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2-08-15丁蕾

文教资料 2012年16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丁蕾

(南京工程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21116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丁蕾

(南京工程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211167)

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日趋深入,原先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如何摆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让大学生重新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本文从网络的功能与自身特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找出一条适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方法

一、前言

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的“第四媒体”,正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强大功能将触角伸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并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带来的大量思想、道德问题,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往往无能为力,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网络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同样也正在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网络现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据中国互联网白皮书2011年数据报告,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网民上网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上网人数占上网总人数的30.6%,其中20—29岁上网人数由2009年的28.6%上升至29.8%。至2010年12月,博客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64.6%,用户人数达2.95亿人,年增加7310万。同时微博客人数达6311万,在网民用户中占13.8%;手机微博客占使用手机人数的15.5%;网络视频用户数达2.84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62.1%,年增长率为18.1%。在网民手机上网应用中,手机的普及、智能机软件的预安装、携带方便性,保证了手机的即时通信的渗透,手机即时通信的渗透率达67.7%。[1]大学生中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而上网率更是达到了100%。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流行一种“政治淡化论”,在一些人看来,进行政治教育是“文革”的做法,而在另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资本主义国家并不进行政治教育。这是由于对政治教育的偏见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不甚了解造成的。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所有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的过程。我国正进入经济腾飞的时代,而且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蔓延之势,这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受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及社会经济方面的矛盾和一些落后思想的影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屡禁不止,部分腐朽思想意识很容易使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想出现排斥抵抗心理,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传媒手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互联网既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又给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各种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观点的传播蔓延对学生造成了严重不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使各民族文化思想产生碰撞和交融,面对社会转型变革的思想碰撞、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激烈交锋,大学生容易出现思想上的误区,忽视主流社会意识观念。尤其是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产生的怀疑、淡漠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思想状况。我院学工部门调查发现,只有30%左右的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有40%左右的学生上课时并没有认真听讲,而是人在课堂心不在,不知上课讲的什么内容。我院应用型本科的定位,也注定了学院重视专业实践教学,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认识并不充分,不可避免地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的消极倦怠,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2]

三、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当前社会存在着这样一种功利主义心态,认为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有部分人心态浮躁,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过时落伍了,初中高中都已经学过了,都是老生常谈,而且高校有几个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教一教就行了,只要能提高就业率和考研率指标,让学生有好工作就行,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性。有些部门和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自己是服务人员或专业老师,把本职工作或教学工作干好就行,没有认识到全院育人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素材,而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其实比课堂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让学生理解与接受,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机制不健全。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横向联系较少,使有效的力量得不到集中,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也影响着老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最为根本。制度是建立机制的基础,机制的优化过程就是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各项制度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能否优化,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能否实现。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性强、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特征,是机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从人们的内在需求出发,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运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的手段,奖优罚劣,促进优胜劣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优化决策和管理机制,可使教育决策和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充分尊重、发挥人们在教育决策、管理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健全保障机制,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缺乏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求得发展,在内容上就要不断创新,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观念的创新是实现内容创新的前提。思想观念如果不转变,依旧停留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不能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精神的精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壮大,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新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也越来越大。因为网络的信息共享,开放的交流连接,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传播速度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发帖,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能迅速得到众多回帖人的认同和支持,并以最快速度从网络的各种平台传播出去,并能得到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网友的支持,使发贴者能得到内心的满足感,所以学生学习交友聊天都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学生希望能在网络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在网络上能够和思政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希望解决思想上的一些实际问题。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不足包括两方面,一是思政老师的授课内容创新不足,很多内容和高中的思政内容是重复的,老师不愿意创新内容,也不敢随便更新课本内容,怕引起不必要的政治麻烦。二是思政老师的授课手段创新不足,原先的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已不愿意再重复听一遍,他们通过网络得到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了老师的课本内容,他们在内心已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如果高校思政老师还是按老的课本照本宣科方式来教学生,学生对课堂教学就会相当反感与排斥,也不会激起课堂教学的共鸣,这样的教学只会变成一种机械的形式与过场,对学生的思想不会起到任何的教育作用。

4.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性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报告明确批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新形势下,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的流失,学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从数量上、学历层次上、职称评定和干部提拔上,多方面关心与支持思政教师,培养出一支能战斗打胜仗的思政队伍。

四、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办法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巨变,中国内部也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社会主义在中国能经久不衰,中国要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情况新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的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2.完善机制,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力量。

建立完善领导机制,重点完善责任机制,明确校内各部门的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行政工作部门,整合学工、团委、宣传、组织、教学各单位的各种力量,引导老师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重点健全协调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确保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工作落实,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能部门重要职责,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努力形成全校共同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3.借助网络,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校园网的文化教育功能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随着手机和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我们要及时抓住新型媒介的文化传播作用,及时开通学校学工团委思想政治教育的网页,开通思政老师的博客、QQ,利用视频和文字和学生直接交流交心,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大力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做知行统一、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4.积极扶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语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当今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及时转变观念,适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1]网络来源:http://tech.sina.com.cn/i/2012-01-16/ 10456642601.shtml.

[2]李义军.国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08,(9):94.

[3]金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再认识[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1,(2):39.

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1SJD880117。南京工程学院2011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立项课题,GY201108。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