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如何在“托”教科书的基础上“拓”教材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31期
关键词:辜鸿铭白话文历史

纪 凤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3)

毕加索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了非凡的创造性。他的作品《亚威农的少女》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立体主义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像,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正面的脸上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却画着正面的眼睛。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像综合为这一形象的。

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像叠加在一起,冲击人们的视觉,但却是物体的全貌与真实。在历史学习中我们也应当用毕加索式的眼光看问题,多角度认识历史,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角度的历史情境。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是以叙述形式而不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的,这给一线教师既带来了困难、也提供了机会。困难是要依托教科书的相关内容,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设置可供探究、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设置出个性化的问题,充分显现教学智慧,即需要教师再度开发教材。

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开发教材呢?历史新课程体系强调时代性、生活化,这样就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有了多元的接口:联系时政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拓展学科前沿的,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和历史故事,增加历史感,依“托”教科书的基础上“拓”展教材,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下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与教材结论不甚相同的问题情境,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案例:在“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中,必然要讲到当时思想界的碰撞。通过对教科书的直接阅读,我们会得出一种印象: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就是进步、爱国人士;持反对态度的则是腐朽、落后、愚昧之人。在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活动设计:假若你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面对某某等人的守旧复古思想,请你写一篇“战斗檄文”予以批判,你会表达怎样的观点?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也是符合教材的价值观要求的。

但是,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非此即彼”的认识吗?当然不是。如何使学生理解当时历史情境下历史人物的立场,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的切入就显得十分重要。我选择的切入素材为“守旧复古”派代表人物辜鸿铭。

首先,在介绍新文化运动概况时,引入对辜鸿铭的介绍。设计如下:

教师: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习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教员们不从事研究,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更无心学习。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呢?

要感谢一个人,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一个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指导下,他既聘请了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任教。他亲自到陈独秀的寓所请陈独秀来北京大学主持文科;请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提倡白话文的胡适任北京大学教授;请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还请第一个向中国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夏元瑮主持北京大学理科(幻灯:代表人物),也聘请了那些在政治上顽固、或者思想上保守但在学术上有专长的人,如辜鸿铭。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何许人也?(图片)辜鸿铭,是中国近代为数稀少的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等9种语言,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大学》,并著有《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书,向西方弘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新文化运动期间,任教北大英诗课。这位号称“清末怪杰”的人在政治上十分保守,拥护帝制,倡导纲常名教,不但赞成留辫子、裹足,还主张纳妾。故事——北大教授辜鸿铭某次在宴席上与严复、林琴南相遇,突发奇论:“如我手上有权,必杀严复与林纾。”严复笑而不答,林纾则愕然反问:“我二人有何地方得罪阁下,还请阁下看在乡谊份上刀下留人哦。”辜疾言厉色道:“严复翻译《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于是,全中国的人只知道应该物竞而不知应还有公理存在,如此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而林琴南你呢,翻译了《茶花女》,如今的小青年只知道谈情说爱却忘记了礼教为何物,如果不杀你们两个,天下将不会太平。”

蔡元培说:“我请辜鸿铭,则因为他是一个学者、智者和贤者。”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君》:“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让尖锐对立的两派人物同时登场,辅以故事情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人物与事件命运的进一步关注。史学的最大魅力之一,就在于从很多又矛盾又丰富的材料里清理出相对准确的历史,并通过解读历史使认识不断深入。思考愈深入,则解读愈深刻。

其次,在讲解新文化运动内容时,设置问题探讨辜鸿铭。

文学革命的成就实际上是新文化运动影响最为深远的内容。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白话文运动”,其首倡者是胡适。我在教学中通过对诗歌《上耶》的对比、翻译、学生朗诵,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新、旧文学的区别,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白话文的写作由来已久,但是白话文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运动,则以文学革命为开端。1920年,政府规定学校使用白话文,白话文从此得到官方的肯定。“以白话文取代文言,并不仅仅是一场反对文言文的文化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深刻的双重意义上的语言革命: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语,使书面语与口语统一起来,从而克服了传统语言的内在分裂;另一方面重建了全新的文学语言,使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获得内在的和谐与统一。语言的变革并不仅仅是形式的变革,它与思维相联系,因而又是一种思维层次上的变革。以清晰、精确的白话取代言约义丰的文言,其实质乃是以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

在充分肯定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入问题:新文化运动中,辜鸿铭也是白话文运动的反对者。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是一个用西方文化思想包装起来的学者,却为何如此保守?他有哪些更深层次的考虑?

教师可以引导性的加入一个次问题:有没有必要学习文言文?结合身边的例子:2001年高考南京13中学学生蒋昕捷写出了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文章作者以熟悉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立意深邃,且通篇采用纯熟的古白话,明白晓畅,文才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受到阅卷老师的一致赞赏。事后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蒋昕捷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平时喜欢诵读古典名著。

由于使用了这个贴近学生身边的例子,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更为得心应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得出认识:实施白话文之后仍要阅读文言文(只是语言手段,无分好坏)。

教师再创设一个思考情境: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闪耀着一群璀璨的巨星,他们是鲁迅、胡适、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灵动地驾驭白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顿失光彩,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小学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文教育的血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的作家,其作品便难以达到文言所表现出来的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的境界。所以我们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谈及自己的文言文教学时说道:“通过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

在以上基础上再回到最初的问题,自然得出下面的认识:

(1)辜鸿铭是民族尊严的捍卫者。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谕那些蛮夷之邦。”

(2)他也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灾难,曾经早有预见,但最终,民国政府还是在小学课本废除了文言文,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材料:有点眼力的中国人,必能看出,辜鸿铭进行的只是对理想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赞美。他爱中国爱到“病态”,是因为整个社会弃绝了中华传统,形成了一种畸形走向,他用看似更畸形的姿态来与之对抗。他的狂放,是卓别林式带泪的表演。怪异只是他的衣装,他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全球眼光和人类关怀的哲人和思想家。——网络

教师:我们必须历史地理解辜鸿铭的敌对立场,他愈是对西方文化了解得透彻,愈是对本民族文化爱得深沉!

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教科书所涉及的人物并不是每个人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都写到,我们不能把中学历史教科书当做历史百科全书看。想全面了解历史人物,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途径去解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今的学生与以往相比,更需要对世界的了解与关注,真实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历史与个人的联系,让历史贴近自己。由此看来,基础知识的讲述是必要的,但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应提到更高的层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他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所以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这样就提升了教学立意。叶澜教授说过:“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从育人价值的角度构思教学是通过求知和知识的应用来促进人的发展,对于具有丰富育人价值的历史学科来说,占领这个制高点尤为重要。历史教师不能仅限于对知识点的落实,应该注重挖掘历史教学内容的价值,以多元的历史视角,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从这个层面上立意,围绕这个立意组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教学立意的有无或高低,直接影响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顺着教材的思路设计问题、适当追问,准确把握历史概念。

案例:在讲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必然将其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步骤来理解,那么本课内容与经济全球化有何具体关联呢?

对此,我采用了一道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来理解: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教师:本课与本单元的主题有何关联?

学生通过本题自然得出:全球化的内涵之一便是制度、规则的全球化。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为及时巩固本课内容,我采用了学生设计选择题的方式。学生以4人为一组,选项中的3个要分别围绕背景、内容、评价设计,第4个选项不限(联系其他相关知识)。题干由教师提供,如下: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学生设计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也都采用过,一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来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我对选项角度做出了具体规定,则能更有效地检验学生在具体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而且对于学生来讲越是具体的“命题作文”越具有挑战性。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命题成果后,我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题目: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该体系下,国际贸易清算中各成员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内容)。

B.该体系是“冷战”局势加剧的产物(其他)。

C.奠定了战后美国为首的世界货币金融秩序(评价)。

D.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在美苏等国合作继续维持背景下召开的(背景)。

这样设计,一来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命题思路与方法,二来我可以就此解决两个难点:

1.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在美苏等国合作继续维持背景下召开的。由于课题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所以学生很容易弄错布雷顿森林会议的时间。

2.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共同构成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我同样采用了选择题的方式追问:

苏联代表团参加了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并在三个文件上都签了字,但形成的是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上面叙述中,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段说明,才能使前后转折关系成立:

A.苏联也在其中,但主要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B.后来苏联没有正式参加组织

C.体系内资本主义国家的数量多于社会主义国家

D.体系是由美国倡导建立的

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我继续追问:

(1)苏联参会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苏联没有参加组织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

由于教科书没有相关知识作支撑,我提供了一段材料: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各盟国正与法西斯轴心国鏖战激烈,各盟国之间合作气氛较好,对国际金融组织问题意见虽然有分歧,尚能和解。1945年5月和8月,德、日侵略者相继投降,东欧建立了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同苏联保持密切关系。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苏联外交政策出现新动向,这些不能不影响苏联对联合国及其所属国际金融机构所持态度。

——谭秉文《苏联和东欧国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因为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反而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从课堂反馈来看,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同时也解决了难点问题。

一般说来,课程标准对我们的教学内容做了基本的要求,我们没有太大的改变空间;而教科书仅仅是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我们在教学中拥有较大的发挥和创新空间。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因此完全可以在依托教科书的基础上拓展教材。

当然,在拓展过程中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问题化的,课堂中进行探究、学生思考的最大困难是时间——中学课堂无法提供像历史学家那样的思考所需要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探究,有效方法有二:一是教学内容的详略得当。“详”的是所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或者说是重点内容;“略”的是一般性内容。通过详略得当的处理,“延长”课堂时间。二是探究问题的伸张有度。“伸”到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能够解答的程度,“张”到一节课的时间能够基本解答完的程度。毫无疑问,二者都需要教师对学情和问题难易的准确把握。

[1]王宏伟.高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实践与思考——从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说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12).

[2]陈旭麓.陈旭麓文集(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支玉良.如何提升教学立意[J].历史教学,2011(2).

[4]黄牧航.从中学历史课程的角度去理解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听邓晓妮老师的《冷战的起源与反思》有感[J].历史教学,2012(21).

猜你喜欢

辜鸿铭白话文历史
传统文化卫道士辜鸿铭
辜鸿铭:被小丑化的国学大师
辜鸿铭戏弄袁世凯
新历史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
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