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王晓成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阶段大学阅读教学

王晓成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大学英语阅读仍被作为一门普通的基础学科对待,没有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之路,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怎样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大学英语阅读水平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任务型教学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其生活的真实性。强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生活中的真实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的交际运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及优势与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不谋而合。基于此,本章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探讨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背景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最新发展,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交际法在80年代取得了进一步深入的发展,它强调“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把语言应用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任务。这是一种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是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定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任务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知识的模式,让学生融入到课程学习中,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二、当前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多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很少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活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不多,学生形成一味地依赖于教材和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致使阅读教学与实际脱节,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从而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因此,近年来教育部一系列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指导性文件中反复强调,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交际性、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理解所学材料,并用所学语言材料表达思想的交往过程,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若要达到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求,B级入学词汇为1000个.A级为1600个,可是,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此标准。词汇量的匮乏,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影响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成为英语学习的瓶颈。有的学生因英语基础较差,自卑感较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缺乏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混文凭的思想。这种不正确的想法若不及时纠正,将会影响毕业生的质量,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与形象。因此,如果高职学生质量不严格把关,高职院校就难以走上生存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就业市场对高职生素质的要求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多样化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发展势头强劲。从就业方面来说,职业院校学生除了自身的职业技能优势外,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和高度的职业化素质无疑可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职业院校的近些年来的崛起,社会对于此类院校的关注越来越多,它为社会不断培养出一些不但具有专业知识,又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无疑使市场对此类学生的需求量增大。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英语成为重要的储备技能。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中国更是如此。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要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养出能面向国际市场,拥有较强的涉外知识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经商的人如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就拥有了直接同外商打交道的便利。求职者特别是欲求涉外行业的,如具有一定英语能力有更好的就业机会。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与熟练劳动力的断层大,加之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总量特别是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高等职业教

育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社会呼唤高端技能型的高职人才,时代要求我们彻底改变应试教育这种粗放型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和造就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英语能力迫在眉睫,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参与社会竞争。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提供接触语言和练习语言的机会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在于其明确的目的性和参与性,参与者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某项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任务。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明确的任务和活动,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完成任务展开。任务的设计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检验和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具体手段。

接下来将阐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具体应用。

(1)任务前阶段。这一阶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导入的形式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和相关任务,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关注和阅读兴趣。而学生主要是通过读前的准备工作,及时扫除阅读中生词、短语和难句的障碍,归纳出文章的大意。

(2)任务中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前一阶段的情况,以任务具体化的形式来安排这一阶段的活动,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在略读环节中,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精读环节中,任务更明确、更细化。要求学生带着所给的问题去读文章,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细节,对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3)任务后阶段。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反复操练才能实现的。教师在学生理解文章、把握主题的基础上,应活化教材,积极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相应主题的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实际活动。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检验阶段。教师可依据前两阶段的情况,以任务考核化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活动,如设计场景对话、话题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任务,并对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从而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五、结语

由于高职大学英语阅读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某项特定活动的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良好教学方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理念,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着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是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因而,它是一种有效地改变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教学模式。

[1]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 Addison Wesley,1996.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2).

[4]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2).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阶段大学阅读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