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古村落的选址规划与风水
2012-08-15
闽北山区,崇岗复岭,深溪窈谷。闽北不仅是福建最重要的农耕区及城镇集中地之一,也是古村落的主要分布点。这些古村落绝大数为历代的外来村民所创造,这些移民的根虽然远在中原,但祖上经历了多次的迁徒,必然折射出他们漫长移居过程中的经历与价值观念取向,使村落的构成要素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特征。闽北最早接受闽汉人的地方,继东吴开发闽北之后,中原汉人的入闽是南朝梁候景之乱后自江浙等地继续南下的。南渡北人辗转入闽的主要定居点是闽北,也有部分人辗转到了闽江下游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山脉的阻隔,交通比较困难,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小经济区域,培植出不同流域间村落聚居的不同风格。当时闽北极盛,占全省一半县份和一半人口。闽北方言是福建境内最早形成和流通的方言,包括闽江上游的各之流广大地区。
一、村落选址
闽北,由于平原面积的狭小及山间大小盆地的发育,使古村落呈现小聚落、大布局的格局,村落选址大多在自然条件好的山地东南坡或河谷两岸,主要集镇仅见于由大河冲积形成的河谷盆地中。一般古人在村落的选址规划中一要有利于生存,二要有利于发展。在古代的交通中,河流占最重要的地位。一般传统的村落的选址和布局都是依山傍水而建的。选择在风景优美,物质丰富之地,如田地肥沃、树木葱郁、溪水环绕、鸟鸣花香等处建宅。通过对环境的处理,达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
古代建筑的风水观念主要源于民居,它注重住宅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强调物质世界和谐与精神感受舒畅的高度协调。传统民居的形成和特色对应在实际环境中,往往认为蕴藏山水之“气”的地方是最理想的,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满足“好风水”要求的村落选址原则包括:坐北朝南、面迎阳光;背依山丘,前有对景,左右有适于防御的小丘陵环护;近水,最好位于水流环抱的区域。如浦城县观前村,山脉奇形金椅子,松苍竹怀翠,古木森森。水路造化之乡,依山傍水,村容古朴,典雅的江南水乡风韵的古村,村内弄巷众多,纵横交错,相互贯通,宅宅风火墙森列,河边是一排长长的木制构造的古建筑店面吊脚楼,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闽北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的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要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有山有水的地方历来是人们乐于选择的居住环境,这样既可以利用山为屏障以抵御冬天寒风的侵袭,又可以利用水的自然资源以便饮用、灌溉、交通、洗涤。根据村落与山水的亲疏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临水而建:这样的村落位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一般选择临水而建,与山保持一定的距离,中隔田畴,宜耕宜居宜行。这种民居村落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可以在水的一侧沿水岸展开布局,也可以在水的两侧同时建造房子。对于以水为轴的村落而言,建筑与水的关系主要有街市面水和前街后河两种,村落最初一般呈现出与水平岸平行的带状布局,随着人口的增加,民居逐渐往腹地纵深发展,最终也可能发展成块状的平面。武夷山市的下梅村,位于梅溪下游的冲积盆地上,村落与山之间隔着田畴。下梅村就是沿水的两岸以当溪为中轴发展起来的古村落,街市面水而建,形成临水的南北二街,主要的街道与巷道一般与等高线成相垂直和平行。村落因此形成了天然的防御系统,能够保障本村居民的安全。
背山面水:这种民居村落一般位于山麓坡度较缓的地方,或者是山水之间的开阔地上。一般一侧临水,一侧沿山麓向纵深方向延伸,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也有一些民居村落位于水面转折之处或河的弯道处,因此只能部分临水,村落的一部分逼近水岸,另一部分则脱离水面往腹地发展,周边围以农田。这正是风水理论中所崇尚的“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闽北,一些较大的村落都选址在溪流冲击出的平原和盆地里,强调宜与大河大山相倚托。营造中突出“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自然环境的主体因素,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闽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如武夷山景区北侧的黄柏村,其布局是梅花状散开建数十小村其中藏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各类因素。曹墩村突出了“一马平川”之势;下梅村则是以“山气刚、川气柔”的山与水刚柔相济原则营造的。
也有位于山坳布局,形成半圆形内敛的空间,虽然通风不如山脊的布局形式通畅,但可借助山势屏障,更具安全感,也符合“风水”藏风聚气的要求。民居由山麓一直延伸至山腰,随地形高低变化布置。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性及民众心理因素所建的寨墙、堡门、碉楼等防御工事并不是一个村落构成的必要因素。主要是具有防卫与抗攻击能力。上述因素的重要程度及数量的大小在每个村落的有机组成中是各不相同的。如浦城县水北街镇观前村座落于奉祀玄武帝君的金斗观前,故名观前。村落依山傍水,“二水交流,三山秀丽”。村后有一黄一白两座山丘,称为金山、银山,另还有一座小山,其形如龟,称为龟山,与金斗山隔溪相望。
充足的日照和地温,也是既利于农业生产又利于人们健康的重要条件。除了对大范围的自然条件做全面的考察之外,有些细心的卜居者还要验证当地土壤的肥瘠。常用的办法是看土壤的颜色,品土壤的滋味,还要紧紧捏一把土壤,从而判断它是不是能保水。更可靠的办法是初步选定新村址之后,春天去撒下五谷种子,秋天再去看它们籽粒的多寡和大小,最慎重的人会这样连续观察三年。
村落地址选好以后,规划与建设的起点就是兴修水系。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因此在农业社会里,新修水利自然也就成了头等大事。饮用、洗涤、农产品加工、及灭火救灾等都要用到水,水还可以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农业生活的命脉。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水,江河水有利于交通运输,湍急的溪流可以提供能源,如引来建水碓。因此水也对某些村落的结构布局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实际上不会有如此多适合的自然水形,所以要实现这些公用,必然要有一个人工规划、疏通的过程。
闽北是山区,水系密布,村落选址必须因地制宜。如武夷山市南部的兴田镇境内,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村落城村就是这种选址的典型。城村建在武夷山脉与崇阳溪水系交汇之处,三方绕水,四面围山,只有西北面与水相接。村前是一块冲积平原,沃壤良畴,自成天地。风雨亭、渡口,周全的宗祠、神庙等完美的社会设施体系,充满亲和、淳朴的环境氛围,是闽北村落环境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明清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闽北,有许多古村落在具体处理上因地制宜,有很多变化。没水的村落要引水入村,往往选择在村落的宗祠前开挖池塘。水口处理的手法更是多样,可以建桥、立庙、树风水林、建文昌阁、立牌坊等。此外,民居的方位朝向还受到主人生辰八字的影响。许多民居的大门开在侧面或在大门外再做门楼,将建筑入口处理得迂回曲折,主要原因就是希望住宅大门能有一个与主人命卦相符合的好朝向。[1]
二、景观建构
风水术数(风水学)它不但对农业文明时代的村落选址发生过影响,对村落的结构布局也有不小的影响。村落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又逐渐变化的,所以风水术数并不能对村落的整体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对选址的影响一样,它也往往是在大局已定之后来对村落的结构做一些阐释或禳解,使农民对村落的命运也便是宗族的命运抱有信心,能使他们安心地在这方土地上休养生息,以维系宗族关系的稳定,从而巩固宗法制度。村落建筑繁多,风水术数通常是通过对村落主要公共建筑如宗祠以及水口、天门等的位置和朝向的影响而对村落的结构发生影响的。
闽北古村落基址在注重局部村落景观建构的同时,尤为重视村落出入地的水口地带的景观建构。风水术数要求一个基址好的村落必须有个好的水口,它成了许多村子重要的结构因素。闽北大多是丘陵地形,龙山、虎山、在村子的左右,案山在村子的前方,村子背后有祖山,这是村子所在的浅山盆地最理想的环境。小盆地里的水会合之后,在下游某个位置绕过丘陵的包围流出盆地,这个出口就叫水口。而上游水进入小盆地的可子叫天门。水是财的象征,所以,为了聚财,保财,水流出小盆地处不能太痛快顺畅,而要“水口则爱其紧如葫芦喉”。水口本是流水突出诸山围合之处,两岸必有山或高地,叫“狮象把门”。但这还不够,“水口关栏不重叠而易成易败”。重叠关栏最方便的办法便是利用建筑,而村子建筑中最便于利用的是公共建筑,所以“坛庙必居水口”。和这一套说法相呼应,在村子的东南方立一文笔尖峰,“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以致村子选址和整体布局,大多以水口为村子的入口。它不但关系到村子的命运,还关系到村子的脸面,一般村子都对它十分重视。尽可能位于天然形成的水口的西北方,这样便使水口大多在村子的东南方,也便是巽方。水口建筑群都是公共建筑,而且大多是体形变化最自由、最华丽精致的建筑,经过刻意规划、创作,水口就成了村子建筑艺术菁华所在。于是,水口的最佳方位和文昌阁、文峰塔之类的公共建筑的最佳方位便在“理论”上一致了。所以,文昌阁和文峰塔便大多和水口在一起。再加上水口和两侧的狮山、象山广种树木而不许砍伐,私砍必受宗族重罚,古木森森,更增加了水口的美。至于天门,因为它是水的来路进口,所以也是“财”的来路进口,以顺畅为好,一般有个小庙装饰一下就行了。
闽北人对居住颇重风水观念,民间有句风水谚语说:“山管人丁水管财”。讲的就是一个村落的人气与财气是否两旺,主要看山水是否兼备的这种风水观念。山与水是闽北人赖以生存的两个重要自然条件,因此,闽北民居村落的布局,都与山水密切相关。无论哪一座村落,它的大小疏密,朝向布局,都依据山形水势而定,村落选址首先必须满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对土地、水源和山林要有一定要求,村落还应该位于弯弯曲曲的河流沉积岸一侧,按堪舆风水的说法,村落应在“腰带水”一侧而不能对“反弓水”。而且,闽北作为福建最早开发地区,又是朱熹后半生的讲学、著述之地,书院文化发达、文化底蕴较浓。加之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民居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村落布局有详细的立意和追求。规划设计水平很高。如武夷山市兴田镇的澄浒村,山景明丽、溪明如镜,其村居民富庶繁盛。城村亦是一个有“三湾水抱的地方”。沿崇溪、黄柏溪、梅溪、九曲溪的两岸,都坐落着许多富庶的村落就是明证。这些村落其如“幽履烟村二度亭,板桥茅居影零星。云山四绕双溪绿,楼阁千家一角青”的美妙意境。[2]
闽北古村,从村落的选址布局,造型风格到空间意境都体现了儒家的寄情山水的旨趣和礼乐相成的理想。但逐渐受到传统风水理论的影响,从一些现有的古村落看,村落的所在地大多依山傍水,所谓“山屏水障,藏精聚气,钟灵汇秀”,为风水中的最佳“吉形”,大多数村落是背山面水型,背枕山丘,面向河流或湖泊。其中,“吉形”是在论及民居所处自然环境时常常提到的字眼,这一古代风水学对于环境的评估中所用的术语,“吉形”是直接影响民居建筑的择址。
三、风水理论
古村落选址是以风水理论为指导的,村民们所信赖的风水理论是以河图、洛书、八卦、五行等易学为基础,通过建筑布局、空间分割、方位调整、色彩运用、图案选择等隐喻和象征手法,来实现其对身心之和的环境之美的追求。风水追求自然的情怀,提倡“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阳光十书》开篇中所述)要求建筑物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主张整个环境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机结合。总之,风水的目标是面向自然的,也是面向整体有机的。风水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由于中国古人把居住之宅看着“人之根本”,因此,风水思想的最有利的表现舞台是建筑学领域。由于风水环境观的实用价值和哲学意义,因而再度唤起了近代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相关领域对它的推崇和依赖。风水思想受到了西方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学和生态规划学等领域学者的极大肯定和热情赞许,并纷纷吸收有关思想内容。认为“风水世界观”是与天地宇宙相关的,其间还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它与大自然相和谐,以求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聚居地获得平安的生活。风水要求房屋建筑、园林及墓地要与地形、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认为风水有着“鲜明的生态实用性”,生态设计学很欣赏中国风水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相和谐的态度,并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奥秘。所以,生态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3]
古代风水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村落规划结下了难解之缘,风水学以其浓郁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积而渗透到村落规划之中。被认为风水术第一经典的郭璞《葬经》写道,有了水,才能使“内气萌生,外气形成,内外相乘,风水自成”。玄而又玄,其实说的不过是人的生活离不开水而已。众多考古资料证明,古代风水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思想是重视人的居住环境即“环境选择”的倾向。
在古村落的构成中山脉、水系,是村落选址、规划、建设及演变的主要考虑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村落的布局,如主山、案山、护山、水口,村内水系等。有的是天然的,用以借景,有的则是后来加工或人工堆垒的如文笔山、村前水塘等。宫庙、祠堂、风水林等公共场所,往往是村落的规划中心或布局重点,是古村落平面格局形成的重要或核心因素。民居、府第等居住建筑,以及油坊、磨坊等生产性建筑,它们是传统村落构成的主体。如观前村,有两条河,有三座陂坝,每陂坝有一座木制做的水车终日不休地转动,俗称“单狮对双球”,为村中一特色景观。那些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宗祠和寺观庙宇的选址和朝向,就会讲究些风水,从而影响到整个村子的结构布局。也就是说,对一个血缘村落来说,大宗祠在风水格局里是村落整体的代表,它的风水就是村落的风水。总之,村落的结构布局,是由许多功能性因素综合决定的。
早在先古时,我国古人即用阴阳、八卦和五行组合而成的系统来代表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风水学有称堪舆术,或称形法,在我国古代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营造活动中几乎无所不在。风水说中提倡的以“背山面水”为佳地的通则亦与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也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反映的就是这种审美的思想观念相契合。是具有我国古代哲学、美学、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并包含着人如何顺应自然的大量论述。如武夷山五夫镇的水系与古建筑及其山水绿化环境的融合,是五夫最重要的历史标志和文化艺术标志,也是今天探讨古村落风水理论的很好例子。
四、结论
村落结构主要决定于它们的生态,有经济的,有自然的,有社会的,有文化的。更常见的是这些方面生态的宗合作用决定了村落的结构,非常复杂,而不是单一的原因。因此,解释和叙述村落的结构布局就头绪纷繁。传统的村落:或是以宗祠和支祠为中心的布局,或是内向封闭的布局形式,或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布局,或是以集市或街市为中心的布局。
闽北许多民居聚落坐落在地形起伏的山坡或山麓上。为了争取良好的自然条件,这种山地聚落往往位于山的阳面,以便获得避风向阳的良好环境。因山势不同,有位于山脊,视野开阔,利于自然通风。村落中的路、桥、广场、牌坊、路亭、水井等平面组合因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景观中最富人性化的村落意象因素。
今天,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在历史上曾经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文荟萃,而近现代由于交通要道的偏高或经济重心的转移,当前现状表现为位置相对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从而使历史上曾经兴盛的古村落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由于环境相对偏僻或独立,村落规模比较小,宗族影响单一,村落规划等一般已经相当完善。因此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接受外界影响也就极其的有限。村落中,大到古代的生活方式,小到建筑雕饰等,都还有不同程度的遗留,是我们了解、剖析古代完整古村落的极好的实例。
[1] 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5.
[2] 刘家军.闽文化与武夷山[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20.
[3] 丁文剑.建筑环境与中国居家理念[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