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三能”人才
2012-08-15王有春
王有春
(广东海洋大学 思政部,广东 湛江 524088)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培养造就了千百万具有较高素质的建设和管理人才,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过失误,当前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重理论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掌握轻实践应用,重继承模仿轻发展创新。这就是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
第二,教学内容重复老化,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学生按照同样的学制、同样的专业、同样的课程进行学习,毕业离校后往往找不到自身的社会定位。这表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内容存在僵化的问题。
第三,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理论灌输多,能力训练少,重讲授,轻互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能力和效果很难增强。这就不难看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方法显得单调陈旧。
第四,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实验教学课时不足,而且相应的配套设备跟不上,加之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不够,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机会比较少。由此可见,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形式也不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第五,重知识考核和卷面分数,轻能力测试和实践操作。最典型的例子是,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经常采取卷面考试;最明显的现象是,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仍然不会说英语。这就警示我们,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考核方法还不够科学,导向上还存在问题。
上述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存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问题。其实,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高等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并非没有看到,他们也时常为之忧虑。但由于受到某种办学思路和各种不利办学因素的困扰,他们对于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感到力不从心或者主动性不强。譬如,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原来一个专业一两个班,而目前有的专业达到五六个班,学生人数由几十人扩展到二百多人,师资、实验室和设备无论如何建设也是跟不上的。如果进行集体外出实践实习活动就更不好办了,首先是实践基地或接受参观的单位难以安排,其次是学校或组织者会感到人数太多和费用不足的压力。因此,往往做出减少外出实践的选择,即使出去,也要缩短时间或减少人数。由此可见,在一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在校大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是很难得到充分保证的。
二
针对我国高校办学和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高校的领导和师生员工都在思考和探讨科学有效的办学方式或机制。广东海洋大学在近几年的办学特色和目标的探索中,总结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制定了“三能”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造就“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培养“三能”人才的办学特色和目标,学校是十分重视的,专门召开过多次会议,凝练确定“三能”人才的基本内涵;学校党委为此还先后下发了几个专门文件;校长还在校报、网络媒体上发表专题论文,深入阐述学校培养“三能”人才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我校关于培养“三能”人才的提法,既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重视培育学生必须具备的“精神”。正如学校反复强调的:“能安心”是一种扎根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农村基层的敬业精神,“能吃苦”是指能经受艰苦环境、艰苦岗位和各种困难磨炼的坚强意志(这也是一种精神),“能创业”是指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的开拓能力。由此可见,我校关于“三能”人才的内涵和目标,立意新,境界高,不仅要求“能力”,更强调“精神”,而这种“精神”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这里有必要指出,关于培养“三能”人才的提法不独广东海洋大学一家,还有多家高校也曾使用培养“三能”人才的提法,但在培养“三能”人才的内涵与要求上却明细不同。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把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应该说,这绝不是巧合,而是我国高校总结几十年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适应国内外形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出的正确选择。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异常迅速,不论是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还是适应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更加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此,高等院校在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创造型、技能型人才的大批涌现提供条件。
对照我国高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回顾长期办学过程中的许多改革,不难发现,由于我们缺乏系统设计、充分论证和广泛沟通,从上到下出台的方案和政策,往往是因人而异,甚至是朝令夕改。不是说这些改革都没有必要性,而是说这些方案和政策缺乏深思熟虑,显得零打碎敲,急功近利,让参与其中的广大师生难以形成明确的预期和坚定的信念。在这种思想状况下,怎能有利于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呢?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说到底在于高校的广大教师。道理很简单,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来自领导者的头脑,而是来自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必须转变思维,切实相信群众,广泛调查研究,深入高校基层发现创造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有效元素;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必须认清我们所肩负的责无旁贷的使命,大胆冲破落后教育教学方法的束缚,敢于开拓一片新天地。其实,只要我们有忧患意识,不安于现状,则每所高校、每个老师在探讨人才培养路径方面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三
如前所述,我校在提出“三能”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应当注重总结和不断完善。这里就思政部在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培养“三能”人才、突出办学特色方面的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首先,实施“三能”人才教育进课堂,提高大学生争做“三能”人才的觉悟。学校党委号召对全校学生进行争做“三能”人才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入学教育环节上,而且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学部的领导认为,要实施“三能”人才教育进课堂,在“05”方案设定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最适合融入“三能”人才教育内容的课程。这是因为,“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一门思政课程,它的设置目的就在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三能”人才的培养教育与它的许多内容是一致的、吻合的。因此,“三能”人才教育的内容就顺理成章地被纳入了“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基础”课程教学组于2007年9月重新修改了教学大纲,在绪论和第六章中增设了“三能”人才教育的有关内容,把道德与法律教育同培养“三能”人才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使“三能”人才教育和建设上升到思想理论教育的高度。这对大一新生深刻认识学校的办学特色,切实理解培养“三能”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增强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我校“三能”人才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要求大学生具有实践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从哪里来?只能通过深入实际生活,了解社会生产、物流交换、民众消费等现实状况,才能弥补大学生自我封闭的校园生活的不足,克服一知半解、夸夸其谈的毛病,逐渐确立到实践中增长才干的强烈意识,并通过参观调研、实习实践,增强观察、思考、动手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能力,我校总结以往实践教学的经验,决定把4门思政课的实践环节学时集中在一起,在全校各专业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简称思政实践课),并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的认同与支持。这门课的具体实施,是由指导教师首先进行课堂培训指导,将每个班分成若干个调研小组,每组调研题目的确定、问卷的设计、调研的进度、目标的把握等环节都有指导教师的参与、指导。学生则利用给出的课时和寒暑假进行调研,在深入社会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社会调研分析报告。
这一举措从2006年开始筹划,至2008年正式在全校学生中开课,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深入社会实际的意识,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调研写作能力。例如,由笔者指导的水产学院大气、资环、生物等专业的近20名学生,在2009年寒假期间积极参加本院和校团委组织的有关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他们走进农村、工厂、商店、机关等,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考查企业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程度,座谈社会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多角度评价,掌握了很多来自实际生活的第一手材料,经过整理写出十几份调研报告初稿。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大气专业的几位同学,在参加校团委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大型调查活动的基础上,撰写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长篇调查报告,获得了校团委的褒奖,笔者曾经推荐他们参加省“挑战杯”大赛。2009年暑期,外国语等几个学院的7名大学生邀请我和校团委的一位同志作为指导教师,申报团中央、水利部的社会实践调研项目并获立项。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湛江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写出了《关于湛江市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该报告经指导教师的精心审改后上报立项单位,顺利通过验收。实践证明,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他们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三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造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三能”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高校教师和各个部门承担的是基础性的工作,属于“前期工程”,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经受磨炼,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但是,高等学校做好这个“前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高校走出来的大学生,其思想品德、精神状态、适应社会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也影响到他们的成才和发展前途。所以,思政课的教师要牢记使命,不忘责任,殚精竭虑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法律素质和实践能力意识,为造就大批的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