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想
2012-08-15杨燕
杨 燕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一直备受各版本教材亲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中“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之下的第一篇便是《荷塘月色》。教材选文要求文质兼美、适于教学,而《荷塘月色》经久不衰足见其价值。但即使是经典篇目,其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应与时俱进,符合当下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发展。在课程改革、散文理论不断更新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实现其教学价值,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从“慢慢走、欣赏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写作手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一、慢慢走、欣赏啊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苏教版教材的编写也突出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每一专题都有一个主要人文目标,都是对学生的一次人文熏陶。
在如今这个快速、烦躁的时代里,“慢慢走,欣赏啊”这个专题便是应对现实而编选的,试图去抚慰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专题开篇语中交待了专题名称之由来,提出“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体现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便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方法——细细揣摩,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则是希望学生能有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即能在忙乱之中停下脚步欣赏文章,欣赏身边的风景,这是对现实的纠正。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有一篇文字标题亦为“慢慢走,欣赏啊”,主张人生的艺术化,认为读文章是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玩索”[1],这也是这一专题中的应有之义吧,鉴赏揣摩应是一种无功利的美的欣赏。这些是一个专题的大致目标,也需要落实到该专题之下的课文中。《荷塘月色》也不例外。
朱自清先生用《荷塘月色》描绘了自己的一次夜游,是他停下脚步在欣赏美景,在品味自己的情感。将专题要求落实到这篇文章中,便是希望学生能循着朱自清先生的脚步欣赏风景,而这风景到了学生这便具有了双重意义——荷塘月色之景与语言文字之美,学生要在感受风景美的同时,感受语言的美。“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月光如此轻柔又如此有气势,学生眼中的月光是什么样的,在生活中是否留意,又是否能用文字形容出自己心中的月光,如此这般加以引导,让学生慢慢学会停下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在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到身心的愉快。留一角课堂给美,留一角课堂让学生进行“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卸下心里的负担,让感觉说话。教学的过程、节奏也应与专题相适应,不要用一连串的机械的问题去逼迫、去赶鸭子上架,这样的师生追逐既使教师学生都感觉疲惫,也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放慢课堂的节奏,配之以图片、乐音,让学生徜徉于语文课堂。
以上从专题出发,落实到课文之中,是《荷塘月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方面更多地偏重其人文性,当然文章也不止于此,服从专题之外,还自有它的独特之处。
二、作品与作者——心灵幽会
散文理论“形散神不散”的时代已然过去,现今的散文教学我们亦要更新理论与方法,我们需回归到散文本身,从散文整体出发去感受、去领悟、去交流。
现代散文之狭义定义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文学体裁样式,散文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其他文体相比,在散文中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触摸到作者的情感和心理。”[2]那《荷塘月色》中,我们将认识一个怎么样的朱自清,我们是否能与他进行情感的沟通?
学生在教材中接触的朱自清的散文几乎是同一类的写景散文,营造的是审美的境界,有些学生便觉得朱自清的文章风格便是如此,由文章来看一个人,朱自清便是一个悠闲的、追求美的作家。这样便把作者本身形象的丰富性给抹杀了,对文章情感的把握便片面了。实则朱自清性格内向,不大言语,感情深沉细腻,有观点认为朱自清的作品中过多的女性形象,有意淫倾向,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朱自清在现实生活中是压抑的。他的生活也是贫困的,作为九个孩子的父亲,他承受着巨大的家庭压力。这些是朱自清现实生活的困境。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荷塘月色》,这里是他的审美世界,是一次精神之旅,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徘徊。有学者认为这类散文是朱自清对灰色生活的反抗,是他在追求生命的飞扬与律动。[3]我觉得荷塘月色之旅是朱自清给自己的短暂休假,他便是用这短暂的美好去修补生活的不足,给现实以慰藉。教学中,若注意将朱自清的形象更加完整地呈现,便能让学生了解到如此生活着的朱自清都能够停下来,抽出身,欣赏美,那我们的学生条件更佳,应更具备欣赏的条件与可能,这样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慢慢走,欣赏啊”,并逐渐养成学生这样的生活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全面的了解能使学生更贴近作者、更贴近文本,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看整篇文章,便能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了解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变化。
《荷塘月色》中的情感是淡淡的,开篇透露出其“心里颇不平静”,中间偶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结尾则是“什么生息也没有”,这几处是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情感的。我觉得不平静是他情感的底色,至于为何不平静,解读众多,影响较大的一种解读是因为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也有学者认为是家庭的原因,各种说法都有其合理之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需浪费时间去辩驳孰是孰非,只需简单介绍,我们要抓住的重点便是他的不平静。不平静是他的现实生活,而下文的荷塘月色的描写,有着更多梦的色彩,我把它称为“梦境”,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喜悦的纱,暂时欣赏美景,也试图借着这美景将“不平静”驱除,然而底色难退,不小心又透露了心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又赶紧将这种情绪控制住了,直到回到家中,回到现实生活中,“什么生息也没有”,现实生活没有变化,他的一次梦之旅结束了,现实的安静中依然裹挟着不平静的因素,因为现实不曾改变。但是作者的心境应是有变化的,在心灵休憩之后,“不平静”的心得到些许抚慰,然后接着生活。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出游,这样的文章是作者给自己心灵的短暂假期,是他的精神粮食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则需抓住这三处及作者的性格特点来感受他情感,并使学生结合自己心中不平静时候的表现、感悟来体会,来与作者交流。
散文是作者的低诉,是他心灵的一面窗子,读《荷塘月色》,应是一次与作者的心灵幽会,其方式便是彼此的坦诚。
三、写作手法——《论朱自清散文》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的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便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解读,教材编制中也体现出了这种倾向。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五本书中有三篇文章 (《荷塘月色》、《边城》、《雷雨》)的课后练习中提供了有关文章解读的学习材料,主要是一些不同观点的学术论文,让学生在各观点的碰撞中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这些都体现了个性化解读、深层解读的倾向。
《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中提供的论文,有三篇是有关文章情感主题的,有一篇是有关文章写作手法的——余光中先生的《论朱自清散文》。这篇文章出自1992年第2期《名作赏析》中的“名作求疵”专栏,顾名思义是对朱自清散文的批驳。余光中先生认为《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泛滥,且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荷塘月色》之所以在各版本教材中经久不衰,也是有其原因的:首先是其历史原因,在白话文刚兴起的那几年,这样的散文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已然是佳作;其次,朱自清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规范,课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例子,需要有可模仿性,学生不仅学其规范用字用词,也学其中的修辞,而《荷塘月色》中的比喻即使不出彩,也是恰当的,与全文基调相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模仿。故而在教授《荷塘月色》之时应把余光中先生的观点也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谈谈其中比喻的妙处与不足,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对教材的盲目崇拜,且矛盾的观点让学生的思想起冲突,能促进其思考。而教师可在用语的规范、意境营造等方面加以引导。
以上三个方面仅仅是分别寻找一个切入点对文章进行教学设想,未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实际教学中也不可能处处兼顾,而是有选择性、有重点的。本文论述的是笔者对《荷塘月色》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修正。
[1] 朱光潜.谈美·谈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第一版:106-108.
[2] 马云.中国现代散文的情感与交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2,第一版:3.
[3] 马云.中国现代散文的情感与交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2,第一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