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游戏教学及巧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2-08-15朱彩群
朱彩群
(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 江苏 扬州 225200)
一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所做的游戏常常高于他们实际的发展水平,游戏可能充当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梯子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帮助他们获得更高水平的能力。”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发展适宜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游戏,把音乐和游戏整合时,孩子们常常会表现得异常兴奋,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把音乐游戏中所要表现的节奏、音乐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
着眼于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把音乐游戏渗透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使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学会歌曲,掌握并巩固音乐知识,得到很好的情感的体验。下面我就音乐游戏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以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音乐游戏是一种融合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娱乐活动。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在游戏时学生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以游戏为乐的孩子们,天生就是美的欣赏者与创造者,当音乐节奏与他们的生理运动一致时,生命冲动的神奇力量总能使他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
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一课时,进行曲的音乐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动起来。我简单地介绍了曲子,就让孩子们随音乐走一走,虽然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但音乐的节奏及韵律被忽视了。我试着让孩子们再多一点情感投入,随着音乐说:“夜深了,小主人睡着了,此时,被关在箱子里的玩具兵们偷偷地从箱子里爬出来……”和着音乐,孩子们贼头贼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段音乐之后,我又说:“小主人此时正睡得香呢,玩具兵们有的……”我用手指着一个又一个孩子,他们便和着音乐学起了解放军走路、打枪。音乐停了,我故意学着小主人的样子,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再看孩子们,他们摆着音乐结束时的动作,有张大嘴巴、两手叉腰的,有的翘起一条腿的,有拥抱在一起的……各种活泼可爱的姿势,就像导演为了剧情需要,有意安排设计的各种造型,使人忍俊不禁。孩子们牢牢记住了这节课的乐曲,产生了共鸣。情感的投入使他们掌握了进行曲特有的行进节奏,而且能进行表情优美的表演,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音乐课中的音乐游戏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美感,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与体验各种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的情感背景。如《蜗牛与黄鹂鸟》一课,通过游戏,孩子们懂得了“笨鸟先飞”的道理,并能通过音乐游戏正确认识蜗牛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对蜗牛产生敬佩的情感,一种向蜗牛学习的情绪油然而生。蜗牛的形象在情感的广度与深度上有所拓展,在情感的体察上渐趋真切、准确与细腻,而这些恰是儿童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基础。通过音乐游戏,儿童的情感直接切入审美领域并使审美情感得到积累与丰富,正是基于这种自我迷失性的情感投入,儿童常常产生创作灵感,发现比他自我意识更可爱、更精妙的音乐境界。
(二)以音乐游戏促进学生角色遐想能力的养成。
音乐游戏适应了孩子们纯真热诚、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天性。随着见识的增长,音乐游戏中的角色遐想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随着游戏的进行及情感的投入,儿童会把自己想象成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欣赏《鸭子拌嘴》时,我先创设情境:“一天,许多鸭子在一起玩耍,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完音乐,孩子们围绕问题充分展开想象,进行角色遐想。经过相互讨论、补充,一个优美的情节形成了:清晨,鸭子出窝、拌嘴,鸭妈妈劝架,相伴回家。教室被想象成美丽的河畔、鸭子们温暖的家,遐想的音乐形象表演得绘声绘色,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融于其中。学生随着音乐情不自禁的表演,清脆的钹和三角铁发出“才当、才当”的声音时,他们笑盈盈地把双手靠在两侧,撑起一对翅膀,大摇大摆地按打击乐的节奏走着,“小鸭们”不快不慢、非常整齐地出窝了。接着,悦耳的钗声响起,声音渐强渐快,同学们立刻两两相对,撅着屁股。双手变成了小鸭子宽扁的嘴巴。钗越打越激烈,“小鸭子”们斗得不分胜负,不肯罢休。粗犷的锣声出现了,“鸭妈妈”随着节奏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给“小鸭”劝架,有的瞪着眼睛,有的拍拍“小鸭”的头,“小鸭子”终于和着安静的音乐微笑着互相招手,跟着“鸭妈妈”回家了。
角色遐想是那么活灵活现,纯朴可爱,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对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个性在音乐游戏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行为,老师应加以培养,而不要约束与扼制。在《小红帽》的表演游戏中,有一个场景是猎人把大灰狼肚皮剖开,解救小红帽和外婆,多数同学借助一件物品表示刀,口中模拟剖开狼肚皮的声响。有一位同学与众不同,他用拉开自己衣服拉链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是即兴的,真实的,颇具新意。我充分肯定,要求别的小朋友也来学一学。课堂沸腾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展现于前。
在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捕捉、发现学生的即兴创作成果,及时地进行评价,引导,把这些闪光的成果积累起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重要环节。长此以往,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孩子们会逐步建立表现音乐的信心。还要不断地引导比较、鉴别,使学生明确自己在音乐游戏表演中的优缺点,在表演技能方面有哪些地方影响了音乐情感的表达,影响了表演的艺术质量,从而逐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提高表演质量。这个过程不仅是提高学生表演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过程。
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技术,已经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以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提供了声音、文字、图像相互结合又能互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刻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内涵,亲切自然地表现音乐,满足了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课堂因多媒体的运用变得更加精彩。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学得好不好,兴趣很关键。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的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如果不生动形象,音乐的魅力同样无法展现。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将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学生就会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境: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犹如身临其境,加深了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体会到歌曲的情绪、使单调的学唱歌词变得有趣而有活力,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出来。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入情入境,激活思维的火花,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表现美、创造美。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
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教师把孔雀的活动过程具体化为八幅活动的画面,动态地表现了孔雀开屏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又让小朋友自己排练表演,模仿孔雀开屏的动作。学生兴致盎然。教师不失时机地从表演动的过程和画面上派生出多条分支,提出问题:假如你变成了一只小孔雀,假如画面中的这只孔雀这么棒、假如.....应该怎样来表现?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他们的设想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表现得淋漓尽致,多种音乐表现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金孔雀轻轻跳”深刻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突现出来。
如在教学《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时,课件出示军民大生产的场景,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热火朝天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在歌曲教学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劳动生活素材,为这首歌曲的旋律填上新词。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描写大扫除时不怕脏、不怕累的场面,有的描写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购物的情景,有的赞美家乡的风光,为家乡旅游胜地做宣传,还有的为中国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摇旗呐喊……他们将创作好的歌词通过大屏幕和全班同学共享,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音乐在一般人的认识里也许就是一种声音,但实际上它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很广。在小学阶段,学生需了解的音乐知识包括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音乐结构,音乐体裁,乐器的认识等,而这些连大人都觉得无趣的音乐知识,如何让孩子乐于接受呢,最好的办法还是运用现代多媒体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比如:在欣赏《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时,我把新疆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做成课件,欢庆、快乐、喜悦、流畅且具有浓郁民族风韵的旋律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吐鲁番盆地,使人情不自禁浮想联翩,丰收的喜悦让人心醉,欢快的舞蹈催人跃跃欲试,悠扬的小提琴声更使人心旷神怡。由此使人联想到丰收的哈密瓜,晶莹剔透的葡萄、南疆丰收的天山及天山脚下大草原上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随着我提前录好的简短的画外音介绍,学生很快投入了学习。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
(四)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情感”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引起学生的共鸣,让音乐教学收到实效。多媒体在音乐中的运用很好地促进了这种情感效应的发挥。
在教学《草原小姐妹》这首作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姐妹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护小羊羔的精神,我精心制作了一幅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草原牧歌、与暴风雨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心、鲜艳的花朵遍地开。乐曲的旋律连同画面的场景,会定格在学生心灵深处,向小姐妹学习的情感油然而生,情感体验被推向高潮。教师只有把音乐形象中崇高的思想揭示出来,音乐对学生才有意义。在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上,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爱上音乐课。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使音乐课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一把琴、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枯燥的音乐理论、无休止地唱歌和听那些似懂非懂的音乐,而转变为主动参与体验、创造音乐的过程。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观察、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师生互动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音乐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培养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促进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