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2-08-15王晓峰
王晓峰 刘 畅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的祖国必将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大学生是时代的主力军,社会的新生力量,担负着继承弘扬民族精神和革传统精神的重任。[1]以中国革命道路、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为内涵的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革命传统优势的重要体现。根据革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开展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途径和有效形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革命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作用
“革命文化”范畴,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来的。他当时所讲的“革命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两个组成部分。其基本规定性是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2]本文所理解的革命传统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延续、丰富和发展。
2.革命传统文化的作用
2.1革命传统文化确保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要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首要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文化体现的内涵精神对于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仰、准确把握政治方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指导作用。由于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强化感性教育的效果,因而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被教育者受到感情激发,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
2.2革命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3]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中蕴涵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航天精神等,能够使大学生加强对当代国情的认识,自觉坚定爱国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行动中。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广泛,可以结合大学生特长及身心发展特点,深入挖掘革命传统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形式,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2.3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革命传统文化的形式不仅有物质的、精神的,而且有信息的,每种形式又有多种形式表现。物质的,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实体,如革命旧址、遗迹、各种文物等;精神的,主要是指那种具有抽象意义的,在物质的内容上进行抽象和升华,反映其内核和主要意义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等;信息的,主要是指一种以文字或声音、图像、符号等形式来表现的信息,如革命和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数据、文本、声音、图像、照片、歌曲、标语等。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正是借助于多种多样的载体形式,将先进的文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融入其中,并表现出直观、形象和贴近生活等特点,既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又为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提供了多种教育形式,使大学生的教育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弥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不足,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革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3.1把革命传统文化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中推进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必修课中,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把它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是拓展和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组织大学生的红色之旅参观学习,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可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一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红军进校园举办报告会、交流会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在参观、缅怀、体验、交流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增强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4]可见,环境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育人、凝聚和激励功能。高校应当坚持用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营造校园革命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使革命传统文化在整个校园中随处可见、可学,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发挥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
3.3构建革命传统文化网络宣传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校园网络日益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有效形式,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探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着力构建革命传统文化资源网络平台,加快革命传统文化网站的建设,不断丰富网站内容、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做到声形并茂、图文并茂,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着重开展生动活泼的网上活动,增强网站的趣味性、娱乐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使革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3.4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党建活动
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是党建教育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依托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党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要把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党课教育培训和党组织活动。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革命旧址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党员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前开展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积极探索党组织进公寓、进社团等新模式,不断扩大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覆盖面,使大学生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5]
综上所述,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和充分利用好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孙晓飞.“红色文化”长得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5]钟先丽.浅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老区建设,2010(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