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心理*
2012-08-15陈群
陈 群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现代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有共同的特点: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缺乏毅力,以自我为中心,进入社会后,又发现自己的渺小,容易丧失自信。而且在大学时代,他们正处于心理断奶时期,意味着切断与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上的联系,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时期,种种冲突与矛盾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的转型与变革时代,使大学生存在不少的心理问题。而科学经济时代,是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竞争过程中,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而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缺乏毅力,丧失自信,这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会构成巨大的障碍。而近些年来,大学生在心理方面暴露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教育部门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大学校园内的心理咨询室相继建立起来,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于是教育者们开始探索更多的,能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其它课程教育相结合起来的方法,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目前,随着专家们对音乐的教育功能的深入研究,音乐与音乐课程价值等等,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了解,音乐对社会有更为广阔的价值,音乐教育将在更多的领域为人类服务。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的协同,是大学比较容易接受,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音乐教育是一咱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音乐中优美的旋律,均匀有力的律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奏,丰满的和声,绚丽多彩音色等,无一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使人超脱现实的存在。在这种忘我的境地中,心灵的创伤得以抚平,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得以纾解。因此,音乐教育本身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使学生自身的情绪情感得以调节和控制。当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时,乐曲的节奏变换、速度变换、情绪变化等,足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使感情澎湃的内心慢慢平和,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伤感得以抚慰,喜悦得以抒发,从而保证了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影响年青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主要地位”是不无道理的。有人曾经统计过,音乐家的犯罪率是最低的,这和音乐艺术本身对于心灵的按摩很有关系。
一、用音乐作品的情感来引导学生,使心理得到调节
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过程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都可使人的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度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使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心理趋与平衡等。
首先,教师要善于根据音乐作品自身的特点,发挥不同种类音乐作品的情感优势,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达到进行心理调和的目的。(1)雄壮、明亮、兴奋、欢快的音乐,因为其旋律明快、跳跃,节奏活泼,调性明朗,能人摆脱孤独清冷的心境,使精神开朗,乐观向上。如《步步高》、《土耳其进行曲》等。我国著名的音乐创作家聂耳,他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激昂有力、充满斗志的音乐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让人联想到炮火连天的沧桑岁月,百折不挠的先烈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师在欣赏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将今天的生活与过去作对比,引导学生思索,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挫折。(2)悠扬、柔情、浪漫的曲目,因音乐速度与节奏平缓,旋律轻盈流畅,整体起伏不大,调性平和。因此给人以平静、安全、惬意的感受,具有舒缓情绪的作用。上人心平气和。如《献给爱丽丝》、《渔舟唱晚》等。(3)低沉、忧伤的曲目。因为速度慢,旋律低沉,调性暗淡,可以将听者的内心的忧愁排解。如《二泉映月》、《江和水》等。
其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也可以结合一些歌唱家或作曲家的感人事迹来鼓励学生正确的面对挫折。比如,在介绍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时,可以将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与他本人的坎坷人生结合起来,贝多芬在晚期创作时,生活上多次恋爱,人到中年还是孤身一人,且两耳失聪,却坚持用嘴含着金属棒的一头,另一头放在钢琴键盘上,利用声音的震动感觉来进行创作,留下大量的优秀作品,而《命运交响曲》中激昂有力并充满矛盾的音乐正是作曲家本人与命运搏斗的真实写照。例如: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是典型的女中音歌曲,是我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经典作品之一。蒙古族的歌唱家德德玛,因患重病倒在日本演唱会的舞台上,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创办了蒙古蔟艺术学校,拄着拐杖,拖着病重的身体,为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四处奔波,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废寝忘食。并私人资助14名蒙古贫困学生到高中毕业。音乐家们的感人事迹,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音乐教育实施的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身心和和谐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学中,应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将学生的音乐实践与学生心理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将音乐教育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之中,使校园充满浓厚的音乐氛围,从而最终达到真正培养人的目的。(1)高校应尽量多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如组织合唱小组,管弦乐队,舞蹈队。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文艺宣传队,有的宣传队的节目质量还比较高,但宣传队的队员一般都是文艺尖子生,对于喜欢音乐,想学习音乐的学生,如果演唱、演奏或舞蹈水平不够的话,是很难进入的。因此,建议学校在成立某个团体时,应尽量多的纳入学生,如合唱团,成立合初级班,提高班,专业班等,不仅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学习与磨练的机会,更多的是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身心得到调和。而且,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歌唱训练,还是器乐练习,都是在掌握演唱与演奏技能、技巧。而技能技巧的掌握不是懂得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学会的,这些演唱、演奏的技能与技巧,必须通过自身无数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这对于参加演唱、演奏训练的学生来讲,是对他们意志的一种磨练。(2)组织成立大学生音乐艺术社团,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体会音乐。社团要多开展各种活动,如竞赛、广场音乐会等等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3)多举办“音乐欣赏”讲座,通过讲解音乐理论知识,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有效方式,只有当学生的情绪得到释放后,心理意识才会转入平和状态,这是培养心理健康的需要。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渲泄的途径,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达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影响人、教化人是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和多反复的,因此,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将音乐教育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音乐教育过程中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应重视的问题。
[1]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2]哈肯.大脑工作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宋春丽.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EB/0L].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