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的卓越成就与东北文学的蓬勃发展
2012-08-15吕鹏毅
吕鹏毅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在她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共写出近百万字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珍贵的文本。在东北这片热土上,留给萧红的是过多的伤痛和少许的温馨,但也正因为这片土地才成就了萧红。在萧红的小说中充满着无处躲避黑土地上的独特东北地域文化。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样“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萧红作为东北作家中的中流砥柱,她与萧军一同奠定了东北作家群的崛起。但是萧红又不仅仅局限在东北作家群中,她的拒绝主流、拒绝模式的“萧红式”创作成为那个时代文学的另类。以纵深的“历史意识”超越了以创作“当代意识”为自觉的群体创作,创造了文学史上的永恒价值。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理解她的传世之作,充分地展现萧红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其对东北文学的杰出贡献。
一、萧红研究综述
在这几十年的萧红研究中,80年代是最为火热的,而后进入了一个多元视角的解读模式。在21世纪的今天,萧红仍然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萧红的研究主要是开始于《生死场》发表后,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的序和跋为研究萧红开了历史的先河。在经历了《生死场》后的一战成名后,萧红又陆续的写出了《呼兰河传》、《马伯乐》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这时期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茅盾先生所写的《<呼兰河传>序》,从艺术上对此进行肯定,但在思想上进行了否定。茅盾以批评家犀利的视角挖掘了萧红及其创作中“寂寞”的关键词,茅盾的许多评论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萧红的艺术特质,至今仍有回响。80年代的“萧红热”,其中对于萧红身世和情感的研究论文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萧红的名气。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著名学者葛浩文,他对《生死场》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并再次掀起了《生死场》的热评。在21世纪以来,对于萧红的研究更是盛况空前,这些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萧红的生平、创作历程和文化贡献等方面,重新阐释了萧红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萧红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
萧红的作品之所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震撼力,是与她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萧红在很小的时候就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有过密切的接触,她对日本统治下的劳苦大众十分熟悉。对劳动人民生活现状的深刻观察和“九·一八”事变带给人们的深重的灾难的体验交织起来,使得她的文学作品一出现就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萧红的《生死场》,用凄凉悲惨的笔调,为大家描绘了在苍茫的大地上沦为奴隶的普通老百姓的悲惨生活,让人们展示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之后,东北人们所面临的苦难与灾难。浓厚的抒情笔调和“随意性”的结构方式,从作者的主观感受出发,让人们真切的去讲述。因为亲身经历过这场浩劫,萧红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劳苦大众尤其是中国妇女的苦难生活。《生死场》中国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十分悲惨的,在撰写这篇小说时,作者不是简单地对事情进行客观的陈述,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感受直接融入到其中。萧红对于事件发生的次序和过程不是特别地在意,她将散文化的写作方式带进自己的小说中去。《生死场》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出了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农民是如何生存的画面。整部作品对人们痛苦的描写是极为深刻的,在那样年代里生存的人们,是以动物的方式生存的。人们的生命是被蔑视的,在这样的村庄里,人们只有死才能结束悲惨的命运。萧红描写的医院主要是反映在那个黑暗时代,整个国家国民的动物性,在面对敌人的入侵时毫无感觉。面对国家的沦陷,人们将自己的身份降低到动物的标准,只为了活着而活着,那么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自取灭亡的。鲁迅曾这样评价过《生死场》,“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力透纸背。”萧红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伪满时期,农民由麻木不仁地活着到为生存而奋起的过程,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萧红对于东北这片故土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疏离又有对故土的留恋,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距离的拉开,让作者饱尝颠簸的心有所归宿,让漂泊已久的心灵有落脚的地方。这样的故乡情结和怀旧情怀,使得萧红对东北这片土地爱恨交加。在萧红的作品中大家基本上看不到对故乡的赞美,有的只是贫穷、愚昧、麻木的生死场,有平凡落后的呼兰河小城。在《呼兰河》这部作品一开头,萧红就为我们展现了东北这片广袤土地的严酷环境,那严冬季节的东北小城里,严寒已经将土地都冻裂,漫天的风雪肆意地刮着,卖馒头的老年人也不慎滑倒在地,连小狗也冻得不像样。在《呼兰河传》中,萧红已经不再像创作《生死场》一样,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场景组合,而是将时间空间的概念打破,作者想要描写的就是对故乡呼兰河城的印象。在萧红的世界里,萧红对故乡投注了最真挚的情怀,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对过去的那个单纯的世界进行独特的审美关照,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萧红独特的文学特质
有过难忘的童年,有过不顺的感情经历,她经受过理想的幻灭、生活的苦难,这也就形成了萧红情感上的敏感与丰富。萧红是一位情感型的作家,她的写作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用自传式的笔调去描写那些她所熟知的一切,将丰富的情感倾注其中。萧红可以很好地将嘲讽与抒情穿插在不同的场景中去,这样写出来的小说显得更有故事性,跌宕起伏。在细细品读萧红作品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纯真善良的萧红,也可以看出洞悉一切的萧红。这样的碰撞必定使小说写出来具有矛盾性和张力,能直击人心。萧红以其率真的语言、自传式的叙事方式、散文化的结构创造出独具个人魅力的艺术特色。萧红的加入,可以说是东北作家群的一大幸事,因为她对男性作家国家民族话语书写中女性经验与体验空白的填补让东北作家群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意义,也在整体上提升了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品质。
萧红的地域性书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现代文学中并不缺少乡土文学,但是地域景观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大多是被遮蔽的。而萧红在其作品中处处流露出自己的乡野经验与故乡记忆,对东北广袤土地的描写、民俗风情等作了系统的专业介绍,并努力去挖掘既封闭保守又粗犷坚韧的东北文化,这样就使东北文化在现代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的席位,对后来东北文化的创作与研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不只是在东北作家群这一创作群体中,即便是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中,萧红也可以称得上卓尔不群的,多舛的命运,细腻的情感,更多的关注内心的萧红形成了对社会和对人生独特的体悟方式。萧红的一生可以说是被情感放逐的一生,由童年的寂寞搭配被家庭的放逐,萧红因此尝遍了人间的疾苦,更多品尝到了女性独有的辛酸。但这样不幸的经历对于作家是最宝贵的写作经验,正因为这些独有经历的苦难,才会使萧红可以从一个女性作家的立场去对女性命运进行终极的关怀。从萧红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她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她创作的一系列题材和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受自己情感的支配。以上的种种使得萧红变成异类,这也是其被研究界冷落几十年的原因之一。在这样功利化的时代里,人们根本不可能容忍这样的异类用自己的想法和笔墨去从阶级、民族、经济以外的性别的深层视角来彻底审视女性的生存困境。萧红存在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东北作家群这样的创作群体,更提升了东北作家群的整体创作品格。更以特立独行的创作追求和创作风格,超越了那个抗战救亡高于一切的年代。萧红以其独有的姿态屹立于文学历史的舞台之上,给后来的读者无限的思索与心灵的启迪。
四、萧红的地位与价值
萧红正是凭借那份对故土的诚挚关切和对人生疾苦的敏感,创作出击中人心的文学作品。萧红以真诚的自我表达和突破传统创作模式的创新精神,在同时代的作家中,甚至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一席之地。这位书写自我情怀的女作家,以其丰富的内涵,将痛苦转化为写作的深度,使其文学作品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品读了萧红作品后,依然能够体悟到这种追问生命意义的力量。萧红以其文学作品的价值,依然对现代人们发挥着卓越影响力。
[1]铁峰.萧红文学之路[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2]季红真.萧红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3][美]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4]孟悦,戴锦华.付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单元.走进萧红世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吴勇利,周利辉.超逸主流话语的另类叙事——浅析萧红抗日题材小说的独特性[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7]谭桂林.转型与整合——现代中国小说精神现象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皇甫晓涛.一语难尽——《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维的多维结构[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3).
[9]陈思和.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1).
[10]艾晓明.女性的洞察——论萧红的《马伯乐》[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
[11]周鲸文.《忆萧红》载《时代批评》1975,VOL733(12).
[12]萧红.萧红全集最后的一个星期.哈尔滨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