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08-15项升
2011年10月21~23日,由北京外交学院外交学系、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澳门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西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西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东方外交史中的日本”。这次会议是在近年中国的东方外交史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以中国学者为主体、以中国本土资源为素材的趋势下召开的一次学术盛会。与会60余名代表分别来自美国、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3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会代表围绕“日本与东方各国的交流与互动”、“日本与东西方国家的多边外交”、“战后日本外交的曲折与调整”三个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本次会议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目前中国国内兴起的东方外交史研究,是战后东方国家整体崛起向我们提出的崭新课题,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次会议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参会论文选题新颖,视野宏阔
台湾“中央研究院”张启雄研究员在提交论文《近代初期东方外交文书中所呈现的日韩名分秩序论》中,从19世纪下半期中、日、朝(韩)三国外交文书的“抬头制度”入手,分析了日本外交目的和朝鲜的外交政策。他运用的研究方法令与会代表耳目一新。来自澳门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黄枝莲教授因早年提出“天朝礼治体系”理论在华人学术界颇有影响。在这次会议上,他再次提出东西关系“两个五百年”的观点。他认为,珠江三角洲——大香山——伶仃洋地区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西方文明和东亚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在未来第二个五百年,中国应该有广阔的胸怀面对周边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要相互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张明亮副教授的《寿司冲向榴莲之后》从全新的视角揭示了日据时期东南亚国家与日本的关系。
二、参会论文考证严谨,征引广泛,表现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
档案是外交史研究最基本的资料,会议提交的绝大多数论文都充分体现了学者们的考证功底和扎实的学风。吉林大学的沈海涛教授以北洋军阀时期的档案材料为依据,深入分析了欧美列强和日本对“临城事件”的态度,提出日本在华盛顿体系后并未改变对华政策的观点。北京联合大学陈文寿教授以《甲辰漂流船与海洋东亚世界像》为题,通过对1604年的甲辰漂流船事件的具体分析,为参会代表勾勒出了“海洋东亚世界像”,内容涉及日本与柬埔寨的关系,壬辰战争后日本的对华政策,华人海商的悲惨命运等,依据的资料则包括《明实录》、《备边司誊录类抄》、《外蕃通书》等多国史料,观点新颖,分析深刻。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罗丽馨教授《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期间日军在朝鲜半岛的筑城》一文以其翔实的材料,严密的分析受到与会学者的重视。
三、此次会议代表了国内东方外交史研究的整体水平与动向
提交的56篇论文几乎涉及了东方外交史的所有方面。学者们自觉地参与到当前东方国家空前的社会变革当中,扩大研究的领域,放开历史的视界,关注现实的需要,采取跨学科、跨国别、跨区域的研究方法,对重大外交问题予以新的概括与总结,表现出中国东方外交史研究异彩纷呈的局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建华教授和外交学院外交学系陈奉林教授受大会委托,为会议作了学术总结。张建华教授指出,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外交史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东方国家整体崛起的历史与现实,更无法指出东方国家历史发展的路径,它们对东方国家的影响只能说明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构建东方外交史理论与体系中国学者责任重大。陈奉林教授指出,突破传统外交史政治史的旧框架,将国家间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与人员往来纳入外交史的视野,是中国学者的努力方向。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引进、吸收与积累,中国学者完全有条件撰写一部真正意义的东方国家的外交史,发挥中国学者主体作用的时代已经来临。
会议结束后,由澳门大学历史系魏楚雄教授、美国克莱伍德基金会何志工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新生教授和外交学院陈奉林教授共同发起成立了“亚洲政治与历史协会”。协会的宗旨是促进亚洲政治与历史问题研究,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与互动。“东方外交史”是较新的学术概念,是在东方国家整体崛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适应了大变革时代的现实形势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亚洲学者间的联系,构建亚洲本土的学术研究与发挥本土资源的影响力,协会决定要加强学会网站建设,每年颁发协会的科研奖、服务奖,同时创办学会刊物,扩大对外影响,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反映中国学者研究的最新水平。
交流是学术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也是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平台。这次“东方外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中外学者提供了从容对话、沟通与相互借鉴的机会。会议最后确定明年的第五届“东方外交史”的会议主题是“东方外交与印度的大国崛起”,参会学者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推进亚洲政治与历史的研究。(项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