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当代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绽放异彩
2012-08-15杨丽燕
杨丽燕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在继承以往艺术的基础上,在新时代里进行新的发展,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崭新阶段。当代艺术世界千姿万态、瑰丽多姿,可与以前的一切艺术相媲美而无愧色。调查表明,许多中学生对当代艺术很感兴趣,其认为这是他们同时代的艺术,更容易认同和理解。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师“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开发一切美术课程资源。笔者认为将当代艺术作品引入到中学美术课堂中,符合新课程理念。同时,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将当代艺术特别是当代美术作品引入中学美术课堂,对于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才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一、当代艺术的引入,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当代艺术家徐冰在接受北京市美术特级教师侯令采访时谈道:“真正的现当代艺术,和孩子原有的艺术创造是有关系的,是朴实的。孩子没有顽固的文化概念,他们对这些艺术是很容易接受的。我相信,独特的材料艺术、装置艺术等对他们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很多现当代艺术家都像孩子。美术教育和现当代艺术有一种十分自然的联系,这种自然的联系大有文章可做。”
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对于生活在这个信息爆炸年代的当代初中生们,他们的精神生活空间空前扩大,社会视野更加开阔,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都较之以往更为突出,也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刻性,他们愿意看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艺术作品。因此,将当代艺术作品引入到中学美术课堂中,可以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兴趣,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才能。学生体会到,艺术大师和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并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源自于生活,更加热爱生活,也让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更加自信和愉悦。
二、通过各个领域和途径,多关注,多搜集,不断开阔视野。
1.参观博物馆。2012年上海市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开馆。此举为国内外优秀当代艺术作品提供了最好的展示环境,是一个通过各领域集中展示当代艺术,实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学、电影等领域的兼容并蓄,跨媒介、跨学科的艺术综合交流平台。笔者在每年参观双年展后,都将拍摄的展览照片和视频回校利用美术课空余时间,向学生展示、解说,反响非常好,很多学生都目不转睛地观看,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也有不少人提出自己的疑惑,还有一些学生表示,有机会要前往亲身感受。笔者打算将学生自行参观博物馆学习纳入学生美术评价体系之中。
2.网络和微博。较之去博物馆看展览,上微薄关注,虽然缺少实地观摩的体验,但其优点在于便捷。除了各个博物馆和艺术中心微博外,笔者常关注的当代艺术微博有创意空间、视觉志、视觉艺术、创意工坊等,这些微博每天都会有关于绘画、摄影、设计、产品、雕塑、建筑等当代艺术家们的最新创作。每天抽空浏览几分钟,将它们推荐的作品和网站收录下来,并形成教师备课的一个庞大的资源库。还有一些当代艺术网站上经常会有当代艺术的作品展示和当代艺术家的访谈,值得加入收藏,经常浏览。
3.发现身边的当代艺术。苏州这座城市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现状,近些年来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入驻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带来了很多新的文化艺术观念与活动。如:苏州博物馆,由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雨村美术馆筹办的“2012苏州当代艺术展”、苏州的城市雕塑作品等。每当笔者在课上相关内容中引入苏州的当代艺术时,经常会听到学生自豪又兴奋地说道:“这个XX作品我也见过,印象很深刻!”很多学生都有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艺术不是冷冰冰的书本,也不遥不可及,和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艺术家们,正在进行着艺术的创作,装点着我们的家园。另外,苏州还有一些创意工坊和艺术空间之类的儿童艺术创作工作室,它们的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前往参加。
4、关注书本、杂志、讲座。图书馆、书店都有很多介绍当代艺术的书本和杂志,“教者有心,学者得益”,美术教师应该经常前往阅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结合当代艺术作品,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博物馆、图书馆和一些艺术中心经常会开展当代艺术的讲座,前往参加可以得到更多的咨询和交流。
三、结合新课程理念,引入当代艺术的课堂实践案例
1.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引入当代艺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对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淡化传统美术课中对知识技能的过分倚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八年上学期《关注你我他》一课中,笔者尝试引入当代插画师的人物画创作。当代世界各地插画师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他们善于观察五光十色的社会各个层面,通过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虽然他们的技巧较之历史上的绘画大师们稍逊一筹,但是在学生看来,这些作品蕴含的强烈情感,更能打动他们的心。通过欣赏、感受和分析,学生们发现画人像不是看似的那么难,只要学习一些基本方法,跟着心中的感觉,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出来,就是人物画佳作。
2.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引入当代艺术。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新课程补充了“关注环境和生态”的学习内容描述,强调在实现低耗、高效的基础上,使人、设计产品、环境达到和谐。
笔者在七年级下学期《重复的魔力》一课中,引入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装饰作品《鸟飞了》,使学生感受到重复渐变的神奇艺术魅力。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多变的颜色》一课中,则引入朱德群的壁画作品《复兴的气韵》,让学生感受色彩所表达的意味。又如,八年下学期《打开的喜悦》一课,课本立体贺卡制作内容相对我校学生的能力较为简单,作品效果也不是非常好,笔者搜集了微博当代纸艺家们的佳作,引起了学生阵阵惊喜的赞叹。另外,还整理概括了微博中各种最新立体纸艺的制作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
3.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引入当代艺术。新课程标准建议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除了要记住美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更要培养学生以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及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和文化素养”。这个学习领域同样可以引入当代艺术。如笔者有幸听取了2012年12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张云芳老师的一堂名师展示课,她在自己收藏的一本介绍当代艺术家吕胜中书中得到灵感,课上,她以《抓阄娃娃》为课题,以吕胜中的小红人形象为主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剪纸艺术所蕴含的独特生命力。课后被众位美术教师交口称赞,此课让艺术在学生的心中“活”了起来。
4.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引入当代艺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包含了三个层次(融合美术个学科领域、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并建议“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与展示”。笔者据此在“综合·探索”课程中引入综合材料造型和光造型,让学生学习各种媒材的特点,并进行新造型创作,在这种新型创作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创作思路,更增强了艺术创作的信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在美术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引入当代艺术特别是当代美术作品,对于实现新课程目标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另外,教师使用当代艺术作品时,也要注意取舍,一些涵义过于晦涩、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严重偏差、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品应该摒弃。
清初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教学亦当随时代,教育者应明确目标,适当利用当代艺术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将给现代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使当代中学美术课堂绽放异彩。
[1]《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
[2]《世界当代艺术史》.
[3]《当代艺术》系列期刊.
[4]《当代艺术》网站.
[5]微博@创意工厂@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