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低段写字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2012-08-15王卫芹

文教资料 2012年16期
关键词:笔画儿歌姿势

王卫芹

(临海市白水洋小学,浙江 临海 3170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强调在低年级就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出“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感受汉字形体美”的要求。身边的老师们说,教写字真难,我认为方法对了就能化难为易。平时,我教得轻松,但学生在每次写字比赛中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08学年,6个学生参加镇写字比赛,4人获一等奖,占了一等奖总数的一半,还有2人分别获二、三等奖。这三年写字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我班学生在比赛中总能获一等奖。

之所以能轻轻松松地教学生写好字,是因为我始终牢记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在写字教学实践中我常结合故事、儿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写字带给他们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批评,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唤醒学生对写字的热情。下面说说我的几点做法。

一、两首儿歌、数句提醒,寓教于乐学姿势

都说“练字先练姿”,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我一边给学生示范,一边教念《坐姿歌》:“小朋友,要牢记,写字姿势很重要。保护视力要做到,一尺一拳和一寸。左肘右肘靠桌边,纸张与脸要对齐。不往东歪不西倒,端正坐姿身体好。”再通过演示,其他学生念儿歌,边背儿歌边做动作,学生很快学会了正确的坐姿。而后我又给他们带来一首《握笔姿势歌》:“拇指、食指弯成圈,指尖相对不相接。中指抵在笔杆后,四指、五指抱成团。三寸握笔腕平放,头正身直眼不斜。握笔正确视力好!”学生在边拍手边念中学会了儿歌,在我一丝不苟的多次示范和手把手的指导中学会了握笔姿势。

好习惯是日积月累、逐步养成的。有时,看到有些学生一不留神,整个身子俯到桌子上,我总会善意提醒:“瞧瞧,好多的‘?’呀,看谁先把小问号拉成‘!’”或者调侃:“啊,咱班里有好多驼背的老爷爷、老奶奶呀!”那几个学生一听,莞尔一笑,马上坐得端端正正。有时,写着写着,某个学生的脸都快贴着本子了,我悄悄走过去,俯下身子,幽他一默:“怎么,对本子这么有感情?瞧你亲了又亲。”学生立刻意识到,马上坐好。我还经常拍下孩子们写字时的神情,张贴在教室里,在照片下方配上“我的小背挺得多直呀!”、“一尺一寸一拳头,写字姿势记心头”等文字说明。这样做,既能激励被表扬的学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又在无形中促使更多的学生做得更好。你看,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会了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老师时时幽默风趣的语言及那一张张照片又提醒他们维持着正确的姿势。这一切都为他们写好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几盆清水、一块黑板,趣味盎然学笔画

学生学写字,一开始都是笔画简单的独体字,要把字写得美观,就得写好每个笔画。这时的写字教学,我们不仅要指导,更须示范。要让学生亲眼看到每一笔的运笔过程,最好能把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手把手地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比较花费时间;在展示台上范写,面向大众,但笔画毕竟太细太小,学生看得不痛快。因此,我总会打来一盆清水,用毛笔蘸上水高高地举过头顶,在故意没有擦干净的黑板上范写。在我专心致志范写下,在学生艳羡的目光里,在他们啧啧的称赞声中,先轻后重再出锋的“撇”,由轻而重顿出脚的“捺”,由轻到重后回锋,形似小雨点的“点”隆重登场了。学生不但看到了流畅富有美感的线条,而且见识了笔画产生的过程,要写好字的想法油然而生。这时我再次边写边给他们讲讲写好笔画的要领,“横平,竖直,撇尖,捺有脚”;“点如小雨点,先轻后重”等,学生边书写边念。之后我再发练习纸,让学生在上面用心描描基本笔画,描四个,写三个。学生觉得特别难的笔画在黑板上多示范几次。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就在看看、悟悟、练练中轻轻松松掌握了基本笔画。

三、些许故事、几许想象,津津有味学结构

要想写好字,学生必须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在教独体字时我让学生找出主笔,仔细观察哪笔在中线上,笔画之间的长短怎样。对于一些难写的字,我喜欢借故事说话。比如“也”字,我边写边说:“羊妈妈很爱自己的两个孩子,常把它们抱在怀里。(“横折钩”的折笔向左斜)可两只羊宝宝时常打架,妈妈让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三个笔画的竖间隔要匀称)。两兄弟争强好胜,比谁站得高,结果弟弟赢了。(“竖”横折钩的起笔比“竖弯钩”的起笔高)哥哥可不服气了,他心想:我高不了你,那我就占更多更多更多(“竖弯钩”写得很长)的地盘。(“竖弯钩”的弯要长,远超过“横折钩”的折笔。)”又如“夜”字,可以编成儿歌:“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是个夕,一捺要拉长。”这样的教学把书写要点融入故事、儿歌之中,学生既易于理解又对书写充满期待,无形中提高了书写能力。

对于合体字的教学,我先教学生分析结构,找出书写要点。写前,引导学生边看边问自己:这是什么结构?哪边宽哪边窄?哪边对齐?其次是关注笔画组合上的规律。如:横撇组合的,若横短则撇长(龙、左、灰等),若横长则撇短(布、右、有等);横竖撇捺组合的,若横短竖长,则撇捺要伸(束、朱、本、术等),若横竖短,则撇捺要缩(梁、染、杂等)。字写完了,还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找出不足,再次书写时加以改进。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授之以渔,使学生自主学会写字,这样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如果把写字教学跟故事结合在一起,就能事半功倍。平时我常浏览各种教学杂志,遇到好的做法就记录下来。教学“蚂”字时,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个写字教学案例正可以为我所用。于是课堂上我就给学生说起了故事:从前,一只独自住一间房子的小虫子(课件出示独体字“虫”)与“马”交上了朋友,他就邀请马一同住。马开心地答应了,可一看到小虫家只有一间房就皱起了眉头,说:“你家就一间房子,咱们两个怎么住得下呢?”虫开动脑筋想了又想说:“咱们可以并排住呀,你住右边,我住左边,你觉得可以吗?”马为这个主意拍手叫好。于是,他住进了虫的田字格房子里(课件出示)。可刚住下,马又叫起来:“太挤了,我没法住呀。”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我都把身子缩一缩就不挤了。”“这样确实不挤,可我的腿没地方放呢!”马看着自己的长腿为难极了。虫爽快地说:“这好办,我把腿抬一抬,你的脚就伸过来吧。”(课件显示“虫”变成偏旁的样子。)接着我范写,学生书写。这个故事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从“虫”字到虫字旁的变化过程,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字理”,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写好汉字的兴趣。

四、许多称赞、无数掌声,让心花永远怒放

学生在一首首儿歌、一个个故事中习得了写好字的方法。我呢,始终记着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赞赏。”因此,我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始终以表扬为主。我会戴着“放大镜”,用心找出学生写得好的字,在字旁画张笑脸。我还在班级博客上设了“小小展示台”,不仅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还展示写字有进步的学生的作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出镜”的机会。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我的学生最喜欢写字讲评这一环节了。常常,我会悄悄挑几个本子,一一放在展示台上,故作神秘地让学生猜一猜这么端正、美观的字是哪位小书法家写的?学生猜开了,有的说是王秋惠的,有的说是王远扬的,还有的说是刘俊的……(这些学生的字写得相当好,结构匀称,笔锋自然有韵味,极富书法味,我常自叹不如,是我挂在嘴上,时常表扬的对象。)我不住地摇头。直到卖足了关子,在学生“啊?啊!真不可思议”的惊呼声中,我示意大家以热烈地掌声请出这位“书法家”。大家送上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送给他热情洋溢的赞美。这时你会发现,不只是他,台下很多学生的眼睛都亮晶晶的。在一次次的激励中,一颗颗“我要写好字”的种子就这样在很多学生的心中埋下了。

每回写字比赛前一段时间,班中字写得最棒的十来个学生摇身一变成了“超级教练”。我请求他们协助我帮助其他同学写好字。这些“超级教练”信心高涨,他们对照范字每人在练字纸上认认真真地范写,然后我把这些纸发给与范写者风格相近的学生手中,让他们模仿。《易经》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些学生中,只有一两位的字可以跟字贴上的字相媲美,其他的与字帖相比是中下水平。在赛前这段时间,我之所以让学生以班中学生的字为范本进行练习,为的就是激起他们的好胜之心。一些进步快的学生,又被我推荐为“小老师”,班中字写得最差的学生就得在他们的字后面再练习两个。每每到最后,五十多个学生中有近四十个能成为别人的老师。比赛前,练字的时间稍长了,但大家丝毫不以为苦,很多学生都乐在其中。在“赶、帮、超”中,班级的写字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我想:兴趣是船,激励是帆,乘上这艘张满帆的船,学生在写字的路上一定能走得更顺、更远。

[1] 谢旭琴.书写指导两案例赏析.小学语文教师,2009.01.

[2]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西安教育网,2007.11.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欢

笔画儿歌姿势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找不同
睡觉儿歌
一笔画
儿歌绝唱
发言要注意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