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向:文学史无处安放的作家
2012-08-15温敏卓
温敏卓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有这样一位作家,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热血青年,参与火烧赵家楼,参加北伐革命军,后又加入晏阳初创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抗战爆发后,随爱国将领冯玉祥辗转南京、武汉、重庆,坚决主张抗日到底,被推选为“文协”常务理事并出任出版部主任。他是文艺创作的多面手,中、短、长篇小说,散文,故事,歌谣,各种民间说唱形式他都能写;又是异常勤奋多产的高手,《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抗战到底》、《抗战文艺》等杂志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但他却长期湮没在现代文学史中,直到1999年被现代文学馆列为现代文学百家之一,出版专辑《老向代表作》,这位在三四十年代光彩熠熠的文坛“三老”之一老向,终于在现代文学的殿堂上重新占有了一足之地。不过,老向没有进入文学史视野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
一
在分析老向的作品前,有必要介绍一下老向其人,因为在现代文学史上老向被忽略了半个多世纪,人们对老向很少有了解,同时更重要的是老向的文学成就是与他的人格特点分不开的。
老向(1901.1—1968.8),原名王向辰,河北束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会,同时创作民谣和故事。抗战后他到武汉,和何容一起帮助冯玉样办《抗到底》月刊,致力于抗战通俗文学的创作,后去重庆北碚,进国立编译馆。复员后随馆返南京,继续任职,同时做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委员、省议员和监察委员。曾参与北平国剧学会的恢复和修订国剧剧本,记录民间艺人高元钧曲目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庆市文化局搞戏曲改革,写川剧剧本《柴市节》等,并任通俗文艺编辑。1958年被划为“右派”,调重庆市艺术馆戏曲改革工作委员会管理资料,后并入重庆市川剧院,整理过老艺人李树成、张德成等的舞台艺术历史。“文革”中去世。①
(一)植根于大众的“平民文学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老向也曾尝试过小知识分子的风雅,创作了《茶话会》、《孤女》等小说,在《现代》上发表,但初试锋芒便即被证实“趋雅的失败”。虽然此后励精图治,却始终“洗不脱满身的黄土泥,挣不掉满头的蚂蚱籽”。尽管“白天不俗,晚上做梦俗,表面不俗,灵魂也俗”,于是他索性“弃雅从俗”,正告“我是乡下人”。
此后,老向的创作实践了他的文学观念。在他的作品里可以显见得到作者对农村及农民的喜爱,欣欣然扎根于劳苦大众。1936年,上海人间书屋版的《黄土泥》问世,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发行三万多册,被称为“真正描写农村的作品”,并列为民国教育部的“普及丛书”。1937年又经由北平民间社出版《民间集》,继续坚持于底层写作。
(二)超越党派政治的坚定的爱国者
老向在1919年即加入国民党,但在1930年前后国民党作为执政党为压倒左翼文学而推行的“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中,老向并不是政治目的强烈的国民党文艺队伍的主角,没有做国民党的御用文人为其吹风。相反,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庶务日记》来讽刺国民政府的官僚腐败。抗战爆发后,老舍发出“我是一个抗战派”的呼告,同样,作为老舍的好友,老向也在抗战中运用文艺的力量挽救民族危亡。他在冯玉祥支持下,与老舍等人办起了抗日通俗文学期刊《抗到底》,撰写的《抗日三字经》《抗日千字文》军民争相传颂。
抗战胜利后,眼看在大陆大势已去,一些国民党成员纷纷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曾是老向好友的何荣(老谈)也在新中国成立前去往台湾发展,成为岛内知名的语言学家和文法学家。老向却依然留在大陆,默默致力于通俗文学的编辑、创作和研究工作。
(三)富有责任感的民间文艺家
他在散文《民间艺人》中说:“他们最能自动地去接近民众,号召民众。……改造他们本身,改造他们所用的教材,不是艺人自己所能办得了,是教育家的责任,也是文艺家的责任!”他的通俗创作实践了他的理念,他运用鼓词、相声、小调、韵文、童谣、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十几种旧形式,创作出多篇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作品。如大鼓词《鼠窃横行》,以1935年华北事变为背景,虚拟了黄玉莲、黄汉奸一对兄妹,暗喻国共两党本是同根生,同为炎黄子孙,现如今当联合起来共同抗敌,尤其国民党当改过自新,负起保家卫国之责任。还有创作于1938—1939年国共合作、全面抗战时期的《抗日三字经》和《抗日千字文》,作者呕心沥血,寓教于通俗,看得人杀敌之心大振,可想而知普通民众的抗日情绪必定因此高涨。
二
香港文坛泰斗刘以鬯在评老向的《村儿辍学记》时说:
老向作品的重要性,为史家所忽视,是一件必须引以为憾的事情。《论语》时期,写幽默文章最受注意的,是“三堂”——语堂、知堂、鼎堂(郭沫若)。论幽默,“三堂”似不及“两老”——老舍与老向。“两老”走的文学道路颇多相似之处,得到评价却不同。老舍声闻遐迩;老向则一直受到不公平的漠视。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老向写过不少优秀的小说与散文;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老向在曲艺方面所作的努力,即使不超过老舍,最低限度也有同样的成就。在现代中国作家中,作品能竭力摆脱西洋文学的影响的,老向是极少数中间的一个。他的作品,民族风格显明,不大有洋葱味。②
刘以鬯先生的评论切中肯綮,指明了老向的两个重要文学特点:幽默、民族风格。
能名垂文学史当然是每位作家的愿望,这里说老向理应得到文学史地位是有他杰出的文学成就做证明的。
老向的文学创作按体裁分种类繁多,仅小说,就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除散文外还有各种通俗文学形式如歌诀、大鼓词、韵文等。按时间划分,主要集中于1932—1938年间,1941复又发表中篇小说《秃油锥》。他的主要作品集有短篇小说集《黄土泥》、《民间集》,散文集《巴山夜语》。
(一)老向文学创作的内容
1.乡间民俗风情的讴歌。老向没有像“乡土小说派”那样以启蒙者的高姿态痛斥农村的落后愚昧,最多只是用温情的讽刺。在他眼里,乡村就是好,“到了野坡,天高地阔,不必战战兢兢地顾虑车挤马撞,打着旋风脚走,也不会妨碍着别人……天上一耙子,地下一扫帚,评古论今,骂朝廷也没人管”。③淳朴的民风,宁谧的景色,充斥在他的作品里,尤其在他的散文中,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乡间风景画。
2.国民党统治下各级地方政权的腐败。长篇小说《庶务日记》,以一名小庶务的视角,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内官僚机构的腐朽与领导者的各种荒淫无度,叙述琐碎流水化,广泛采用对比手法,揭露国民党政府内体制的不健全,买官鬻爵、树倒猢狲散、不负责任、不谈国事、大小事皆报公账等的各种腐败现象,是一部三十年代国民党的“官场现形记”。1934年,他还在《论语》上发表一篇《居官书绅歌》,以说唱文学的形式写出混迹官场应有的“做”字秘诀,也是南京国民政府当局官僚体制不健全的体现。
3.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愤慨。作品中始终流露着浓重的反日情绪,不论是《庶务日记》中“我们应该去抵抗凶恶的敌人”的呐喊,还是《秃油锥》中“日本这个野种”的唾骂,大鼓词《鼠窃横行》中“劝人莫做汉奸,大家努力抗敌”的呼喊,作者的反日爱国立场一目了然。
(二)老向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
1.幽默讽刺性。老向不是幽默文学的开山祖师,但却是“论语八仙”之一。老向的幽默讽刺承继了林语堂和老舍的特点,呈现出一种生活化的幽默。“三堂”实属软弱的打哈哈,而“两老”——老舍与老向却是善意而混合的讽刺。吴福辉在《戴上枷锁的笑》一文中将老向作为比老舍更接近通俗讽刺文学的作家来谈。老向的讽刺作品读来非常具有口语化的生活气息,夹有杂文笔法。
2.生动流畅的语言,半文半白,可见功力。他的短篇小说《糖瓜祭灶》就用了半文半白的写法,更显幽默。散文《抗儿诞生记》、《缺德轩》亦全用古文,读之耐人咀嚼。
3.扑面的地方农民风味儿。老向的作品,民族风格显明,没有洋葱味,有的只是浓厚的黄土泥气味。他的《黄土泥》和《民间集》两个短篇小说集子带着“平民教育”的实践,重视农民,讴歌农村天然的生机和乡民纯朴的民族品格,关注农民文化道德的改良。
值得一提的是老向对于抗战文艺的突出贡献。1941年发表在《抗战文艺》上的中篇小说《秃油锥》,写一名被大风大浪逼训出来的有勇有谋的农民兵,文字流畅,人物形象典型丰满,喜剧结尾,积极向上,快慰人心。同样描写战争题材,语言还更加形象生动,可读性强,不似左翼作家那么直白,主题至上,艺术表现力要高过同时期的左翼作家。
三
与老向的文学成就不相对应的确是其尴尬的文学史地位:细观现行各种文学史教材,很难寻觅到关于老向的蛛丝马迹。但假设老向的文学成就已经得到文学界广泛认可,又该将其置于文学史的哪个方位?
左翼文学?
虽然老向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作家,但老向的“国民党”身份注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将作为一个“非主流”的存在,自然与左翼的“普罗文学”不沾边。
论语派?
老向走上文坛,正是“论语”“幽默”文学盛极之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绣花绢》是对幽默文学的实践,手法尚显幼稚。进入三十年代以后,老向的笔触日见成熟,成为《论语》长期撰稿人,荣列“论语八仙”之中。但他的创作比起林语堂的“闲适”、周作人的“冲淡”,讽刺的意味要浓郁得多。身为一个“非主流性”的自由作家,老向始终关注农民的现实存在,显示出现实主义的批评态度,在“论语派”中,又是一个特殊的个案。
乡土文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家,主要靠回忆重组故乡生活,靠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和批判农村的凋敝落后和农民的愚昧不觉悟。但在老向那里,乡绅地主、小知识分子不是刻画重点,活生生的农民及农民生活才是主角。老向歌颂乡村的自然美景,赞美乡民淳朴美好的品格,没有激烈的批判和揭露,有的只是内蕴的深沉的关切和盼望。
京派文学?
老向与沈从文一样,以“乡下人”身份自居,也多欣赏乡村的和平美好,对城乡差别、所谓的“都市文明”厌恶及否定,但两者从审美风貌上讲相去甚远。讲究通俗平民化的老向与学者气、遗老风的京派文人相比,在文学趣味上自然是不同的。
抗战文艺思潮?
在民族救亡运动高涨之时,作家们纷纷确立起为战争服务的文学观,老向自然也积极响应,办起了《抗到底》杂志,旗帜鲜明地表示要与侵华日军抗战到底的决心。在此期间,老向创作了朗朗上口、以军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的《抗日三字经》和《抗日千字文》,却陷入了关于大众文艺“利用旧形式”的大争论。虽然这一讨论对推动通俗文学创作,在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启蒙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为文学大众化的实践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向却没有被介绍给读者。
只有吴福辉在《戴上枷锁的笑(为未来的现代讽刺小说史准备的提纲)》中将老向单独列出,作为通俗讽刺文学的代表,注意到了老向在讽刺小说史中的独特位置。只可惜这部专门的文类史迄今尚未面世。
四
可以看到,即使老向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文学史对他的定位也是困难的,其中的因素是复杂的,老向的文学史评价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抛弃党派顾虑
综观各类文学史的通行教材,从未提及老向与各思潮流派的关系,更遑论深入研究。即使与老向显性相关的通俗文学史、抗战文艺思潮史中,也不曾见提及老向当年与老舍一起所作的民间通俗文艺工作及代表作品。(主要有《抗战文艺研究》、《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等著作)
老向的名字不仅在大陆的文学史中难以寻觅,台湾文学史亦不曾提及,既不是台湾的“乡土文学”作家,更不在“反共作家”行列。就是说,老向既没有被大陆文学史承认,又没被台湾文学史接纳。
显然,因为老向不曾作为国民政府御用文人的存在,也不曾迁往台湾为台湾社会文化发展做贡献,自然不被台湾文学史认可。但在大陆,虽然老向拥有国民党的政党身份,但他始终对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广大农民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既然军阀冯玉祥最后得到中央领导者以“爱国将领”称谓的认可,爱国文学家老向的文学地位也应得到文学史家的认可。既然能接受当年认贼作父的刘呐鸥、穆时英在三四十年代现代派小说中的文学地位,为何不正视老向在通俗文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二)文学的民族化与平民化问题
与其说老向是一位通俗文学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位平民文学家。老向的创作始终自觉地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以“乡下人”的平等身份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是真正的“文艺为工农兵”“文艺为人民”服务。
1919年初,周作人发表了《平民文学》一文,对此前《人的文学》进一步规划,提出以普遍的文体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的“平民文学”,并将“平民文学”阐释为一种文学的精神,是“贵族文学”的反其道而行之。但事实是“五四”以来的经典文学的平民化主要集中在对“人的文学”主体性的思考上而不是别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接受新文学的几乎只是少数爱好文学的青年学生,广大无文化的群众几乎不是文学的受众。文学家们关心的是作品启蒙理性的深度和艺术价值,而非文本的通晓性和交换价值。④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渐渐演变成了精英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学,这不仅是老向年代的问题,而且是当代文学的问题。好在当代文学允许“底层写作”和“打工文学”的出现。老向的年代,“新文学”一味求新,一味抛弃封建的形式、驱赶封建的毒瘤,在启蒙方面确实有进步的一面,但新文学的领导者们、文艺理论家们却很少关注老中国土地上数量庞大的农民们。他们“反反复复探讨大众化问题,可是作品还是不够大众化”。⑤即使后来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也只是政治意识指导下的行为。
老向的作品,以农民为读者对象,以乡村生活为内容,既是农村题材的文学,又是为农民服务的农民文学,与二三十年代所谓的乡土文学迥异,他是“国统区的赵树理”。他在《关于抗日三字经》中说:“调唱得越高,大众越不敢附和;不是不敢,而竟是不能。”可见老向对文艺不能深入大众的忧思。老向生活在民众中间,站在民众的队伍里面,始终走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道路,就像当年的柳永一样,就算混迹于市井酒肆之间为士大夫不齿又怎样,历史终究会对老向的文学地位作出公允的评判。
从“雅文学”的尝试,到对乡间“美”的歌唱,对黄土地人民的忧虑、关切和盼望,再到进一步地平民化、大众化,老向始终恪守着为底层写作、为农民服务的写作姿态,并创造了不可磨灭的文学成绩,然而老向在文学史中的归属和定位问题当是文学史家必须重新考虑的问题。
注释:
①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老向小传.老向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300.
②古远清.作为文学评论家和研究家的刘以鬯.中国文化研究,1994,(3).
③老向.郊外窥井记.论语,1935.2,(59).
④田青.老向创作的黄土情结和大众风格.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⑤范伯群.历史的经验教训还需作进一步探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77.
[1]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老向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1,(第1版).
[2]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下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3]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1993.1,(第1版).
[4]杨守森主编.20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1,(第1版).
[5]吴福辉.带着枷锁的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12,(第1版).
[6]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时事出版社,2002.
[7]董文璞.通俗文学大家老向.文史精华,2004.10,总第173期.
[8]田青.老向创作的黄土情结和大众风格.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