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体论视角解读课程文化
2012-08-15陈健
陈 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江苏 无锡 214122)
从本体论视角解读课程文化
陈 健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江苏 无锡 214122)
对于课程文化的界定,历来侧重不同、说法不一。课程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多是从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及课程本身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两方面谈起,所以产生工具论和本体论两种课程文化观。显然,工具论课程文化观具有致命的弊端及局限,而本体论课程文化观以其体现的主体性、生命性、反思批判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等特征与品质,更适合当下的课程改革及人的生命主体的塑造。在本体论课程文化观下,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及课程评价文化都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本体论;课程文化;特征与品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可以说,无论是对课程理论研究本身的繁荣与创新,还是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与反思,课程文化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本体论视角出发,研究教育改革下的课程文化。着重探讨何为本体论课程文化观,本体论课程观具有的特征及其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1 课程文化概说
课程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领域与现象。作为课程和文化的复合体,由于课程与文化概念意义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研究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必然存在着较大分歧,所以较为精确地表述和解释课程文化是比较困难的,但又是必要的。
1.1 课程文化界定
关于课程文化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文化是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1]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不是体现在学校中的某个社会群体上,即不是以学校中的某个群体为载体,而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活动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无不在课程文化上有所体现。课程文化是他们双方面互动的产物。[2]有学者把课程文化放在课程运行而实现其社会功能的社会过程中来考察,认为课程文化是“课程在实现其特定功能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质的复合体”。课程文化的表现形态有:呈现课程的物质形态(如教材)、围绕着课程的选择、组织、实施评价所形成的规范以及在其物质层面和规范层面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3]也有学者从课程和文化内涵、本质的分析过程中,明确课程和文化都是主体发展的资源,二者的共同点就是发展资源,进而指出课程文化即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
上述学者对课程文化的界定是从不同角度和立场出发的,通过对其不断地梳理和反思,笔者认为,课程文化是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的确立过程与课程研制、开发、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所诞生的一种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既包括既定性的文化,即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一定社会传统和群体的文化,也包括以文化反思、生成为机制的建构性文化,即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而言的。
1.2 课程文化的内在联系及研究视角
课程文化作为一个复合概念,由课程和文化两个术语组成。课程与文化的联系是天然的、复杂的。一方面文化是课程的母体,造就并制约着课程。所以文化的品性就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表现、形成并影响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核心机制,离开课程,文化便如同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课程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也导致人们产生如下两种课程观:一种把课程看做是文化的载体,即工具论的课程观;另一种把课程看作文化的主体,即本体论的课程观。
对于工具论课程观,从本质上说,其把课程的作用仅局限在对现有文化的选择、传递和复制上,即仅把课程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工具而存在,忽视了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导致课程对社会文化只能顺向辩护,不能逆向反思;只能静态复制,不能动态生成;只能被动适应,不能主动建构。因此,这种工具化的课程不可能有自己的性格及思考,只能以社会制度化文化的“传音筒”和“代言人”的角色与身份进入学校教育过程,对社会主流文化不能有丝毫的“歪曲”与“篡改”,严重缺乏教育学的本性与品质。这也是长期以来学校课程无自主性、无文化性的根本性症结所在。并且,在工具论这种课程观下,人也成为文化的被动接受的“容器”,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得人在课程面前如同课程在文化面前一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发言权”,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再被漠视与抹杀。[4]面对这种状况,也就有了后来的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呼声。所以要消除人们思维方式中课程被定势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就必须还原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从而为今日学校教育及课程发展扫清障碍。
2 本体论视野下的课程文化
从本体论视角出发来研究课程文化,赋予了课程一种主体地位,把课程本身就看做一种文化而存在,使课程成为一种以文化生成、批判和反思为机制及品质的建构性文化。
2.1 本体论课程文化的特征
在本体论这样一种研究视角下,课程文化就具有了以突出自身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一系列特征与品质。
2.1.1 自主性:本体论课程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课程文化的自主性品质意味着课程文化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本体化文化形态,具有自律性、独特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属性。自主性品质决定课程文化是自在和自觉的,而不是他律和被动的;是自为和自成的,而不是给定和委派的。[5]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社会科学只有拒绝迎合社会让它充当合法化或社会操纵工具的要求,才能构成其自身。”[6]所以,新时代的课程文化必须具备一种主体性的文化品质,没有主体性的课程文化品质,学校教育的自主性使命将最终落空,自主性的教育方法和机制也将无法运转。具有自主性品质的课程文化是教育的自主性旨趣与目的实现的重要前提。
课程文化的主体性品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课程文化的生成和构建,充分体现生命主体的知识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吸收主体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影响,从而实现文化的“增值”。其次,课程文化要与社会其他文化现象产生良性互动。社会文化赋予课程文化意义,推动课程文化的深化发展。反过来,课程文化也应影响和塑造社会文化,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最后,课程文化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彰显自己的主体性存在,并对现状不断地进行批判与反思。
2.1.2 生命性:本体论课程文化的本质特征与品质 课程文化的生命性品质主要是指给课程以教育的生命意义,并体现其对人生存状态的充分关怀。只有课程文化具有生命意义,教育才会有生机。关注生命教育,舒展生命之快乐,体验生命之深度,不仅是课程文化的应有命题,也是课程文化的最终价值体现。[7]课程文化的生命性品质在活动中主要体现为:一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学生生活的关怀,充分具有人性化气息,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的活力得以焕发、灵气得以展现、精神得以张扬;二是通过各种方式的理性生活,使学生尽可能获得最高层次的理智感体验,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三是通过各种感性渠道,使学生内化道德活动、产生审美意识,并不断地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求尽可能获得最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2.1.3 反思批判性:本体论课程文化的生成建构之基 课程文化的反思批判性,是指主体在一定价值观念引导下,对现实的课程文化状况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思考,做出相应评价后再加以扬弃,从而引导课程文化向健康方面发展。就教育的内在品质而言,缺乏反思与批判的课程文化,难以称之为本体论的课程文化。只有以反思、批判为导向,以人的解放为宗旨,才能使课程文化真正具有主体性,并使其与工具化的课程文化从根本上区别开来。[8]因此,没有反思与批判,就不会有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建立在文化反思与批判基础上的建构性文化。
对于课程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包括两种情况:一方面是对与主流文化相距甚远的非主流文化或反主流文化做出否定性的评定,并加以矫正,逐渐把这些文化向符合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的轨道上引导;另一方面主体要经常运用通过课程实施所获得的反思社会文化的精神和能力,对落后、陈旧的主流课程文化做出科学反思、理性批判,最终否定并抛弃从课程中学到的落后、陈旧的文化,重新找寻、接受先进的文化。[9]
2.1.4 民族性与开放性:本体论课程文化的重要特征 课程文化的民族性与开放性并不矛盾,是相互统一的。要保持课程文化的民族性,封闭自守是过于消极的战略,越是保守越要落后,有容乃大。以宽容的心态面对课程文化的开放性,在开放的环境下与其他文化产生碰撞,这样的课程文化才能有生命的活力,才能从其他文化中吸取更多养分。本体论课程文化正是在民族的价值取向与时代的价值取向之间保持着适当的张力,并不断建构生成的。
一方面,本体论课程文化具有一种民族的特色和本土的气息。它是在中国本土文化谱系的特定土壤中产生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当下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10]它体现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邃,并不断引导广大学生珍视、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本体论课程文化具有一种开放的系统和宽阔的视野,其课程体系不是封闭的、阻滞的,而是多元、包容的。凡是对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有利,可以促进其成长的文化形式都可以借鉴并改造。其中,对话与交流是本体论课程文化所突出强调的,凸显了开放与平等意识。
2.2 本体论课程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本体论视角下,课程文化的组成部分如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及课程评价文化等几方面也都显现着主体性、能动性、反思性等品质。
2.2.1 课程目标文化 本体论课程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自主思考的现状,以科学和人文的整合为导向,以促进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为目的。课程目标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从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因为两者都有其各自合理的存在价值,所以本体论课程目标文化必然会呈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以促进个体生命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课程目标文化影响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多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思考、创造、联想的空间和时间,注重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获取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2.2 课程内容文化 课程内容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1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所以本体论的课程内容改变传统“难、烦、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以自然、生活、社会为载体,以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生活化为取向,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体验。可以说,本体论的课程内容文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它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利于个体的不断成长。
2.2.3 课程实施文化 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互相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本体论课程文化就是以课程创生和建构为价值取向的。这种价值取向的本体论课程实施文化充满了创造性,师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理解、对话、合作等积极行为,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与生成。在建构过程中,已经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师生进行或实现“再造”的材料或背景,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正是借助这种资源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本体论课程文化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特别强调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积极发展,充分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参与、交往合作,促进个体自主性的发展及社会适应性的增强。
2.2.4 课程评价文化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并对此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以往的课程评价,往往以教师个人看法为主,且教师的评价多偏向学生能力、学习的甄别,局限于好与坏,忽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丧失自我肯定、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本体论课程评价正是改变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评价方式。在这种课程评价体系下,学生不仅要善于自我评价,还要善于对别人,包括对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自主分析能力,养成参与、互动和合作的能力,并使个体不断走向成熟。
总之,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具有自身的文化性格,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课程文化,赋予课程一种文化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课程文化的主体性、生命性等特征与品质,从而更好地为生命个体的生存、发展服务。
[1] 金志远.课程文化研究述评[J].中小学管理,2004(7):17-19.
[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江红来.课程文化定义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6(9):67-68.
[4]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 邓正来.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6]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 ,2006(12):72-78.
[7] 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61-65.
[8] 史学正,黄学溥.论课程的文化性格[J].江苏高教,2005(4):58-60.
[9] 张晓东.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8):16-18.
[10]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1] 王洪明.人文理解:一种课程文化的研究范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7(2):6-7.
Curriculum Culture from Ontology Perspective
CHEN Jian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xi 214122,China)
Different persons Wuxi have different versions for the definition of course cul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rse and culture is concerned from two aspects:cours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or course itself embodi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which produce two opinions about course culture——the tool theory and ontology.The tool theory of course culture,obviously,has fatal defects and limitations,whereas ontology of course culture reflects some features and qualities such as subjectivity,life,reflective critical,open and nationality,etc.Therefore,the later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present course reform and human life location.The goal culture,content culture,implementation culture and evaluation culture of course are endowed with more abundant implication from ontology perspective.
Ontology;curriculum culture;feature and quality
G 640
A
1671-7880(2012)04-0083-04
2012-04-08
陈健(1982— ),男,江苏徐州人,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