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2012-08-15廖金波

外语与翻译 2012年4期
关键词:期刊管理馆藏期刊

廖金波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410081)

期刊作为一种承载最新科研动态与研究信息的载体,具有报道及时、内容广泛、图文并茂、观赏性强、更新速度快、科研价值高和连续出版等特点。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获取最新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高校学生群体增扩专业视野、撰写专业论文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优化期刊文献工作,丰富期刊情报资源,更好地利用期刊信息为教学、科研、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摄取信息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是图书馆工作急需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期刊工作出现馆藏结构复杂化,读者需求多样化和期刊服务手段网络化,这对期刊工作者如何高质高效地完成期刊文献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期刊管理工作者,本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对期刊工作的管理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了解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提高期刊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本校教师和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具有知识水平较高、科研能力强的特点,同时对期刊利用的频率较高,这也就要求图书馆的期刊资源类型多样化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期刊文献载体形式的变化会直接体现出读者需求的转变。在网络环境下,与印刷型期刊相比,电子期刊由于传递速度快、检索方便、快捷准确、下载方便等优点,极大的丰富读者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读者对期刊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化期刊,他们也会利用电子期刊来摄取更多的信息。不同层次的读者有着不同层次的文献需求和阅读需求心理,因此应有不同形式的服务方式与之相适应,例如,对教师和博土应积极为他们提供国内外最新学科领域期刊文献,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主要为他们提供有关毕业论文的文献资料,针对新生可为他提供课外学习参考资料和科普知识性期刊。

二、优化期刊馆藏结构,把好期刊订购关

1.期刊采购要突出本校特色、期刊文献在高校图书馆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基础。期刊的订购,应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专业课的设置和馆藏特点的原则来进行。建立一套以本校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需要进行采购,收集的藏刊体系。例如我馆订购了中文学术期刊约2500种,我们学校文科特色较重,因而在人文、社科等方面的期刊应有更多的侧重,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要通过管理人员持续不断的统计、改进、逐步完善,建设我馆有特色的期刊数据库。

2.期刊采购要有针对性。期刊采购时要统计分析往年订购期刊的利用率,对那些利用率高又是关于学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核心期刊文献做好系统收藏和推荐工作,对与相关学科和边缘性的学科有关的且利用率较低的期刊做适当削减,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要广泛征求读者的意见,尤其是教学、科研人员的意向,使订购的期刊符合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科研课题的需求。采购应侧重于全国核心期刊和一本重点高校学报,保证期刊的高质量。

3.期刊采购要多样化。现阶段,硬件设施投资的不足一直制约着我馆的期刊管理网络化工作,因此,我们只能在现有的设施下从期刊的采购入手,除开传统的邮局订购,还可以采用网上订购服务等手段,网络订购印刷型期刊和电子期刊两种形式,可以通过与兄弟图书馆建立期刊数字化服务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丰富期刊的馆藏结构,逐步完善期刊体系,又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三、期刊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

虽然期刊网络化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馆在这方面实体资源的缺失,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做好印刷型期刊的管理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于读者,我们需要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细分工作程序、工作步骤,做好系统控制与细致化工作相结合。首先是做好期刊的流通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期刊阅览室刊物的日常流通及管理维护工作,重点是期刊的上架、排架和下架,这也是期刊管理工作成效主要体现的地方。随着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读者需求也对期刊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要改传统“藏刊守刊”的工作为主动参与读者服务环节,通过互动更加充分了解期刊的利用率和作用,让我馆的期刊资源真正实现知识价值。这里,首先要实行期刊流通的科学管理:(1)制定严格的期刊管理条例。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期刊管理制度管理,有责任心。(2)合理布局,科学排架。期刊排架是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进入图书馆的读者,首先第一印象就是图书馆馆藏的布局和摆放是否合情合理。期刊的刊架比较规整,这更要求管理者要将所管的刊物合理布局,一般按照大类排列,方便读者拿刊和放刊。如阅览室在正对门的书架上贴有期刊类型和搜寻方法,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于期刊的需求,保证了读者对于期刊分类一目了然,提高了效率。对于利用率较高的期刊,我们可以将其置于更显眼的位置。(3)要有方便读者查询的期刊目录,要随时准备帮助读者查询,并且时时跟进期刊种类的变化。(4)做好导读宣传,让读者及时了解特色刊物情况。尤其是每一年度的大一新生,让其充分了解期刊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期刊,既是对于新生的一次教育,也是一种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有效媒介。(5)及时注意每种期刊来刊情况,保证馆藏期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6)做到多巡视多引导教育学生。期刊的损毁和丢失率高一直是各个图书馆头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装订和再次流通。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工作管理,保护馆藏。(7)针对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期刊的缺失情况,对有学术价值的刊物可通过复印或补原刊等各种途径补齐,判断刊物价值我们以全国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刊为主要依据,对来源刊重点补救,基于补刊成本对非来源刊不作补救处理,补救的占70%,不做补救的占30%,关于刊物复印有两个方案:一是通过国家图书馆文献传递进行复印,客易补齐,但成本偏高,估计每本30元,若对70%进行复印,总成本估计在30×500×70%=10500元,二是通过省内图书馆复印,难一次补齐但成本稍低,按每本刊75页,每页复印0.1元计,总成本估计在01×75×500×70%=2625元。(8)针对期刊服务网络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我馆已经完善的数字化服务,逐步建立期刊服务专用的数字服务体系,如可以从数据资源与导航、资源推荐中心、参考咨询、馆际亙借等几大板块构建。在网络环境中,通过特定的技术环境的支持,图书馆在读者与信息源之间起着沟通桥梁作用,工作人员是信息向导员,引领读者与信息资源进行双向交流,为读者解疑答惑。(9)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各具特点,纸本期刊阅读简单、直接、方便,不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检索较麻烦;而电子期刊具有传输快、检索方便等特点,但电子期刊的阅读和检索受到设备条件、检索技术和费用等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资源的优缺点,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资料和提供本馆所订期刊的名单、网址等及时发布在我馆的网页动态上,让读者及时了解该期刊出版的最新情况,便于读者检索和链接相关期刊。除此以外,当前纸本期刊的管理主要是内阅管理,在期刊网络发展以来,我们可以尝试将期刊管理的内阅和外借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期刊的综合利用率。

四、加强期刊管理员的素质培养和教育

期刊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读者的信息需求服务。期刊馆员的素质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与图书馆各项管理设施能否发挥巨大作用的关键因素,管理员作为信息的导航,必需具备以下几种素质:(1)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踏实干实事的作风,一切从读者出发,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己任。(2)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掌握每种期刊的准确位置,在读者咨询时能迅速做出回应,尽快帮助读者找到想要期刊。(3)期刊工作人员要有多元化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图书分类体系,了解期刊文献的出处,能够为读者做参考咨询服务,并为读者提供专业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建议和服务。参考咨询工作应采取主动性原则,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学术期刊。(4)图书馆应加强对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期刊服务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与电子化相结合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检索的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高校图书馆要做好期刊的读者服务工作,就要从源头抓起,做好期刊的资源建设,形成本校合理的特色馆藏,创新管理服务新措施,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搞好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期刊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1]杨蓉.大学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强化与弱化变革[J].新世纪图书馆,2006,(2).

[2]刘晓冬.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浅析[J].图书与情报,2006,(5).

[3]马增英.美国期刊资源的利用和0CLC数据库免费电子期刊[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4).

[4]江涛.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体制的设置与变革[J].贵图学刊,2004,(3).

猜你喜欢

期刊管理馆藏期刊
馆藏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之我见
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化管理小议
期刊问答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创新的思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