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述论*
2012-08-15叶利军
叶利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1953年-1954年,湖南省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普选运动。本文拟对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的全过程作一初步梳理,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学者,共同推动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的研究,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些贡献。
一、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的准备
1953年2月11日,中央选举委员会成立后,即开始积极筹备全国的选举工作。20日,邓小平致信刘少奇,汇报中央选举委员会的工作安排。28日,邓小平就关于县以上选举委员会主席、委员如何产生问题,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各中央局、分局并转各省市区党委电报[1]。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正式公布。3月2日,《关于迅速成立县以上各级选举委员会及选择主席委员的规定》电报下发。3月3日,政务院下发《中央、政务院关于进行人代工作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政务院及中央选举委员会的指示精神,湖南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为第一次普选运动的顺利开展,进行精心准备。
第一,成立湖南省各级选举机构,指导、领导选举工作。1953年4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程潜、副主席金明提出《关于建立湖南省选举委员会及选举委员会办公室、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的提案》[2],建议以金明为选举委员会主席、文年生等19人为委员,张孟旭、晏福生兼任选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主任。上级机关审核后,建议进行修改。4月1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讨论,确定修改后的选举委员会名单为主席1人、委员16人[3]。1953年4月30日,湖南省选举委员会正式成立[4]。设主席1人,委员18人。在4月14日上报名单的基础上,增加了湘雅医学院副院长齐镇垣、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长谢华两位委员。具体为:主席金明,委员文年生、石邦智、向德、朱凡、朱宜风、宋新怀、袁任远、唐生智、晏福生、陈继祖、张孟旭、董纯、程星龄、齐镇垣、萧敏颂、谭余保、谢华、谢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性质。
在省选举委员会成立前后,湘西苗族自治区及各县、市选举委员会相继成立。据省选举委员会通报,截至5月2日止,各市、县选举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名单经省府批准的,有长沙市选举委员会等16个单位;截至5月8日止,有37个市、县;截至5月11日止,有51个市、县;截至5月15日止,有73个市、县。在各市、县选举委员会中,长沙市选举委员会是最早成立的,其被批复批准的时间为1953年4月25日。长沙市选举委员会主席曾直,委员王化中、孔安民、向德、杜一夫、沈立人、陆锦、张滨黄、曹伯闻、康德、曹廷藩、郑昌明、罗秋月等12 人[5]。
第二,省选委草拟工作计划。1953年4月3日,为指导基层的选举工作,中央选举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办好全国基层单位的选举工作,要有充分的准备、精密的计划和足够的时间。”[6]1953年5月初,湖南省选举委员会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的指示及湖南农业生产中防水、抗旱的突出情况,拟出了《湖南省基层选举工作初步计划》(草案)[7],确定湖南省基层选举工作大体上分三个阶段全面进行:即准备阶段、人口调查登记与选民登记阶段、选举阶段。虽然从笔者查阅到的资料看,湖南省选举委员会制定的《湖南省基层选举工作初步计划》(草案)是否公开传达,不得而知。但从具体实施的情况来分析,《计划》(草案)给全省人民的普选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计划》(草案)提出后,省选举委员会即开始具体落实准备阶段的工作任务。
第三,两个普选会议的召开。根据《计划》(草案),湖南省在1953年5月底前召开两个省级会议。1953年5月15日至23日,湖南省普选工作专业会议召开。会期9天,主要研究基层选举工作和人口调查登记问题。会议采取听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出席会议的有湘南行署、湘西苗族自治区、各专署、各县市的民政、公安、统计等部门及县武装干部429人。省级有关部门亦派人参加。中央内务部派来白健华科长前来参加指导。普选工作专业会议闭会不久,省选举委员会于5月28日到29日在省协商委员会大礼堂召开了湘西苗族自治区、各市、县选举委员会主席联席会议[8]。湖南省普选工作专业会议和选委主席联席会议的召开,对于统一全省的思想、鼓舞士气,团结各方面力量开展基层选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下拨选举经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8条规定,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1953年4月17日,中央选举委员会致电各大区行政委员会并各省、市、内蒙选举委员会,“关于选举经费昨已分拨各大区。由各区转拨各省市,标准随电稍加,中央是一次拨付,实行办干办法,各省、市在规定范围内可自行调剂使用,将来由省、市向中央报销。”[9]根据中央下达的选举经费,湖南省人民政府财政厅于1953年5月21日编拟出《湖南省1953年度普选经费分配情况说明书》[10],并下发各有关部门。各单位经费分配数为:省选举委员会1,398,726千元,湘南行政区2,834,665 千元,常德专区 1,811,936 千元,湘潭专区 2,040,392 千元,邵阳专区 1,728,048 千元,黔阳专区 1,266,096 千元,湘西苗族自治区1,106,847千元,长沙市21,323千元。
第五,进行选举动员。从195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正式公布后,《新湖南报》、广播电台、《湖南省政简报》、《湖南选举简报》等对湖南及全国选举活动的情况及时进行了报道,采用多种形式如说唱、快板、小品、图画等进行宣传教育。例如,《普选宣传文娱活动资料》的节目有:《李大妈参加选举》(地方戏)、《喜临门》(小歌剧)、《看选民版》(小演唱)、《家庭会议》(相声)、《一张选民证》(山东快书)、《这样当家才对劲》(快板)、《选举三唱》(黑板诗)、《生产不忘普选》(小调)、《王老汉去开选举会》(歌曲)、《歌唱选举法》(歌曲)等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节目。
二、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的经过
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大致分为选举试点和全面铺开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举试点。
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1953年5月到10月是全国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等基层单位的选举时间,所有基层单位的选举工作,在10月底以前全部完成。然而,由于6、7、8月为全年农业生产最为紧张、带有决定性的季节,全国人民需集中力量防灾抗灾,共同对付水、旱、虫、荒的威胁严重存在,搞好生产。中央选举委员会决定将全国的普选工作推迟到冬季进行。1953年6月5日,湖南省选举委员会下发《为六、七两月不进行普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说:“我省农业生产目前已进入防汛、抗旱(准备)除虫等紧张阶段,为了争取丰收,广大农村又必须首先集中全力战胜灾荒,搞好生产,特决定今年6、7两月暂缓进行普选工作,以后开始进行时间,正式决定后即行通知。”[11]
为事先做好准备从实践中取得经验,从5月底起,常德专区、邵阳专区、湘西苗族自治区开始进行普选试点。根据查阅到的档案资料,常德专区石门三区新厂乡、安乡一区长岭洲乡在1953年5月29日开始试点,这是湖南省最早开始试点工作的地方。5月30日,邵阳专区新化一区下田乡、二区上渡乡启动试点工作。5月31日,湘西苗族自治区古丈五区龙潭乡、凤凰县三区四门田乡和泸溪一区天门溪乡开始试点[12]。6月起,各地试点的面逐步扩大,但进展不一。为推动全省范围内的普选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选举委员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普选试点工作。6月26日,湘选办字第31号通知下发,要求各县(市)除已经或正在试点的以外,均应在不妨碍生产工作的原则下组织短小精干的工作组,进行一两个乡的普选工作试点,只进行人口调查与选民登记,民主选举一般暂不举行。一个乡应有半个月或二十天左右,一般在八月进行,最迟应在九月十五日以前完成[13]。
到七月底止,全省在湘西苗族自治区、邵阳、常德、黔阳三个专区的四十个县,长沙、衡阳两个市的共74个基层单位进行了试点。湘南地区和湘潭专区则因扩军任务紧迫及水、旱情况较为严重,故未进行[14]。8月22日到27日,湖南省选举委员会在召开了湖南省基层选举试点工作总结会议[15],总结和交流各地试点经验。湖南省基层选举试点总结会议之后,除前已进行试点的湘西苗族自治区和常德、邵阳、黔阳专署继续进行外,原来因扩军任务紧迫、水旱情况较为严重而没有举办试点的湘南地区、湘潭专区大部分县份,在9月间也各自选择了1个到3个基层单位(包括乡和集镇)进行普选试点。其中,湘南地区在22个县,38个乡、镇进行了试点;湘潭专区在11个县、1个市的13个乡、3个街道、1个镇、1个居民委员会进行了试点[16]。
第二阶段:普选全面铺开。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全国基层选举工作一般可推迟到1954年1月底完成。有困难的可推迟到3月底完成。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一般在1954年3月底前完成。困难的可推迟到4月底”。该指示发出后,中共中央又发布了粮食统购统销的指示。湖南省全部力量投入到粮食统购统销的严重的紧迫任务中。湖南省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估计在1954年1月15日到20日左右完成,2月4日是新春佳节。而4月初湖南省将进入春耕生产紧张季节。根据上述情况,湖南省选举委员会办公室在1953年12月19日对1954年春的普选工作提出建议,建议将1954年春的基层选举工作尽量安排在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结束之后、春耕生产之前进行。经湖南省人民政府第21次委员会议讨论,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54年2月27日以命令的形式颁发《湖南省普选工作实施计划纲要》,对全省普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湖南省普选工作实施计划纲要》要求全省基层选举于三月完成,三月底四月初各市、县召开市、县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3月遵照中央、中南指示,湖南省基层普选工作全面一次铺开,到四月中旬春耕到来之前,全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个城、乡基层单位的选举均已全部完成。1954年6月,湖南各县市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共选出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52名。1954年8月10日至14日,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体代表552人,到会代表507人。会议听取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的开幕词与闭会词,听取和讨论了省人民政府主席程潜关于《湖南省人民政府一年来的施政工作情况和当前工作方针、任务的报告》、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周惠关于《动员全省人民,厉行增产节约,为积极支持湖区灾民生产自救与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报告和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徐启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会议审议了《湖南省1953年财政决算和1954年财政预算草案》,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选举了50名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54年9月15日至27日,50名代表带着全省人民的重托,第一次齐聚在金秋的首都,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选举产生了新的国家机构和新的领导人,从而揭开了共和国民主建设新的历程。
三、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的特点
第一,准备工作周密系统。1953年5月湖南省先后举行了县、乡选举委员会主席联席会议和专门研究人口调查工作的普选专业会议。1953年5月至7月,在抗旱防洪的紧张情况下,各县仍分别在150个基层单位,86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普选的典型试办工作,取得了经验。省选委会于8月召开了基层选举试点总结会议,认真地总结了各地经验,同时也对选举试点中在选举资格审查上有打击面过宽的偏向等问题,进行了纠正。1954年2月,湖南省根据新的情况拟定通过了全省普选工作实施计划大纲,2月上旬省委以布置普选和生产救灾为中心召开了地委及市委负责同志的会议。县、区紧接于3月初召开扩大干部会议,贯彻以生产为中心内容,结合缜密布置普选。全省共训练了11万5千多名普选干部(其中包括做人口调查的技术人员51995人)。省选委会2月底在长沙等县几种不同类型乡作了4个试点,并将总结发至各地,对开好县、区扩干会起了很大作用;与县、区扩干会的同时,各县分别进行了一个或数个试点,全省共169个试点,都在3月中旬以前完成[16]。
第二,选举紧密结合生产、服从生产。在普选运动中,湖南省首先强调把普选与生产的领导统一起来,一般都坚持了从生产入手,组织力量,发动生产,开展普选宣传,在生产运动中进行普选的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注意了启发原有基层干部领导生产、争取继续当选的积极性,通过领导生产进一步摸清了情况,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在选举的具体活动上除选举大会以外,多利用晚上时间,骨干、积极分子活动较多,小型会议、座谈会议多,占用群众的时间较少,乡代表大会上除进行了基层选举而外,都着重讨论研究了当前生产的主要问题,作为决议,通过代表下去带动群众执行。由于选举紧密集合生产、服从生产,达到便利、推动生产的目的。
第三,紧紧依靠原有基层干部。普选刚开始时,广大乡村干部由于对政策不甚明了,面临普选,又受到各种工作中的某些不满分子的挑剔、攻击以及少数反革命分子乘机捣乱的压力,部分干部表现有些畏缩不前,出现了不同程度消极退坡思想。湖南省在普选中,紧紧依靠原基层干部,向他们明确交代普选的政策和作法,发挥积极性,领导普选工作;依靠乡选举委员会领导技术人员进行人口登记;依靠选举委员会审查确定选民资格,提出候选人名单,发动群众参选。一入乡就开好党支部会、原有干部会,明确交代普选政策、干部政策,安定干部情绪,统一思想认识,消除隔阂,团结一致,积极工作,争取当选。
第四,重视对妇女的宣传教育,妇女参选积极性高。普选运动刚开始,妇女对参加选举活动并不热心。很多妇女缺乏参政意识,不少人认为参政是男人的事。泸溪天门乡妇女周月桂说:“选也是吃饭,不选也是吃饭,横直轮不到妇女当官;这个官妇女也作不来,张三作,李四作还不是一样?有什么选场?”也有的说,“自己家事还管不了,还能管国事?”有的人说:“我什么也不晓得,有老板(指丈夫)去就行啦!”很多人缺乏男女平等意识,封建残余思想严重地阻碍妇女参加选举活动。这些人说:“男的跑四方,女的看家娘”,很多婆婆、丈夫看不惯妇女出来开会。保靖县的一个选民小组在讨论某某地主是否有选举权时,一个妇女说“不能给他选举权……”她丈夫在旁边一闭眼睛,女的就不敢往下讲了[17]。通过多种形式的选举发动,女选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她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合理安排好家务,参加选举大会。“邵阳市第五居民委员会的妇女们在参加选举大会的头一天,就煮好猪食,安排好家务,还组织了小学生带小孩、看门,使参加选举的选民达到了选民总数的98%。吉首县等地妇女在选举中发挥了互助精神,许多青壮年妇女扶着老婆婆到会场去。”衡阳市郊区七十六岁老婆婆汤忠秀,冒雨去参加了选举。她说:“活了七十多年,只有毛主席领导,才第一回得到了这样的权利,哪能随便放过?”无论什么地方,每到开选举大会的时候,妇女们就象过节日一样,穿着整洁的服装来到会场,执行她们庄严的政治权利。
第五,十分注意加强对落后区选举工作的领导。湖南省各地一般均多少有一些落后乡,这类地区工作基础较差或基层干部不强、不纯,干群关系不好,或存在地域、宗派矛盾,或统购统销搞得比较粗糙,群众顾虑误解较多,情绪尚未稳定,很易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在工作中,湖南省着重抓住了如下问题:对原有干部政治不纯或作风严重恶劣必须撤换的,即通过提名,主动调整;代表候选人的酝酿要求加倍仔细、慎重;如有突出宗派地域矛盾,即主动向双方进行教育,慎重协商解决,合理分配代表名额;统购统销遗留问题尽可能求得适当安置,如属真正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有意扩大矛盾,制造纠纷,破坏选举,则发动团结大多数群众,通过人民法庭及时依法惩办。在具体作法上,各县一般分两步走,首先完成基础较好乡的普选,然后集中力量加强领导落后乡。如浏阳、通道等县特别组织了强有力的工作组,协助领导落后乡的普选工作。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运动发展达到基本平衡。
四、湖南省第一次普选运动的意义
第一,对群众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民主教育。广大群众及地参加了选举活动,全省参选选民占选民总数88.7%。由于自始至终重视了民主权利的教育,形成了参选光荣、当选光荣的热潮,在进行选举时又采取了便利的选民的方法,如适当划小选区,做好组织动员工作,少数老年、体弱、病人、孕妇等实在难以到会的选民则用送票上门征求意见的方式选举,这样既能保证绝大多数选民参选,又受到群众的欢迎。据统计,全省有选举权者 18499858人。占总人口 56.2%,参选者16412206人,占选民总数88.7%。从常德、茶陵等24个县看,参选选民90%以上的11个县,80%以上的11个县,80%以下70以上的2个县。市的选民参选比例更高,发展也较平衡。如长沙、常德、益阳、津市、衡阳等五市,参选选民90%以上的4个市,80%以上的仅1个市。再以乡镇为单位来看,如常德、东安、隆回、双峰4县854个乡镇的统计,参选选民达100%的19个乡,选民参选80%到100%的共占乡、镇数的91.57%,不足法定人数的仅1个乡,参选选民未满80%的乡均进行了补课。
第二,教育提高了干部,进一步纯洁、巩固了基层政权。大部分原有的基层干部受到群众鉴别继续当选为人民代表和政府委员,少数违法乱纪、作风恶劣为多数群众不满的则未被选上,还有相当数量的新的积极分子和妇女当选为代表和政府委员。宁乡县统计,经过普选有124名政治不纯或作风恶劣的分子被群众剔除。在选举中,不但原有的优秀干部继续当选,新的优秀分子如劳动模范、优秀职工、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互助组长被当选为人民代表和政府委员,充实到基层政权中来。在新选出的基层代表中工人与农民占了应有的比重,长沙市的工人代表占代表总数的41%。衡阳市占40.28%,常德市占50%;在乡村农民代表一般在80%以上。少数民族地区则按照选举法规定选举了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代表。如花垣县县人民代表中苗族代表占70.7%,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代表占总代表数67.5%,侗、苗、瑶各族代表共占74.5%。各地选出了相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及女乡长、女政府委员;大部分县市妇女代表一般在15%左右,部分县市接近或达到了20%,长沙市1378个基层代表中,妇女代表283人,常德市110个代表中妇女代表22人,都在20%以上。其他如酃县、汝城、桂东、双峰、洞口、桃江等县的基层代表或县代表,妇女也都在20%左右。全省基层代表中妇女代表平均占14.8%[18]。基层干部在当选后,由于群众的信任和鼓舞,工作积极性均大大提高。
第三,完成了人口调查。在人口调查工作上,各地都重视技术人员的训练,全省共训练人口登记的技术人员51995人,为了尽量不耽搁群众生产时间,人口调查主要依靠技术人员和当地积极分子进行。1953年4月中旬,湖南省召开民政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人口复查、综合统计工作。会后各专、县均以区为单位,认真进行复查。省在4月下旬派出了6个工作组,分赴各专区协助检查一级人口综合统计工作。6月底,全省各地全部完成人口调查工作湖南省共有9个省辖市,86个县,总人口 32,811,717 人。
第四,普选推动了生产。由于普选紧密结合生产,达到了便利生产、推动生产的目的,大大推动了生产活动。许多选民用搞好生产的实际行动迎接普选,在农村中互助合作运动与兴修水利工作等取得很大成绩。如新田县大村坊乡在普选中新建立了36个互助组;湘西苗族自治区龙山县在普选中兴修水利5170处,积肥4474629担;使民主运动同生产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洞口县茶铺乡在普选中处理了群众当前急需解决的耕牛困难,使59户缺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长沙机械厂在进行选举时,老工人在星期天也不休息,使槽铁的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多。常德市油脂公司在普选中,肥皂部超额完成三月份计划的69%,烟子组超额完成65%,秀油组超额完成10%。群众说:“毛主席领到我们,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了生产。”“只有加劲生产,社会主义才会来得快。”各地都在乡人民代表会上根据路线的精神和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了1954年的生产计划。毛主席故乡湘潭县韶山乡在乡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今年全乡增产粮食17万斤的增产计划,以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04-197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程潜传达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及中央人民政府二十四至二十六次会议报告及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次会议通知及其产生的文件[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63-1-60.
[3][4]选举委员会有关成立各级选举机构及选举工作的指示、通知、规定[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63-1-183.
[5]省选委关于各县市选委会名单及选委主席联席会议、普选工作专业会议文件[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63-1-188.
[6]中央选举委员会办公室.选举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7][16]省选委关于选举工作计划、情况及总结[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63-1-184.
[8]省选委关于各县市选委会名单及选委主席联席会议、普选工作专业会议文件[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63-1-188.
[9]中共中央、军委、政协、政务院、内务部、联络部、编委等有关各项工作的电报[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41-1-269.
[10]湖南省财政厅关于1953年各级人员编制、扩军、人代会经费预算决算问题的文件、统计表[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92-1-98.
[11]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南省政简报[J].1953,(17):5.
[12]全省普选试点情况初步统计[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63-1-184.
[13]省选举委员会关于选举试点工作会议文件及长沙、宁乡、浏阳县普选试点工作总结[Z].湖南省档案馆,案卷号163-1-190.
[14][15]湖南省选举委员会关于召开全省基层选举试点工作总结会议的报告[A].湖南省选举委员会办公室.湖南选举简报[C].1953-09-05.
[16][18]湖南省基层选举工作总结[A].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南省政简报[C].1954-06-16.
[17]董纯.广泛发动妇女,参加普选运动[J].湖南选举简报,1953,(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