总量19.22亿 m3,其中地表水10.22亿 m3,地下水9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50 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要进一步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促使农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成为一项战略任务。
1.1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泰安市政府把“发展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型农业”作为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常抓不懈。与各县、区政府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各县、区及乡镇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提出了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大田喷灌、果树微灌、大棚蔬菜滴灌的“三灌”工程目标。截至2011年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提高到0.5以上,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7万 hm2,年节水 4.8亿 m3,节地1 683 hm2,增产粮食1.2 亿 kg,扩大灌溉面积3.9万 hm2。
1.2 政策引导,多方投资
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连续3年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进行以奖代补,规定凡发展大田喷灌333 hm2、防渗渠和管道灌溉660 hm2、果树微灌66 hm2,每亩补助200~300元,新泰市的楼德、肥城市的潮泉由各级政府投资购买国内外喷灌机30台,田间工程由群众筹资投劳,建成万亩大田喷灌系统。
1.3 产权改革,用水商品化
泰安市根据有关的水利政策对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对水利设施实行承包、拍卖、租赁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实现了灌溉用水商品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办水利、管水利的积极性。岱岳区的化马湾、肥城市的陆房相继成立了节水灌溉公司或节水灌溉协会,实行企业化管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项目,水价按成本加微利收取。水的商品化,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广大农民群众精心养护、维修、管理节水工程,使水的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程完好率达到100%。
2 泰安市发展节水灌溉遇到的问题
2.1 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和供水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节水灌溉的推广
农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造成困难。由于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分散,农民思想很难统一,制约了节水技术的推广普及。另外,灌溉供水往往是“按亩收费”,有些农民受传统灌溉制度的影响,认为灌水越多越好,人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2 水费过低是制约节水灌溉推广的另一重要因素
我国虽然水资源相对缺乏,但水资源的收费却很低,特别是农业灌溉用水,供水价格远低于供水成本,供水管理单位亏本运行。这种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使农民对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不高。
2.3 对节水灌溉技术掌握不够,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这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资金建设了一批节水灌溉工程,目的是通过示范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灌溉。但许多并没有发挥作用,原因是技术应用不规范,使用起来很麻烦,一些示范工程为了节省投资,没有控制好工程质量,农民还没有完全掌握节水灌溉技术,从而没有达到农民增收增效的效果。
2.4 对节水灌溉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地区的农民还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水危机意识差。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 400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约占用水总量的80%,而目前我国的总耕地面积中,灌溉面积仅为40%多,每年灌溉用水量约为4 000多亿 m3,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0%至40%,节水潜力极大。随着社会总用水量的增加,农业用水日趋困难。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意义重大,势在必行。现结合泰安市发展节水灌溉的实践情况,谈一谈推进这项工作的主要措施。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措施
发展节水灌溉是一项面广、量大、投资多、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推进。
3.1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宣传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建设示范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让农民看到节水灌溉的巨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节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体节水工程措施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一是喷灌。分固定式、移动式、半移动式,亩节水30% ~50%,增产10% ~30%,亩投资500~800元,还本年限3~5 a;二是微喷滴灌,分为滴灌、软带微喷,亩节水60% ~70%,增产29%~40%,亩投资400~700元,还本年限1~2 a;三是防渗渠。节水10%左右,增产5% ~10%,亩投资200~400元,还本年限1~2年;四是低压管灌。节水30%以上,增产40%左右,亩投资200~300元,还本年限1~2 a。
3.2 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参照已有的灌区经验,采用计量收费办法,在充分考虑实际供水成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水价。实行分级供水,不同季节,不同引水方式采取不同的收费制度,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3.3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灌溉发展计划
要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投入的积极性。有关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灌溉发展计划,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搞好优化设计,搞好示范,努力把成本降下来。
3.4 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完善质量检测体系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维修技术,同时完善节水灌溉设备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把质优价廉的产品用到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去。
3.5 节水灌溉要多管齐下,实现全面节水
要摒弃长期以来把节水灌溉仅理解为工程节水的狭义观念,把管理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耕作节水等引进节水灌溉的广义概念中去,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先进节水技术;把雨水、土壤水统一考虑到灌溉用水的范围内,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广义的节水灌溉包括:一是生物节水,选用抗旱作物品种。如泰安市小麦选用鲁麦21号,烟B27号,莱农8834品种;玉米选用掖单2号,东岳21号品种,推广面积达5万hm2;二是耕作节水,推广农业蓄水保墒耕作措施。如深耕蓄水、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三是管理节水,采取节水栽培措施。如蔬菜、瓜类、棉花的室内育苗,移植大田的薄膜覆盖;四是化学节水,增施保水剂,推广多功能植物抗旱生长营养剂旱地龙。
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趋加剧,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下大力气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灌溉、管理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S274.1
B
1004-1184(2012)04-0096-02
2012-03-15
邹力(1968-),男,山东泰安人,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利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