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关系研究
2012-08-15李璐璐
李璐璐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对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促进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弘扬了中华民族“实事求是”、“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而不是教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不同的社会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写照。其次,马克思主义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民族精神的升华。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秀品质无一不是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指导思想,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避免走向复古。肯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夸大宣扬甚至主张“传统文化复古”则是不科学的,“传统文化复古”论将中华文化看成了一成不变的死文化,脱离了社会现实和时代需求,终将走向封闭保守的极端。[1]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时俱进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准确定位。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避免了全盘西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照搬西方文化的现象,而马克思主义对待文化的态度始终是批判的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与中国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各种先进文明的成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不断发掘并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谐观点的提出即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传统“和”的观念的概括和升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基础。江泽民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2]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可以起到稳定社会、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首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真理性、科学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例如,以人为本是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只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来丰富和充实马克思主义,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其次,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来解读和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代中国的国情相去甚远,纯粹的理论变得晦涩难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工作非常必要,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来解读和表述,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变得通俗易懂,进而走向大众。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相互融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的可能性
1.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中国传统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前提。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产生于‘百家争鸣’,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不是封闭和僵死的文化,而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很强的自调能力和兼容属性。”[3]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开放性,对各种外来文化始终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允许文化的多样性并鼓励各种文化绽放光彩。
2.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世界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超越了民族、地域和时代的限制,具有世界性。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想结合并指导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相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通性首先表现在对人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都体现了对人的作用与地位的重视。其次,两者都体现了共同的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向往和追求“和为贵”、“兼爱非攻”的和谐社会,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也有着相通之处。两者的相通性为其融合找到了契合点,为两者的共生共荣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的必要性
1.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列宁指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4]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2.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才实现了自我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才能走向世界,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3.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内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融合过程中应注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确方向,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又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上,决不应当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关系到我们整个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就是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应中国社会的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要保持民族性。
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之上的提升,而不是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具有民族性,脱离了民族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往往会出现庸俗化和教条化的现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想结合,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特色,积极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以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延续性。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文化发展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凝聚力,这是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必然要求。在保持文化民族性的同时,要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通过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伟大成就,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吸收外来文化中有益的养分,要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我所用。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张敏.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2.
[2]江泽民.大力弘扬不懈奋斗的精神[C]∥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张能为,王志红,代祥龙,等.多视角中的诠释-儒学文化的现代化展开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36.
[4]列宁.列宁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