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办学特色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

2012-08-15肖基毅凌均卫何啸峰

文教资料 2012年31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大学

肖基毅 凌均卫 何啸峰

(南华大学 船山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近几年来,强调大学的办学特色已成为高教界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层次多渠道的讨论,应该说大学需要有特色已不成问题。但从我国大学目前的状况考察,不仅真正意义上有特色的大学不多,而且趋同的趋势似乎仍在蔓延。21世纪以来,地方高校在“做大、做强、追赶一流”的浪潮拍打下,迷失了自身的办学方向,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出现了盲目改名风、升格风、申硕申博风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我们在《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讨过程中,深感对办学特色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必要性。这些基本问题是:特色与办学特色概念的解读;提高对高校突出办学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特色办学的自觉性;高校办学特色选项的方向和目标;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本文以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借鉴参照国内外高校特色化办学的经验,以高校办学特色选项的方向和目标为重点,对办学特色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

一、特色与办学特色的概念

当今时代竞争日趋激烈,所有的企业、公司无不以“创建特色”为行动口号和奋斗目标,大学亦然。何谓特色?通常对“特色”的解释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超。”多年以来,我们的大学都在喊办出特色,可是,实际上却只见盲目攀升或转型,而少见特色鲜明的大学涌现。所以,对大学特色作进一步探讨,仍然有其必要性。

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品质和特征。大学特色,是大学彰显学校的个性,有别于其他大学独特的风貌,是外界识别大学的符号。大学存在的空间和地域往往成为形成特色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其“特色”的内涵要素有其特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大学“特色”的形成过程到最终凸显出来,也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所真正有特色优势的高水平大学的创建,虽不是遥不可及,但也非一蹴而就,没有若干年乃至数十年的艰辛努力和精心打造是形成不了的。

从定义的界定来看,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传承并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和富有开创性的办学特征和个性风貌。这种办学特征和个性风貌在一定的时期或范围内形成了别的学校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确定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具体表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学科专业、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及校园文化等方面。每所大学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方面,但并不一定都能算得上是特色,只有那些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累积和检验,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又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才可以称其为办学特色。它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独特性或创新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或“人有我特”的特征。(2)公认性。即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而不是孤芳自赏、自我评价。(3)稳定性。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淀的。持续而稳定的办学特征,绝不是偶然现象或短期效应。(4)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句话,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得到公认”。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调查结果显示,长春地区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为12.59%(180/1 430)。亚临床甲减人群年龄、BMI、TG、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高校突出办学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中国现代大学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发展路径和办学模式上一直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模仿和借鉴,最早学习欧洲和日本,新中国成立之后模仿前苏联,改革开放以来转向借鉴美国。自夸美钮斯创立班级教学形式以来,大学一直沿用“三阶段”和“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但大学的“三阶段”和“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论从理论或是实践看,都亟待改革与创新。而且,这种改革与创新,不能只在原来模式上的修修补补,必须有根本性的突破。

6.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大学特色的选定与创建,不可不充分考虑到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及特点。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思考与顾及的地域范围是不同的,国家的重点大学,首先要思考和顾及的是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次要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办出特色所应依托的重要基础。

2.发展定位特色。高校的准确定位是高校“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发展定位的要素包括层级、类型和服务面向等。我国高校现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大体上划分为5个层级;关于高校类型的划分,从学科专业的涵盖角度,分为综合性大学、单科性院校;从学术水平角度,分为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院校和职业技术型院校。关于高校的服务面向有两层含义,一是地域面向,二是行业面向。按理,发展定位特色是不难确认的。但办学的急功近利、盲目攀升意识,是目前实现发展定位特色的主要障碍。

如前所述,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其“特色”的内涵要素有其特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大学特色的这一“特点”,为我们在思考、选择、创建、发展本校的办学特色时,提供了特色选项的多样性。这里,我们从几个大的方面举例论述选项的多样性。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为避免我国高等教育曾经多次发生过的大折腾而造成的大起大落,我们认为目前要特别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从国家方面讲,尽快出台关于高等学校的系统而科学的定量分类标准,并依据国情和教育规律大体明确各级各类高校的发展比例,对各级各类高校在人才培养层级上明确分工,并保持相对稳定;从高校自身方面讲,要克服前几年盲目攀升的倾向,把科学定位及创建特色作为第一要务,立足现处的层级类型,真正办出学校的特色,使学校位于同类学校的前列,切忌继续盲目“攀比”。

三、高校办学特色选项的多样性

一是加大了抗旱的指导力度。国家防总、水利部先后派出33个工作组深入旱区,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其中3位部领导带领3个工作组分赴云南、贵州、广西等重灾区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指导。

专有知识成员比例被定义为CPIKN中专有知识成员数量占CPIKN成员总数量的比例。进一步,专有知识成员比例

1.办学理念特色。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最顶层设计,是一所学校最核心的理想与信念,是“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最精练的表达,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标志。办学理念的形成、提出、传承到成为一茬又一茬师生的共识和行动的过程,是学校领导人,特别是校长教育教学思想、办学智慧和水平体现与践行的过程。一位好的校长,无不把办学理念的提出或传承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

自2000年以来,一些高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朝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一时间形成风气:大批专科升本科,一些本有特色的专科学校消失了;一般本科向硕士、博士点攀,最终形成千校一面的办学局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关于高等学校系统而科学的定量分类分层指标体系,引领各级各类高校科学定位,自主发展;二是各级各类大学实行行政级别制度。这两个原因凑在一起,“因而各高校还难以准确了解本校所属类型,更容易造成部分学校在定位上存在攀高、求大、求全、尚名、逐利、趋同等倾向和现象”[2]。

5.文化特色。大学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如果将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看作同心圆的各个层次,那么精神文化就处于同心圆的核心,其次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最外层是形象文化。处于核心位置的精神文化对外层的文化要素具有指导和辐射作用。一所大学文化特色的形成,不外是在这几个层面的具体化并分别选择突破口。我国大学在行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偏向,行政化和官僚化的管理体制的变革是最大的难题,绩效考核机制和学术考核指标的量化是最严重的偏向,不仅直接导致急功近利、轻教学重科研,而且是引发行为轻浮、学术腐败的重要原因。

3.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特色是高校特色的核心。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科专业,一定有该校培养出来的该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杰出人才。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说:“资源总是有限的,任何大学不可能在所有学科上都是一流,但是只要选好方向,集中力量,我们就完全有可能在某些学科或一些学科的某些方向上争创一流。”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使东华大学在特色学科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就其综合实力讲它比不上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但是该校纺织学科群的实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3]

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在谈到上海交通大学对世界大学排名时指出,我们在“衡量一个学术机构的优劣时,论文引用率和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只占考虑因素的很小一部分,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为著名大学的高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都有明显、突出的个性,很难让人用一种普通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排序”。这说明国外大学,甚至是我们心中的世界一流大学,最突出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明显、突出的个性”。只有抓住大学的共同点,并抓住一流大学之间的“各不相同”和“明显、突出的个性”,才可能抓住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深入不到大学的本质,看不到国外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而只是从形式上来定义世界一流大学,实在是有点舍本求末了。[1]

趣味个性互动抽奖是将微门户大厅与抽奖平台相结合,在活动抽奖前,活动主持人可以让读者发送一段自己在图书馆读书或参与活动相关的文字、照片、语音等,平台自动将读者的微信号导入抽奖池,参与抽奖。方式趣味,读者掌握极大的主动权,提高活动气氛。此方式在图创年会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带动了年会“高”、“嗨”、“翻”的活动气氛,每一轮抽奖,迎来了年会的气氛高潮!

3) 控制段表示数据的字节数,在通用板卡向分油机板卡的数据发送中,LED状态指示的数据以及LCD显示数据是包含在一个数据报文中的,其中液晶显示为20个字符用ASCII码表示,每个字符占用一个字节,另加显示的第几行占用一个字节,10只LED状态指示占用一个字节,因此控制段此时为22个字节。

7.行业特色。经济社会生活的行业性内涵,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行业性特点,即高校必定还会有自己主要的行业归属。因此,大学特色的创建必须认识和把握自己归属的行业特色,依托行业,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原具行业特色的高校一部分归国家教育部直属外,绝大多数已与原属行业脱钩而归属省(市)管理。对转制的原有行业特色的高校而言,最可怕的是“特色迷失”,丢失自身优势;最需要的是继续强化特色,发展自身优势。

8.在四大功能中“以优势创特色”。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基本认同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四种功能。每所大学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基础各异,只能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发展自身的特色,即以优势创特色。一是在四大功能中选择自身的优势功能;二是在优势功能中选择自身的优势专业方向或服务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如何在实现四大功能中体现其优势,在某一方面的某个领域彰显其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学特色追求的目标。

四、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首先,大学特色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特色意识是办好大学的重要观念;其次,大学特色有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一所大学的特色,可分为综合性特色与单项性特色。综合性特色带动单项性特色,单项性特色促进综合性特色,二者相得益彰。围绕综合性特色创建几乎涉及大学办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这方方面面既是彰显与发展学科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前提和基础,又可作为学校单项特色来凸现;最后,大学的本质功能决定了大学特色的核心表现为学科专业特色,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的学科专业,创建特色首先要创建自己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根据对大学特色的上述讨论和思考,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阶段下,一所大学要创建和发展自身的特色,最重要的是以“创新思维”求“创新作为”来确定特色的选点和定位。以大学特色的核心学科专业特色的选择为例,显然不能只盯住传统学科专业或目前的热门学科专业,而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态势,或在传统学科专业上开拓新的发展方向,或创立新的交叉学科专业,敢于创新,敢为人先,在新兴学科专业上作开创性的发展。综合性特色的定位选点是这样,单项性特色的创建更是如此。例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如能在这方面创造自身的特色,将是办学的极大成功。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定要求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事实上,现今时代的人才培养,不仅要重新审视“教什么、学什么”,更要重新审视“怎么教、怎么学”,这为当今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与实施领域。

我们认为,前一时期我国高校在大变革、大发展中实现了大重组。除了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之外,绝大多数高校可以说基本上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应该说所谓正在失去特色或亟待寻求办学的特色之路者,也就是这些处于同一起跑线的高校。可以预言,在未来的“赛跑”和竞争中,赢者将是那些以特色在现处的层次和类型中“创一流”的高校,而非那些在层次和类型上继续盲目攀高的高校。我们不排除确有潜力的高校以继续攀升(升格)取胜,即便如此,那也必须更有特色,但绝大多数高校则必定走“以特色创一流”之路。

[1]何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度创新是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7-4-10(3).

[2]卢铁城.科学定位及特色创建乃大学要务[N].中国教育报,2008-1-14(5).

[3]凌均卫,李忆华,李立生.大学理念—认知与践行[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191.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大学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