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的个性化教学
2012-08-15南昌市进贤县第三中学江西南昌331700
□ 万 军(南昌市进贤县第三中学 江西 南昌 331700)
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1、个性化教育的涵义
所谓的个性化教育,指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己任的教育。教师在实施个性化教育当中。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育,这里所指的个性是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人的主观能动性集中体现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其表现的内容有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只有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自己的主导地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1.2、个别化。只有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掘出学生个体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个体差异,既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结果。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有性别、认知能力、性格类型、气质、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品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因材施教,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发展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这种个别化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分层次教学、分层次练习和发展评价等方面,这种模式适合学生的竞争心理。同时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按学生的个性分组进行教学
学生的性格类别也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为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得到统一,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体育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活动,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和隔阂,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课堂上,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必趣,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见解,给予学生质疑教师权威的权利。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减轻学生的压力,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在要求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教师应对课堂纪律实施弹性管理,松紧有度,多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多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
2.2、注重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和才能的舞台,个性的发展与集体活动是分不开的。个体的发展能促进集体的发展。班集体做为一个相对较大的学习环境,在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须要认真组织班集体,使它成为目标明确、组织民主、生动活泼、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集体,能够从正面影响学生,而体育教学恰恰是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热烈的集体活动,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无疑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
2.3、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状态能经受胜利、失败、挫折、反复等顺境与逆境的不同承受力,达到能自我调控程度。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3、结束语
个性化体育教学法要实现的是教学目标个性化、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评价手段个性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都应该因学生的需求不同而不同,进行分层。但是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无法判定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法的差异。如果不分层,就会失去教学内容个性化的意义。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化教学,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从而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得到有机的统一,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毛振明.体育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俊刚等.个性化教学与素质教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