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15姜香梅
姜香梅
(天津滨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天津 300451)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姜香梅
(天津滨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天津 300451)
通过选择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全面、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培养监控体系。并从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角度阐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体系;高职院校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1],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企业参与程度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生与岗位的有效对接,有效解决用人单位对口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就业问题,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赢”。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1 选择合作企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付诸实践,首先必须选择适当的合作企业。高职院校要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收集社会人才需求信息,了解企业的基础和实力、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的合作需求和合作动机,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企业的经营实力。确定合作企业时,要选择真正具备人才培养愿望和能力的企业,要选择职业岗位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要选择讲诚信、有实力、有规模、管理规范、能抵御风险的企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订单不至于落空,并且能够有效推行。
1.2 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包含学校与企业的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和学生与企业的法律关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学校负责的原则,充分考虑三方面利益,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书。协议的内容通常包括:培养期限、培养目标、企业需求数量、择优选择原则、实习报酬、劳动制度、劳动安全、离职责任等,同时要明确规范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订单式”人才培养招生时,学生自愿报名,学校和企业择优选拔,并在选拔后签订协议,三方处于平等地位。学生有在学校学习的权利,又有接受学校教育管理的义务;同时在企业实习时,学生即享有企业实习培训的权利,又有接受企业教育管理的义务,同时还享有毕业后直接在企业就业的权利等。
1.3 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不仅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同时要聘请合作企业和学校以外的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论证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要满足企业的需求,还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4 重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
根据“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岗位需求,要重新调整教学计划,重新解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考核形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对未来员工所应具备的知识目标和技能要求具体明确,更强调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化[1],更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根据企业岗位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改革学生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报告相结合[1],以证代考等。
2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教学过程复杂,可控性差;实践环境复杂、物质条件多,投入量大;制约因素多,涉及面广;教学评价主观性强等特点[2]。因此,为了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学结合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全面、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培养监控体系。
2.1 成立多方参与的监督评估小组
成立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企业领导、指导师傅、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关心高职教育的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估小组,由他们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进行监督评估,也可以委托其他专门教育评估机构进行监督评估[3]。
2.2 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要重视学生的职业修养;不仅要对校内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还要加强对企业组织安排的学生实训、顶岗实习等进行监控;不仅对校内学生教师进行监控,还要对企业、行业、指导师傅参与教学环节进行监控;不仅对学生在读期间进行监控,还要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监控。
“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与必要性、教学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过程是否按照方案进行等。校企合作效果的评估主要从学校参与度、企业参与度、教师参与企业程度、家长学生参与度、教学活动的执行情况、订单人数、学生成绩、实际到单位人数、学生上岗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3]。
2.3 建立监督评估反馈体系
根据教学过程的监控,建立快捷、灵敏、准确、可靠的质量跟踪和反馈系统,将教学检查及各种途径所获取的企业、教师、学生乃至社会的反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量化分析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跟踪反馈结果,妥善处理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案并应用于教学[2]。
同时,通过毕业生毕业前职业技能检验、企业对学生工作表现反馈和学生就业反馈,以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调查,可以了解“订单式”人才培养中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成就和问题,也可以获得社会、市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看法和建议,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使得“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得到调节与控制,始终在更高水平的层面上运转和发展[2]。
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3.1 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目前政府非常强调校企结合的重要性,有许多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却缺乏具体的政策性措施和保障性条例。政府应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原则,发挥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校企合作的规范管理,使企业积极参与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促进校企合作。同时,政府要建立法律保障机制,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学校与企业在“订单培养”中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形成科学稳定的体制和制度,为推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2 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订单式”人才培养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教师既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企业工作要求和行业标准。
因此,高职院校要制定师资队伍长期发展规划,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按照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企业指导教师,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积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并不断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比例[2]。只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使高职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3 企业积极参与高职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企业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企业要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接受见习、实习和实践的学生,并制订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监督和管理实习实训学生。企业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意识,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这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
3.4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观
“订单班”的学生一定要充分认清社会就业形势,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观[4]。“订单式”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因此,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了解企业的管理文化、规则制度和生产流程等,增强团队意识,尽快地融入企业集体中。学生要调整心态,正确看待就业岗位,具备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4 结束语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坚持“办学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围绕滨海新区新型产业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先后与天津盛港集装箱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每一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不可能寻找一劳永逸的合作企业。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不同企业的合作要求,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5]。
[1] 方华.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9-50.
[2] 马连华.工学结合教学方式有效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2-68.
[3] 武晓平.高职订单培养的矛盾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1(4):43-44.
[4] 周婉怡.高职“订单班”人才培养巩固与发展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4):47-48.
[5] 张永良,张雪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1-52.
[6] 赵永胜.校企融合订单培养办学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3-6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Talent Order”Education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IANG Xiangmei
(Department of Machinery &Electric Engineering,Tianjin Binhai Polytechnic Institute,Tianjin 300451,China)
Establish the“Talent Order Education Model”through choosing cooperated enterprise,sign the agreement of Talent Order Education,re-build the course system of Talent Order education model.Establish the comprehensive,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talent cultivation monitoring system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alent Order education.Expatiate the related issues which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Order education model from the government,college,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point of view.
Talent Order education model;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 710
A
1671-7880(2012)03-0004-03
2012-02-20
姜香梅(1974— ),女,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