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肾上腺损伤的临床CT表现分析
2012-08-15黑建忠
黑建忠
外伤性肾上腺损伤是腹部闭合性疾病,临床上并不多见,在腹部损伤行CT检查的患者中,大约占了2%~2.9%的比例。但近年来,随着腹部外伤中CT检查的广泛应用,外伤性肾上腺损伤病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探讨外伤性肾上腺损伤的临床CT表现,以提高诊断肾上腺血肿的能力,从而实现减少误诊和漏诊的目的,为提高实际临床的诊断准确性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外伤性肾上腺损伤患者13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4.7岁。其中车祸伤8例,坠落伤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腹部疼痛、胸痛、压痛、呼吸困难等。急诊实验室查生化指标及电解质,全部电解质、17KS、血、醛固酮、尿17OH、香草扁桃酸、儿茶酚胺测定均属正常范围。
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采用Philips Tomoscan双螺旋及东芝Activion 16多层螺旋CT机,腹部CT扫描采用常规横断面扫描,给予5~7mm层厚的连续扫描,肾上腺区域进行薄层扫描,层厚为2~3mm。13例患者在首次CT扫描中均行CT平扫,其中行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在增强扫描中,经肘静脉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100m l碘海醇,浓度为300mg/ml。CT复查时间为伤后20d~3个月,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CT表现。
结果
13例患者行CT扫描的时间为外伤后1h~5d,其中10例右侧损伤、3例左侧损伤。其CT表现主要有:11例肾上腺区域类圆形、孤立圆形影,CT值55~70Hu,平扫为混杂密度或高密度影,扫描增强后无增强,模糊或清楚的边缘;8例肾上腺周围组织损伤,表现为肾上腺周围脂肪内索斑片状、条状高密度出血浸润影6例,密度增高、膈肌脚局限性增厚4例,5例合并其他胸腹部脏器损伤;1例肾上腺弥漫性出血,肾上腺包埋在血肿影中,肾上腺正常结构消失。在外伤后20d~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CT复查,结果为所有患者肾上腺密度从边缘开始逐渐降低,血肿体积缩小,缓慢恢复肾上腺形态,增强的膈肌脚恢复至正常形态,周围脂肪间隙结构变清。
讨论
在实际临床中,肾上腺损伤发生率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其为腹膜后器官,位置比较深,体积比较小,位于器官之间,被肾周Gerota筋膜所包围,脂肪包绕在其周围,正是由于良好的前后内外保护,才使得一般情况下均不容易损伤到肾上腺[1]。在以往的研究报道中,右侧肾上腺损伤比左侧肾上腺损伤发生率要高,其主要原因是右侧肾上腺紧邻肝后缘,没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同时,大约2~4cm长的左肾上腺静脉,往往先汇合了左膈下静脉,然后再注入左肾静脉,但是右肾上腺静脉仅为0.4~0.5cm,长度比较短,并且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在钝性伤中,增高的下腔静脉压力容易影响到右侧肾上腺[2]。在CT检查中,肾上腺形态变化比较大,常常表现为倒"丫"或线条型,右侧肾上腺在正常情况下分为外肢和内肢,正常的长度不超过3.2cm,而厚度不超过1.0cm,在肾上腺出血的时候形成血肿,使得肾上腺边缘突起,明显增大了其体积,呈卵圆形,CT值比肝脏CT值略高,比肾脏CT值高[3]。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主要形成原因是坠落伤及车祸撞击伤,肾上腺呈卵圆形或圆形肿块是肾上腺血肿的表现,其边界清,CT值45~65Hu,直径为2.0~4.0cm。在本组研究中,13例外伤性肾上腺损伤弥漫型1例,局限型11例,其直径为1.5~3.5cm[4]。肾上腺血肿或肿胀形成是其直接征象表现,肾上腺正常形态消失,一般情况下,其血肿CT值在45~75Hu,病灶在增强扫描后无强化。肾上腺周围结构的改变是其间接征象,其主要为血肿周围脂肪间隙中出现同侧膈肌脚增厚和线条状密度增高影。主要原因是肾上腺中央的出血侵及皮质或绷紧了皮质,使得局部皮质破裂,周围脂肪间隙中渗入出血而导致的。在肾上腺的表面,有一层很薄的被膜,因此,局限了血肿于肾上腺实质内。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外伤性肾上腺损伤极其重要,CT检查具有密度分辨率高、解剖关系明确、图像清晰、检查迅速安全等优点,是首选的肾上腺检查方法,特别是对肾上腺解剖形态的清楚显示,更可对血肿的大小、形态、密度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还能够对邻近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显示,为实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所以,如果患者发现有肾上腺周围结构改变及肾上腺区肿块,且同时有其他脏器受损的时候,则主要考虑肾上腺损伤的存在,应该给予CT增强扫描、腹部CT平扫和CT随访,以对其进行确诊。
1 潘海英,钟兰宇,上展增,等.外伤性肾上腺损伤的CT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33-34.
2 周勇,谢大军.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临床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44-45.
3 陈洪亮,刁显明,杜勇,等.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诊断(附7例动态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2):112-114.
4 周汉云,曾秋棠,李景东.45岁以下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增强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1,51(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