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需求分析的初探*

2012-08-15王艳峰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者

王艳峰

(中北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51)

一、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下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ESP不只是一门课程,更是—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有一整套教学方案、课程实施的指导原则、方法,同时又是一种英语教学的途径。ESP教学主要有四个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相对ESP教学更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不是为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从而培养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二、“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针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论方法提出的新的语言教学理论。需求分析之“需求”有多种不同角度的解释。Berwick认为它指“期望与渴求的个人需求”;Robinson则认为它是“欠缺与不足”,即“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所不知道或者说不会做的事情”。“它可以指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工作要求”;“它也指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认为是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是最好应该掌握的内容。”国内的学术界一般将“需求分析”分为“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大类。“目标需求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将来必然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工作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工作中可能给带来的心理状况等。“学习需求分析”,即学习者缺乏哪些方面的技能以及知识技能的的侧重性和学习者的喜好。目前中国外语教学界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和方法从本质上说即是一种“需求分析”。国外语言教学界对“需求分析”的讨论及实践已有近40年的历史。1972年Richterish第一次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这个概念,探讨了如何满足学习者在未来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近年来,Richterish的观点逐步得到国内外语教学界的认同,需求分析理论开始“应用于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学生成绩中的薄弱环节,确定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便调整外语教学的策略和方向。”基于企业人才所需,针对需求分析的高职ESP教学模式,将英语教学与职业特点紧密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目标,是破解高职ESP教学的突破口。

三、围绕核心能力目标,合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ESP的核心是课程开发,其课程设计原则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实现从被动教到自主学的转变;学习ESP,必须强调具体学习目标和工作环境对语言技能的实际需求。科学安排高职英语核心能力课程,必须针对岗位需求和学生需求。同时在制定课程大纲时,应分析学习者的年龄、专业知识水平、英语基础、学英语的目的等。

(一)借鉴ESP教学理念,改进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培养目标,教师应借鉴ESP教学理念,在围绕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巧妙地使用各种教学软件,组织有利于学生情趣的教学活动。以自主学习来取代以被动式的教学法,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它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方向,将学习寓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也就是将所要学习的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的项目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现实需求制定教学大纲

“需求分析”是制定ESP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基础。从需求分析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市场需求,注重ESP教材的研发。在ESP教学领域中,“需要分析”应包含学习者在将来工作中必然遇到的交际情景。岗位需求分析应是寻求“培养什么”与“如何培养”的过程。这就要求ESP课程设计要对学习者实际需求的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专业交际,指学习者在未来工作中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岗位信息,指企业对于学生掌握的英语能力的要求。

(三)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一方面指的是学习者的基础,即学生当前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是指学习者的主因,即学生目前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等主观态度。由于ESP课程是基础英语的扩展,让没有一定的基础的学生参加ESP课程,是一件痛苦的事。而且更会极大地挫伤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因此将不同级别的学生按照英语基础进行层次教学能够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

四、基于目标需求分析,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全面规划ESP教学,实现学生和企业“零距离”。在ESP教学中需进行整体规划,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能够起到缩小学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的效果,最终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就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倡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以任务量为单元,综合听说读写演练等方式完成教学,从而能更实际地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最后,通过双方合作,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并从差距中逐步完善自己。

(一)基于目标需求分析,开发ESP网络课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培养既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技能、又具备相关工作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ESP网络课程的开放性表现教师资源建设、学生学习资源搜集和师生通信信息交流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都是开放的,为学生营造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和多元的学习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采用E—mail、BBS进行网上在线或主题讨论,学生完成网上练习和自测。ESP网络课程可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动态教学在设计网络教学时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扩充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和共享性。

(二)基于目标需求分析,转移传统教室

转移传统教室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到现实企业中进行现场教学,置学生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把ESP教学与行业需求直接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师生的互动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和企业“零距离”。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死背专业词汇的套路,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兴趣。

五、总结

随着外语教学时代前进的脚步,商务英语教学也会不断地更进改革。为了适应科技化教学的发展趋势。作为教师,需要深刻反思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及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学会结合课程和主体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创新,只有坚持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院校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网络化教学的重视及课堂教改力度,加强对网络教学过程和成效的监督与评价,树立现代教育技术意识。

[1]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ra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UP,1987.

[2]StrevensP.ESP:An anslysisand survey[M].Language Learning,1977.

[3]国林祥.青岛大学医学院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5.

[4]卢艳华.谈ESP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20).

[5]徐小贞.中国高职英语专业教育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刘学政.社会外语需求与外语教学法的变革[J].国外外语教学.

[7]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8]田中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旅游英语课中的应用与实践[J].职业圈,2007,(9).

[9]卫兴乃.也谈ESP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1994.

[10]文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学习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