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2012-08-15叶钦

文教资料 2012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叶钦

(红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云南 蒙自 661100)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叶钦

(红河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云南 蒙自 661100)

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与关键。本文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状况 现实意义 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对祖国的前途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们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第一,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并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认同并拥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充满信心;第二,他们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社会参与意识强;第三,他们富于理想和朝气,注重把个人理想、信念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注重人生目标同国家的发展协调统一。

不能忽视的是,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相互交织,传统的人文生态环境正在改变,少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第一,政治信仰有些迷茫、理想信念有些模糊。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加之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信仰造成的冲击及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阐述滞后性的相互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存有怀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不足,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第二,独立意识强,意志脆弱。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有强烈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动机,但在个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往往不能恰当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面对困难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波动明显。第三,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否定绝对的、单一的人生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在追求个人自我实现的同时,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有所弱化,价值追求缺乏稳定性、趋向功利化;第四,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思想已经大大淡化了。生活上,超前消费,互相攀比,追求时髦。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和拼搏精神。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般而言,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有根据、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信念是指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能动地作用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巨大力量。实践也证明,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于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鼓舞人们的斗志,振奋人们的精神,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理想和信念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理想以信念为支撑,理想的追求和实现体现并折射着信念;信念决定着理想的内容和方向,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对人类发展规律和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的集中体现,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理想信念能够达到如此崇高的境界。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未来的前途。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反复强调理想信念问题。他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并把“有理想”放在首位,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能奋斗起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这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因此,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所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教育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光荣任务,高素质创新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首要标准是思想道德素质是不是合格。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变化还将继续进行。高校的教育管理、教学及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已全面展开。这种变革加上对外开放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思想比较活跃的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理想信念作为世界观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的研究,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方向性和层次性的结合。

方向性原则表明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有坚定明确的指向性。这就是必须以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清六个“为什么”,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层次性原则是学生的个性差异所要求的。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性的同时,注重务实性,即在进行远大理想教育的同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对象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因材施教,分年级、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例如,大学一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来讲思想还不够成熟,情绪波动大,以情带教效果可能会更好;而高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迅速,思想较成熟,因此,理性的阐述加之以情感的感染,培育效果会更好。对学生党员、先进分子,要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普通学生应向他们灌输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共同理想,把理想信念教育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综合起来,使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实效。

2.理论武装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来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不懂理论则难以建立科学的信念,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理想就失去了根本的理论支持。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决好“信仰、信念、信任、信心”问题,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激发自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掌握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增强识别和抵制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能力,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复杂的环境中不动摇。

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只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认识条件,而理想信念的形成,还取决于大学生的感性体验和自身的思考。也就是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一认识一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来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实现理想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等。在实践活动中使他们亲身体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3.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灌输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教育方法。其本质是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启发和引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伦理道德,为广大学生所知、所思、所接受掌握,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的重要时期,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灌输,根据不同年级结构、文化结构、接受能力,从实际出发,分为若干教育层面,分层次施教,各有侧重,区别对待。同时,在灌输内容上,要重视理论的准确性、科学性、完善性、系统性。只有坚持灌输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我教育是人们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素质标准刻苦学习和锻炼,“得道于心”、“内化为己之所独有”,以使学训品行达到理想境界的一种方法。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的施教最终是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逐渐趋于成熟,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体验能力都已初步形成,大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批判性比中学生强,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去接受真理。因此,在传统教育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己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培养大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主动学习并自觉地接受教育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4.积极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

以往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有许多是可以借鉴的,但如果仅停留在原有的方式方法上,势必落后于时代而使教育陷于弱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开拓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互联网传播信息速度快、容量大,传输方式具有双向性,能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情况、独立进行思考和判断,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生存的重要方式。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手段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生动的形式、新颖的内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实施有效引导,提高理论武装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加强对互联网传播的监控,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切实增强运用网络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宣传,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和精神文化产品中,渗透进人们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达成思想共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努力挖掘它的潜力,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与关键。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而且是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因此,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切实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

[1]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2]叶中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思考.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5.7-8.

[3]高育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科学与管理,2005,(4).

[4]刘彬.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刍议.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6.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