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专业《客源国概况》课程改革初探

2012-08-15廖春花

文教资料 2012年25期
关键词:客源国概况出境

廖春花

(韩山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管理系,广东 潮州 521041)

一、新时期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现代旅游产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开始的,经历了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和国际出境旅游的过程。目前,已进入“国内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经历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旅游创汇、扩大内需、安置就业、开发西部和新农村建设等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功能后,如今已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层面上”[1]。

作为一个应用性明显的专业,我国旅游专业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起来。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115所,比上年末增加148所,在校生59.98万人,增加0.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93所,比上年末增加92所,在校学生48.34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208所,在校学生为108.33万人[2]。 可见,我国旅游教育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然而,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远远没有跟上数量的急剧扩张,这种落后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体现在课程建设上。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全国各地的旅游专业建设均脱胎于其他院系,各个学校的旅游专业从教师“血统”上都打上了不同的学科烙印,有的发端于地理学,有的发端于管理学,有的来源于外语,有的偏重历史、文化,使得各院校课程设置比较随意,差别很大,在教材编著和使用上也千差万别[3]。

从总体上看,旅游专业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等,要求对相关理论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以及能指导实践;一是以实际操作技术为主的,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等,要求能与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相适应,并不断更新。而从我国目前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现状看,明显落后于旅游产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加快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步伐。

二、《客源国概况》课程改革的需要

《客源国概况》是高校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主要海外客源国家的地理、经济、社会、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各主要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做好旅游服务接待工作。可见,《客源国概况》课程是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市场,而专门开设的,其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入境旅游服务接待工作。

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国际出境旅游市场迅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已不再是我国旅游业的唯一重点。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不到总收入的15%);而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超过7000万人次,是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将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因此,新时期的旅游专业不仅需要了解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的情况,更需要了解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情况。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国际旅游业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的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并且成为我国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了解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情况,不能只考虑游客到了我国后该如何更好地做好服务接待工作,而是需要主动出击,学习了解这些国家的有关知识,到这些国家去做好旅游营销工作,让更多的游客选择到中国来旅游。而接待与营销,所侧重的知识面是不同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也缺少创新,《客源国概况》课程被认为是不属于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课程内容又以各个国家的资料介绍为主,不具备实操性,也被认为不属于专业实务类课程,在高校旅游专业中身份渐显尴尬,因此也不被重视。尤其是在本科旅游教学中,《客源国概况》往往多作为选修课来开设,或甚至不开设。

然而,我国目前虽然已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国和亚洲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但是要从世界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旅游教育界不仅需要好好了解和学习世界旅游强国(如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等)的旅游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还需要学习和熟悉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国家的相关知识,以及主要旅游竞争国家的发展优劣势等。而综观我国目前各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并没有这样一门相关的综合课程,只有《客源国概况》课程与之相近。因此,有必要对《客源国概况》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提高课程地位,使之适应新时期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并发挥其最大效用。

三、《客源国概况》课程改革思路

(一)课程名称及教学目标

笔者认同杨载田教授将课程名称从“概况”改成“概论”的建议,因为“概况”一词很难让人理解“客源国概况”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且知识内涵较为丰富的高校课程[4]。“客源国概论”应该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介于国际区域旅游市场学与地理行为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客观实践性等特点,课程必须强调其理论建设;应将“旅游流”规律和旅游者行为心理学作为基础理论,对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发生、发展、变化、特点及分布进行规律性探索。因此,可将课程名称改为《中国旅游客源国概论》或《中国主要旅游关系国研究》。

在教学目标上,应该在“为了更好地做好入境旅游服务接待工作”的基础上,更注重做好旅游营销工作,即通过对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的基础国情概况、国民性格、喜好、出游特点、出境旅游现状及变化等知识的学习,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客源国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全面促进我国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那些既是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又是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国家,要强调旅游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而对于那些我国公民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则应侧重分析其吸引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因素,可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出境旅游消费指导、税收政策、产业调整等提供依据,还可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选择国际区域旅游市场及旅游目的地国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课程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与相关旅游客源国家的具体旅游关系,可进一步将主要旅游关系国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并在课程内容上各自有所侧重。

1.主要旅游客源国:如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蒙古、菲律宾、德国、英国、法国等。这些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客源国家,入境旅游人次基本上是我国出境到该国旅游人次的两倍以上,且多是经济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主要的出境旅游国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更侧重其国民性格特点、出游喜好、影响出境游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竞争国家的相关分析,以更好地做好旅游营销和接待工作。

2.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如泰国、柬埔寨、意大利、缅甸、老挝、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哈萨克斯坦、朝鲜、马尔代夫等。这些主要是我国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或国家人口较少,这些国家到我国入境旅游的人数都很少,而我国出境到该国旅游的人次却在15万以上。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侧重该国旅游特色产品、主要吸引因素、旅游安全、旅游发展经验等方面的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公民出境游的特点、心理因素、行为特征等,为我国相关旅游部门制定出境旅游消费指导、购物税收政策等提供依据。

3.互为旅游客源国: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澳大利亚、印度等。这些国家既是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也是我国公民较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入境旅游人次与出境旅游人次基本相当。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多位于我国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与我国有相似之处,多是我国的主要旅游竞争对手。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更侧重该国的旅游发展历程、旅游产品特色、竞争优势、发展经验等,既要做好旅游营销工作,更要开发差异性旅游产品,争夺客源市场,或与之进行联合促销。

(三)课程教学方式

根据上课学生的反映,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客源国概况》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明显滞后、教学重点不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5]。因此,《客源国概况》课程建设需要勇于弃旧求新,按照新时期的要求构建其新框架、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一切应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为依据,向自然、人文交融,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实际应用性特征的方向发展[4]。

在教学方式上,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可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等多渠道收集国家资料,解决课程内容滞后的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安排上,应在介绍每个国家概况的时候,附上该国主要信息来源网站、国家旅游局网页等信息,让学生可自行更新相关数据和信息,同时提高应用能力。同时,每个章节可设置相应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线路设计”、“旅游营销方案设计”等综合性较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实操作业,使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信息,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 杨载田.旅游客源国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

[2] 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2-10-25.http://www.cnta.gov.cn/html/2012-10/2012-10-25-9-0-71726.html.

[3] 陈霁.中国旅游院校教材发展状况评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81-84.

[4] 杨载田,王鹏,刘清俊.高校旅游客源国课程及其教材改革创新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171-173.

[5] 银元.《旅游客源国》课程教学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7(7):69.

猜你喜欢

客源国概况出境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张家界入境旅游的影响——基于主要客源国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论中英两国旅游关系及开发英国市场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