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立医院改善措施研究
2012-08-15麦健明
麦健明
一、“高州模式”对广东省公立医院的借鉴作用:
(一)提升改革的内生动力
1.重视医护人员的思想教育:
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是心理因素在推动。要令医院真正产生改革的内生动力,就必须从改革医院的医德医风做起。为防止“三滥”行为,高州医院成立以退休返聘的专家为主的医疗质量控制专家组,独立于各科室的利益之外,严肃查处“三滥”行为[1]。为正医德医风,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公平、满意的医疗服务,高州医院对医护人员设置三道“高压线”:不收受患者的红包礼物、不赴约患者的宴请娱乐、不分患者的贫富贵贱。
2.严抓药品加成、回扣及黑幕交易:
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也是令公立医院的改革产生内生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长期以来,药品采购环节不透明,巨额回扣等灰色收入让药品价格从厂家到医院一般要翻数个“筋斗”,并最终成为“看病贵”顽疾的祸源之一。为了防范医药、设备采购“幕后交易”造成医疗成本大幅提升倒逼医疗收费增加,高州医院采取“阳光采购”措施,每次采购都会成立临时采购小组,领导成员概不参加,采购专家临时随机抽调,入组后收掉手机,集中工作,不再与外界联络,完成任务后立即解散。因此,公立医院也要学习通过药物采购的透明、严打黑幕交易来真正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让公立医院的改革更具内生动力。
(二)从制度上改革医院的内部运作机制
1.改革医生的收入机制:
医院是一个服务型的行业,而不是一个卖药的企业。因此,医院的收入机制不应该是“以药养医”,而应该是以优质的服务创造价值和收入[3]。医生的收入应该与其服务的质量和患者对其的满意程度挂钩,而不是与业务量挂钩;医院的收入应该与人才的储备和技术的创新挂钩,而不是与诱导的过度医疗服务挂钩。只有通过收入机制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收费方式,更能提升公立医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2.改革医疗服务的支付机制:
公立医院现在大部分是以项目收费的,这是导致诱导需求,提供过度医疗服务的根源[4]。因此,只有从支付机制上改革,才能根本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公立医院应该以病重收费为主,多种收费方式并存作为其基本的支付制度。通过对每个病重实行定额收费的情况下,医生提供约少的医疗服务,其成本就越低,其收入也越多,因此能从根本上解决诱导过度服务,同时也让医院的卫生资源起到节约的作用。
3.建立严厉的监管、监督机制:
任何时候,缺乏监管的地方,危机就会发生,医院也不例外。有了合理有效的收入、支付机制,就必须有严厉的监管机制与其对应,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才能让医改更顺利、更有效地进行和实现目标。机制的运行需要严密、严厉的监管才能保证健康地运行。因此,医院要最终实现卓有成效的改革,严厉的监管机制是其成功的护航者,让改革不偏离预定的轨道,有序、健康地向目标迈进。
(三)广东省公立医院慎学高州模式:
1.谨慎引入竞争机制:
高州医院不可能在各地移植,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们没有高州的“胆略”重金投入。如果盲目复制的话,将会引发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表面上,竞赛的结果好像导致单价下降了,其实整体费用是上升的。并不是危言耸听,也并非遥远的事情,这种“军备竞赛”已经形成。所以,现在不是说能不能复制的问题,而是该不该复制的问题。现在,医院的检查都是按项目付费,导致有些医院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项目。
2.广东省公立医院应该回归公益性:
我认为,让公立医院回归其公益性,就必须对公立医院重新定位。在新医改方案中,还是没有明确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问题,人民群众得到的,还是市场规律为其确定的医疗服务价格。在这方面,老百姓没有享受到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实惠。政府创办公立医院的初衷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保障,这是一项带有福利性的事业。福利性的工作是不以挣钱为目的的,反而是要花钱、要投入的。公立医院更重要的是创造社会效益。如果能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做带动,将创造更加客观的经济效益[5]。我们不可短视,政府用心投入医疗卫生是可以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势能,一定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我们思维的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地区和一届政府。
二、结论、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高州人民医院通过其适宜化、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节约型的发展道路,达到政府、社会、患者都满意的效果,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高州医院创新的运作机制和严谨的管理艺术,这对广东省各大公立医院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作用。公立医院必须通过制度和机制层面上的根本性改革,才能从基本面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必须采用分权制衡的原则,砍断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加之以有效强硬的监督体系,才能让医疗费用真正地降下来。而在十二五规划的今天,公立医院的未来和核心竞争力应该集中于创新,不仅在业务上要创新,而且在制度上、改革上都要创新,学会以创新带动效益、以创新带动发展。只有这样,广东省公立医院才能真做到政府、社会、患者都满意的最终目标。
1 邱鸿钟,袁杰.现代卫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5:86-88.
2 高万良,林巧文.纵论“高州模式”[J].现代医学杂志社,2010,14(11):22-24.
3 薛伟.透视“高州模式”[J].中国医院院长,2010,(11):28-32.
4 任玉岭.“高州模式”调查[J].中国经济周刊,2010,24(1):63.
5 梁若柽.高州市人民医院发展模式引发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考[J].现代医院,2010,10(6):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