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音乐家刘天华处女作《病中吟》背景及赏析
2012-08-15王一涵
王一涵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家庭境遇
刘天华的故乡江苏江阴是江南一个古老的小城,江阴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长江最狭窄之处,因此,江阴便形成了一个天险,自古以来,江阴就是一个著名的古战场。他家的旧居坐落在江阴城内西南隅的西横街上,街道很狭窄宛如北京的老胡同。刘天华的故乡有过繁荣的往昔,而他所在的那个年代,却显得有些萧条。故乡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与光荣传统在天华童年时代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一生的思想感情与音乐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5年2月4日,刘天华诞生在故乡旧居,是家中的次子。1895年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强迫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加上国内军阀操戈,战乱频繁,更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江阴地处门户地带更无法幸免于难。在这战乱纷纷的年代,刘天华家中的日子也十分艰难,待到刘天华两岁的时候,父亲考上了秀才,在家教了两三年的私塾,这两三年正是刘天华家中的黄金时代,生活逐渐恢复到了小康水平。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学校停闭,半农、天华兄弟俩毅然抛开书本,投入到革命的洪流当中。回到故乡,由于母亲的不幸病逝,父亲的病也日益加重,停了工作,家中断了进项,负债累累,生活更加艰难。不得已兄弟俩出了远门,去了上海,两人克勤克俭省下每一文钱为家中还债,天华所在的“开明剧社”因地方当局大为不满而在1914年仲夏强令解散,在上海没有了经济来源,天华只好被迫返回家乡。
家中的一切显得十分凄凉,父亲更加地衰老而虚弱,天华不禁一阵心酸,但无事在家的日子是难熬的,而后经过刘天华的朋友姚志诚的一番周折帮助,天华在远离江阴二三十里的小镇华墅小学任职。任教不满一年,因不愿与那些混饭吃的同事同流合污而不获续聘,又告失业。
1915年初春,天华再次回到家中,却又碰上逼债这些倒霉的事情,连日以来生活又很艰辛,于是天华被折磨得染起病来,就在这贫病交加的时刻,刘天华的父亲经过长时间的患病,亦经不起这样的刺激,不幸于当年正月二十七去世,终年48岁。由于父亲的医药、丧葬等费用,又欠下一大笔债务,当时旧社会的债主惯于欺压穷人,天华父亲的尸骨未寒,债主们就上门讨债,为了还清债务,大哥半农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写作,将自己每次所得的稿费凑齐还债,终将债务还清。天华的父母双亡后,家中全靠大嫂勤俭操持,家中也只能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
二、求知音乐
刘天华在音乐上的启蒙是很早的,大凡有成就的音乐家多半如此。在天华的童年时代家中并没有懂音乐的人,所以也就谈不上从小接受过什么严格的训练,但刘天华的家乡江苏江阴民间音乐的气氛却特别的浓厚。
江阴是苏南民歌和民间音乐的荟萃之处,由于江阴是一个古战场,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战争中这一带人口流动性大,因而输入了很多外地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当地流行的民间音乐有江南丝竹以及山歌、小调、号子等各种类型的民歌,还有载歌载舞的花灯音乐。戏曲音乐也很丰富,比如说有名的锡剧、滩簧和苏州评弹等,在天华小的时候,当地唱民歌的还很是流行,还有摆擂台赛歌的风俗和传统。因此天华从小就深受这些优美的民间音乐的熏陶。
当地每逢邻居家里操办红白喜事,总要请民间艺人或和尚道士来演奏,无论是喜庆或悲哀的乐声都能让天华心驰神往,悲喜之情亦喜形于色,又是他那穿着开裆裤的胖墩墩的身子还会随着音乐的节拍和情绪手舞足蹈起来,其憨态可掬,逗人喜爱。对音乐的敏感和兴趣,使得天华在小伙伴中鹤立鸡群。
刘天华幼年接受音乐启蒙,有几位值得一提的人。刘天华小时候,邻居家有一个青年名叫汪阿大的,为人热情诙谐,还会一点笛子和二胡,因此天华和他很亲近并热情地称他为“汪大哥”。每逢夏夜在院中乘凉,这位汪大哥总是怡然自得地吹吹笛子、拉拉二胡。对于刘天华童年来说,另一个最美好的回忆是与他的音乐小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涌塔庵的彻尘小和尚因家贫而出家,但由于他的聪明好学,故被他师傅送到天华父亲办的私塾来就读并借宿于天华家,跟天华一起玩耍,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彻尘待人诚恳也喜爱音乐,除擅长吹笛还会些别的乐器,所以天华与他很要好。在课余时间,天华和彻尘在后院会一起奏乐消遣,一个拉二胡,一个吹笛,彼此呼应,配合默契。两个人的友谊因音乐紧紧相连,也算是在天华的童年时光中,难以忘怀的。
1909年,天华考上常州府中学堂后,中学时代的他除了学习一般的课程和钻研古典文学外,也很喜爱美术,而相对于此音乐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他入学以来,不放过任何一个音乐学习的机会。他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校中的军乐队,把乐队中的所有乐器都学会了,特别是对铜管乐器更是有莫大的兴趣,因此在短短的两年间,他的铜管器乐的演奏水平已达到校内首屈一指的程度。
天华对音乐的求知欲不仅仅如此,当他从上海回故里小镇上任职时,不顾同事的白眼,利用业余时间去拜访民间艺人。在任教期间,天华听说离华墅小镇东南十几里的顾山镇上,有一位国乐名手叫周少梅,丝竹样样精通,尤其擅长二胡与琵琶,于是,天华每到星期天早晨就动身到顾山镇请教周少梅,并觉得自己颇有收获。只要是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的人,天华都会虚心请教。
失掉工作,逝去父亲,又在病中的他,拖着沉重的步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思索着今后的生计问题,无意中发现了地摊上摆着一把蛇皮竹筒子二胡,便对这二胡爱不释手。虽在病中,他却像往常一样,每日拉奏不息,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悲哀和悲愤。
三、《病中吟》
刘天华在那把简陋的竹筒子二胡上,先是拉奏些民间乐曲,渐渐地他觉得这已不能充分抒发他的思想感情了,于是经过自己兼旬累月的构思与苦练,借鉴他在上海“开明剧社”工作时所学到的小提琴演奏技术与西洋作曲理论,又建立在民间演奏技法上,终于创作出他的处女作旋律。这个旋律经过了长时间的修改与发展,最后定名为今日众所周知的二胡独奏曲《病中吟》。
《病中吟》是刘天华经历了曲折而坎坷的道路以及漫长而痛苦的思想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个苦难的历程可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尤其是从1911年夏到1915年春,短短三四年间,失学、两度失业、贫病、丧父等一连串不幸的遭遇纷至沓来,这对年仅20岁的天华来说是个尤为沉重的打击。这个满怀爱国热忱、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所怀揣的希望却一次次地被现实破灭,在贫困痛苦而坎坷的生活道路上,他不断地碰壁、苦斗、挣扎,却仍然找不到出路,而后才如梦方醒地从美好的幻想与愿望中回到残酷的现实。于是,用音乐抒发了心中的惆怅之情,这也便是《病中吟》一曲的由来。
这首作品虽是在病中吟咏而成,却并非表达绝望之意。整个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段哀婉悠长,像是在陈述作者这20年所经历的坎坷生活;第二段略欢快轻巧,用反衬的手法说明作者并未表现出一蹶不振,而是阐述自己郁郁不得志悲愤心情的同时也表露出自己憧憬着光明的理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复,再次和第一段做出对比;尾声以快速有力的功法奏出了最强音。刘天华先生的作品在“病”字上有双关的意义,除了抒发自己的不得志,也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病态的社会重压下一大批像他一样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们共同的心声。由于作者自幼就酷爱古典诗词,所以《病中吟》的“吟”就取自古诗行体中的一种名称,需要强调的是,“吟”绝非“呻吟”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
在创作手法上,《病中吟》也有着独特之处。曲体形式类似西洋的三段体,乐曲进行严谨而又不拘束,思想感情的表达与乐曲情调的走向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作品乐句长短不一但连贯性很强,第二段的节奏欢快,律动性和歌唱性的对比鲜明;指法上则巧妙运用了吟音、滑音(即绰音、注音)和颤音以及把位的更换(其中包括大绰和大注);在弓法的运用上结合了长弓、短弓、断弓和分弓以及顿音来阐明情绪的多变。
若是换了另一种乐器来演奏《病中吟》这一曲目似乎不太适合,沉吟慢诉、悲愤激昂的效果因二胡独有的性能活灵活现在人们的听觉中,这样所谓“不堪”的二胡也会让人们有所回味,是刘天华先生使二胡从民间的原始状态向专业化、科学化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今日聆听《病中吟》,是一种对意志的激励,是对美好的未来的憧憬,因而此曲就有了流传的价值。
四、结语
20岁是人生拥有梦想并想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的年纪,但刘天华的20岁却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与不堪,命运的挫折造就了他的音乐才华,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愿望寄托于音乐的跌宕起伏中,真实的写照是时间的蹉跎,岁月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社会……
刘天华先生的处女作《病中吟》吟唱的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们的共同心声,二胡虽是那个年代简陋不堪的小竹筒子,但将这些融合,却能成为一首不朽的“诗篇”。这不是苦苦的挣扎,而是一种信念的坚持。
[1]方立平,闵惠芬.刘天华记忆与研究集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
[2]龙音编辑委员会编.刘天华作品全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8.
[3]刘北茂,育辉.刘天华音乐生涯(胞弟的回忆)[M].人民音乐出版社.
[4]刘天华.中国民族音乐登上国际乐坛的里程碑.京江晚报,201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