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的生命力

2012-08-15杜义宁

文教资料 2012年16期
关键词:文体语言

杜义宁

(安徽大学 文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安徽 合肥 230000)

一、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的产生背景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正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媒介的发展而出现的,它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符号,而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和社区内用来交际的语言变体,随着网络普及,网络语言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全民性。

近几年,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流行文体语言异军突起,如今这种语言不再局限于网络,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之前流行的“淘宝体”、“丹丹体”,到后来的“蓝精灵体”、“TVB体”,再到时下正火爆的“Hold住体”、“那些年体”,这类网络流行文体语言具有时尚、鲜活、快捷的特点,区别于传统文体的正规与严肃,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正确认识了解和掌握网络流行文体语言,对于构建和谐网络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种语言变体的出现必然有其背景和原因,网络流行文体语言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网络流行文体语言有其使用者的社会特征(日趋年轻化的社会群体)和特定的交际场合(网络社区平台),要探究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现象,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又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和人们文化心理的发展变化,在语言和社会共变的基础上更深入探究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现象。

首先,随着互联网各种平台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伴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进入了一个随时随地可以产生爆炸性新闻的“微时代”,大大增加了不同网络群体接触使用网络语言的机会,也为人们创造属于自己风格的语言提供了条件;其次,面对社会上的大事要事,社会责任感和娱乐精神越来越强的民众,特别是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的网民,充分借助网络平台隐蔽性和快捷性的特点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后,具有张扬个性、标新立异行为特征的网民,表达感情更有突破性和开放性,强调语言的独特简约,于是各种公式化网络流行文体传播开来,成为网民嬉笑怒骂快速表现的形式。

以上三方面的背景原因,为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这些流行文体语言具有鲜活生动、时尚简约、快速传播的特点,在网络社区和社会生活中起到讽刺、调侃、戏谑、教育、娱乐的多种作用,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开放和多元化的文化特征,也是语言语体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具体表现。将网络流行文体语言放置于社会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中,会发现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文化心理变化,可以研究网络流行文体语言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价值,探讨该语言现象的生命力。

二、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网络流行文体语言形式纷繁复杂,内容包罗万象,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文化心理状态和语言风格的全民创造性。本文根据近几年出现的网络流行文体,整理分析其表现形式,依据网络流行文体语言产生的来源,即与最先产生的流行文体语言相关的社会事件、代表人物等,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一)影视传播类

1.“见与不见体”。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映使得诗歌《见与不见》走红网络,网友不断模仿诗歌格式创造各种版本的“见与不见体”,且看“职场版”:“你病,或者不病倒,老板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休,或者不休假,工作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拼,或者不拼命,工资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辞,或者不辞职,地球还是会转,不歇不停;让我中500万,淡定,悲催!”网民将一种极端无奈、郁闷、悲催的心理通过诗歌形式戏谑地表达出来,展示了现代人对生活压力的讽刺和自我调侃,引起了各个行业职场人士的情感共鸣,很有社会价值。

2.“TVB体”。衍生自香港无线电视台电视剧的经典台词,最先是源自对一个网友“找不到男友的求安慰帖”的回复,强大的“TVB体”既可以安慰个人,又可以扩展到各行各业,看“TVB体”的天气预报:“发生这种天气,大家都不想的。老天的事呢,是不能强求的。所谓吉人自有天相,带没带雨伞都没关系,淋雨呢,最重要的是不要不开心,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啊嚏……”自我安慰之情得到完美诠释。此类还有“蓝精灵体”、“子弹体”、“回音体”、“宝黛体”等。

(二)网络用语类

1.“淘宝体”。最先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以“亲”称呼买家,句尾加“哦”以示亲昵。如:“亲!快点下单哦!包邮哦!”2011年8月外交部官方微博平台用“淘宝体”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哦!”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后又相继出现了南京理工大学的“淘宝体”录取短信,郑州市交巡警的“淘宝体”交通安全宣传语,该流行文体语言的现实运用拉近了大众的感情距离。

2.“咆哮体”。这种文体的表达形式为“有木有”、“尼玛”、“伤不起”等词语加上连续感叹号,表示感情的强烈。开山之作是网上一篇文章《学法语的人你伤不起!!!》:“两年前选了法语课!尼玛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法国人数数真是极品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个二十加十六啊!法语电话号码念完一次,一集《葫芦娃》都看完了啊有木有!”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到极致。此类还有“凡客体”、“七喜体”、“校内体”、“3Q体”等。

(三)焦点新闻类

1.“高铁体”。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网友引用发言人王勇平的言论,衍生出句式为“××是个奇迹,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高铁体”,以一种极具讽刺意义的表达方式来评价社会公共事件的负面影响。

2.“校长撑腰体”。广东佛山“冷血路人”事件之后,“校长撑腰体”突然红遍网络,反映出公众拒绝冷漠的呼声。经典版本为吴志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说法:“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后来网友们以校长名义创作多个版本,反映了公众希望营造助人为乐、和谐正义的良好社会风气,展示了民众越来越强的责任感。此类文体还有“李刚体”、“唤醒体”、“亮叔体”等。

(四)明星效应类

1.“丹丹体”。源于宋丹丹质问搜狐的微博:“潘总,我就是个演员没多少钱,我请你喝拉菲,别再盖楼了,真的,求你了。”之后“丹丹体”诞生了,如学生版:“食堂老板,我就是个学生没多少钱,我请你喝三鹿奶粉,别再乱涨价了,真的,我求你了!”农民版:“中国移动,我就是个农民没多少钱,我请你喝地沟油,别再乱扣话费了,真的,求你了!”诙谐自嘲的言语表达,朴实真挚的感情表达,在讽刺现实的同时着实让大家开心娱乐了一把。

2.“秋裤体”。影视明星陈坤的一条微博,引燃了娱乐热情:“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之后,网友争相接龙,出现了:“枯藤老树昏鸦,穿条秋裤回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不穿秋裤兮不复返”、“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正在穿秋裤”等不同内容的“秋裤体”。不得不说的是在明星效应的影响下,大众奇思妙想的娱乐精神变得更强大,此类还有“王家卫体”、“本山体”、“德纲体”等。

三、探讨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的生命力

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火速蹿红,关键是各种网络流行文体有其鲜明的语言特点和既定的表现形式,简约、易复制且贴近生活,使得语言的表现力很强:其一,部分文体有自身专属的固定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符号,例如“蜜糖体”的“我”称为“偶”,“是”称为“素”,“的”称为“滴”,使得语言风格幼稚可爱化,区别于其他文体。“咆哮体”的“有木有”、“尼玛”、“伤不起”等词语加上连续的感叹号惹眼醒目,特点非常鲜明。“Hold住体”强调“Well,我要hold住”,中英混搭的语言很有时尚娱乐感,符合现代人的表达需求。其二,部分文体有自身固定的写作样式, 例如 “凡客体”:“爱××不爱××, 是××不是××,我是××。 ”简单易记,读来顺口;“丹丹体”:“××,我就是个××,没多少钱,我请你××,别再××了,真的,求你了!”既幽默又容易模仿使用;“王家卫体”:“一个事件+一个绕口的时间+一个无聊事件。”等等。这些网络流行文体的语言形式设计很像遣词造句,易于被网民大批量模仿复制,传播开来。

除了以上文体语言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背后群众性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助推作用。人们以调侃的方式阐述了当今社会的另一面,残酷的现实中梦想得不到实现,只能以鸵鸟的方式面对困难,同时反映出了人们面对现实压力的无奈、愤懑和控诉的心理,他们用辛辣幽默或热烈火爆的词句,来彰显自我个性,实现另一种社会价值,同时也会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典型代表就是网友改编的“蓝精灵体”,被用以倾诉各行各业的心酸悲苦,“Hold住体”成了大家展示气场的关键词,“回音体”是让你体验由于雷人或悲愤而产生的荡气回肠之感,人们用“TVB体”造出了不少安慰人心的好句子。可见每种流行文体语言产生的背后都有相关的社会群体的现实心理背景,有一定代表性。

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各种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更开放更多元地表达大众的真实情感,也显示了流行语言文化的全民创造性;大众面对各种社会生存压力,不断创新各种网络流行文体,尽可能地讽刺、调侃、戏谑和娱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网络流行文体语言的生命力,短时间内快速流行。但是作为一种语言变体的网络流行文体语言,我们应该看到它的语言生命力是有限的,它有自身的浮动性和局限性,不会作为语言常态出现甚至固化在日常生活交际用语中,它终究会在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文化心理状态不断更新的现实中慢慢退化消逝,可能会被另外一种新的符合大众表达需求的语言形式所取代。

四、结语

在娱乐转向社会化,社会转向娱乐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促使网络进入了一个随时随地产生爆炸性新闻的“微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文体语言,我们要客观看待和评价。现代社会中崇尚个性自由的大众求新求异、张扬自我、更希望参与社会,可见网络流行文体语言中的全民创造性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能把网民的积极参与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可激活人们思维,加速新词新语新格式对汉语语言的反馈,共创和谐网络语言。

[1] [荷]胡伊青加著.成穷译.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 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文体语言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语言是刀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我有我语言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